简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刘泉201111232005 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然而,仅隔28年,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了全国政权。
分析起来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革命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简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一、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二、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意义。
一、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从此,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执行了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为了镇压人民、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特务系统,并且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制度。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要争取人民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反动统治作坚决的斗争。
2.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大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和新老军阀组成的反革命联合阵线,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进行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
据中
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的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000多人。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革命组织遭到破坏,革命转入低潮。
此时,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走上新的革命道路。
3.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然而,三大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实践证明,在中国攻打大城市的路走不通,一些起义部队开始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开始从攻打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伟大转折。
二、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
1.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1927年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即“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
”三大起义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到1930年初,共产党在全国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
同时,共产党还积极参加反围剿作战以及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然而,在此时期,党内部也发生了一些严重的挫折,主要是三次“左”倾错误,第一次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
盲动主义错误,第二次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第三次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举行了一次扭转中国革命道路的会议—遵义会议。
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抗日战争时期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推进
这一时期党内部主要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年开展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在党内部进行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决定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到1945年春,全国有19个解放区,总面积9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民军队91万人。
3.解放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任务的完成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把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农村,迅速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基础”。
同时进行土地改革,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
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在解放战争的最后时段,毛泽东说:“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
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最终,1949年共产党也彻底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任务。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