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评估验收仿真模拟卷(三)(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评估验收仿真模拟卷(三)
(含解析)
班级:科目:
高考仿真模拟卷(三)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的有恶.(ě)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征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B.黄山七十二峰部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探壑.(huò)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C.服用碘化钾来防辐射是一种误解,囤.(dùn)积碘盐完全没必要;过量摄入对人体还会产生副作用。

D.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已竣工,新展厅内容积淀.(diàn)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如雨后春笋
....,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

[甲] “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

”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

”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乙]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其实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风靡一时。

这样..,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
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

[丙]而《国家宝
藏》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
...................-.—.请来能辐射到各个....,.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
年龄阶层的演员
...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
...
..........".文物。

.......,.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
...............,.让其在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相关。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雨后春笋B.其实
C.端倪D.脱颖而出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叶嘉莹这位学者对于青少年可能还比较陌生,但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生和学者来说却十分熟悉,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B.专家除了向社员们传授棉花高效栽培技术外,还深入田间地头,查验、采集土样,并走进种植户家中,询问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C.高密方面将围绕莫言旧居,打造一个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内容包括莫言小说中提及的红高粱酒坊、蛙码头、会唱歌的墙、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
D.在“北京APEC期间放假”的消息发布之后,迅速成为网络热点,面对如此“天降长假",北京的小伙伴惊呼“幸福来得太突然”,感觉有点手忙脚乱。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3分)
与一般动物不同,响尾蛇捕捉猎物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是靠它身上的一个特殊的器官——颊窝来定位目标的.颊窝位于响尾蛇的鼻眼之间,对热十分敏感。

当有小动物从它附近经过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小动物一举捕获.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生理特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定位器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将热定位器安装在导弹上,就可以根据敌机发动机所散发的热量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将敌机击落。

6.下面是某校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材料一:
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狭隘地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纯电动汽车。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乙醇等均属于传统燃料.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称为新能源汽车。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行业所称的HEV,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传统燃料仍是其动力唯一来源。

近日,汽车行业一家知名咨询机构,发起了一项名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
法”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58%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而正如火如荼的纯电动汽车,其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

其实,不管看好哪种动力系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为1万辆,6年后的2018年,成功突破120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当然,其快速发展不仅是需求所致,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

其中,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撇开补贴政策不谈,地方政策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尤为明显。

近日,昆明发布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昆明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否则不予发放营运证。

有这样规定的省市比比皆是,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摘编自《畅所欲言: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
谁将主导汽车的未来?》,“易车网”2019年2月20日)材料二: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546项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

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将在促进纯电动汽车节能技术应用、推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节约电力能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该标准规定,座椅在三排以下且最高车速大于或等于120公里/小时的电动汽车车型,当整车整备质量在750公斤及以下时,能源消耗率限值应在13.1千瓦时/100公里。

(摘编自《我国发布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技术标准》,
“人民网”2019年2月20日) 材料三:
【注】①“YOY”指增长率.②“E”指预计的,估算的。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四:
德国财政部长奥拉夫·舒尔茨表示,计划延长对电动公务用车的税收优惠,旨在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

奥拉夫·舒尔茨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德国汽车销售中,近半数都是公司公务用车。

因此决定,到2021年不仅不会结束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税收优惠,而且可能延长到整个10年。

”他认为此举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实现气候目标。

但他也表示,插电式混动汽车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会进一步收紧,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混动车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

不过,德国联邦汽车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政策的补贴计划提高了电动汽车销量,但去年电动汽车仅占新车注册率的1%。

德国政府承认,到2020年100万辆电动汽车保有量的目标或无法完成。

(摘编自《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提振新能源车需求》,
英国路透社2019年2月17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能源汽车的“新”表现在其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而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HEV)仍采用传统燃料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因此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B.由调研结果可知,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插电混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要好于纯电动汽车,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C.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国家标准,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D.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税收优惠,但后者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且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一方面源自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同时地方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较大作用。

B.相关部门发布的《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2016~2018年实际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D.中国和德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有政策上的倾向与扶持,其中对纯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更大,而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优惠政策不尽相同。

9.请结合以上几则材料,简要概括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4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戈壁滩上的炊烟
张斌
①炊烟,那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原点.
②炊烟升起,那是关于家和温暖的隐喻,是关于等待和归来的期冀,是对一种生活的回望,是对一种传统的坚守.从南到北,从古至今,每一缕袅袅升腾的炊烟,都裹挟着复杂的情感,彼此相异,又相通相连。

③屈指数来,我已有八年没有踏上戈壁滩了。

在两千多个日夜里,我常常会想念戈壁滩上的风景,特别是戈壁滩上的炊烟,那种轻摇直上的魅力,有几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味,让我空虚的内心里多了一些柔软,多了一些感动,也让我平庸的生活,多了一些诗情画意.
④我的童年,是在北疆小镇和什托洛盖度过的。

这是一个位于准噶尔北部戈壁滩上的古镇。

和什托洛盖是蒙古语,即两个包的意思。

我常常会站在小山之上,眺望远处的青山,看天上的白云,寻找那些和白云一样高的雄鹰。

雄鹰只是偶尔飞来,在天空中盘旋.常见的是炊烟,无论春夏秋冬,炊烟总会天天升起,炊烟袅袅,是我最亲切最熟悉的风景。

不是所有的时候炊烟都会轻摇直上的,早晚时分,风吹着它,它变得弯弯曲曲,像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自己扶着自己努力地向上攀登。

⑤倘若行走在戈壁的深处,看到一缕炊烟,就仿佛看到了希望。

与远古蛮荒的戈壁滩相比,炊烟生动无比,它像大地抛向天空的情丝,又像是一首断断续续、缠绵悱恻的情歌。

有炊烟的时候,天空变得更加明亮、高远;戈壁显得更加幽静、神秘,像一个痴情的汉子,沉浸在寂寞的思念之中。

⑥我童年的和什托洛盖,已是一座规模不小的集镇,有机关、学校和厂矿。

集镇保留着村庄的特色,有菜地,有果园,街道被绿树掩映着.家家户户有小院,小院的葡萄架下有悠闲的鸡鸭,或卧或立的牛羊,四处巡视的猎狗。

特别是家家户户都矗立着烟囱,按时冒出乳白色的炊烟,争先恐后地飞向蓝天。

那种场面,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亲切最为壮观的场面。

⑦每当我们在小山上“打仗”,或者在小河里戏水,到了太阳隐去身影、霞光万道的时刻,就会看到第一缕炊烟在眼前升起,接二连三地便有更多的炊烟,开始是轻摇直上,却又相互呼应着,似乎想结伴而行,袅袅悠悠,转眼间,微风吹过,炊烟迅速地纠结在一起,热气腾腾地飘向蓝天,如仙女潇洒地舞动衣袖。

紧接着,茶饭的香味便不客气地钻进了鼻孔,随风飘来的还有大人们呼唤孩子的声音。

这是另一缕炊烟,是亲情的绳索,将忘记吃饭的孩子紧紧地牵回家中。

有炊烟的地方就有宁静的生活,就有从精神到物质的满足。

⑧20世纪80年代我到了陕南,在大巴山中的一座县城里,开始了远离炊烟的生活.蜂窝煤—煤气灶—电磁炉,只见火苗、不见炊烟,甚至连火苗也不再显现的时代来临了。

城里是没有真正的炊烟的,炊烟是泥土孕育的,是乡村的孪生姐妹。

只有到了陕南的乡下,在群山环抱的山村里,从山下到山顶,那些错落有致的石板房,像一个个巨大的烟囱.清晨,第一声鸡叫,唤醒了酣睡的农夫,于是,炊烟从石板房瓦片上的空隙里升起,与晨曦共舞,在山间的迷雾中四下徘徊。

这让我回想起戈壁滩,和那些不同于陕南的炊烟。

⑨2006年,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和什托洛盖。

在已是城镇的和什托洛盖,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让我眼花缭乱,找不到回家的路,城市的喧嚣里不再有炊烟的身影.儿时的伙伴把我接到了他离城镇十多里处的家中,我们畅饮整夜,追忆往事……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了院子里的牛羊,看到了戈壁滩上的灌木,看到了远山上喷薄而出的红日.我兴奋地
奔向戈壁的深处,贪婪地呼吸着戈壁滩上的清爽空气。

回首来处,我看到朋友家房顶上竖立的烟囱里升起了久违的炊烟,开始轻摇直上,微风过处,炊烟变成了行走的云,变幻莫测,飘浮在戈壁滩的上空.那袅袅悠悠的炊烟,顿时温暖了我,我竟情不自禁地往回走,有一种拥抱炊烟的冲动。

回到朋友家,只见桌上摆着新鲜的奶茶和大块的羊肉,一餐丰盛而富有乡情的早餐已经在炊烟后迎接我了.
⑩我在这里实实在在过了一回回乡的瘾.朋友在商界打拼多年,完全有能力在城里买一套豪华的住宅,他为什么一定要把房屋修在戈壁滩上?看起来很土的房屋里,现代化的电器一样不少,茫茫戈壁滩上还有他成群的牛羊.他守住了传统,也分享了现代化的生活.我内心十分感激他,不仅因为他的盛情款待,更因为他留住了温柔安静的炊烟,留住了美丽的乡愁。

⑪我离开和什托洛盖的时候,已是下午,当一幢幢楼房被甩出我的视野,汽车又驶向辽阔的戈壁,当寂寞再次袭上心间,远处,一缕炊烟升起,在落日的余晖里飘荡,仿佛是故乡伸出手臂,想要紧紧地拉住我.
⑫我突然明白了,炊烟,是戈壁滩上最顽强的生命。

炊烟本就应该是一种扎根戈壁滩的植物,四季繁衍、生生不息!
⑬我更加明白了,炊烟,是离家最近的一条路,它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有了炊烟,我的灵魂便有了归宿。

(有删改)1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
答:
11.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4分)
答:
12.故乡的炊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13.文章第⑩段说“他留住了温柔安静的炊烟,留住了美丽的乡愁”。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留住乡愁。

(6分)
答:
三、
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第后柬德升诸兄弟
周顺昌
计浒关分袂
..,节序倏更.独坐静思,长安花何如故园柳.三百五十人未知肝胆谁是,何如二三知己连床夜话,上下千古哉!南望迢迢,觉鸟啼云散,俱足增故旧之思,乡关之.感。

亦欲以微醉争之,苦不能酒。

惟啜清茗数钟,伏枕求睡。

梦中所见,或祖父声容,或相知歌啸,甚至牵衣画眉之态,俱恍恍欲似,醒来益令人百端交集。

月中分兵部观政,殊无政可观,不过作揖打躬升堂画卯①而已。

天下事以虚文相蒙.者,大半类是.今漫以书生当局,其筹边治河大政无论,有何以簿书钱谷之数,天下几何,茫不能对也。

始知书不可不多读.平日为八股缘,用了许多功夫,徒做一不识时务进士,良可笑也。

弟职应司理,偶展《大明律》一卷,深文刻字,多所.未谙,乃信“读书不读律,致.君终无术”两言非浪语也。

最恨者方今仕途如市,入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计恶,计贫计富.弟思今日正委吏乘田②东西南北惟命之日只宜信心做去美恶贫富升沉迟速何所不可须知银子取不尽好官做不尽。

予之角,去之齿,四其足,两其翼,造物自有定数,安用营营为.?先儒云,学者不可把第一等事让别人做。

又谓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

有味哉,有味哉!间尝以此意示之共事者,不谓迂则谓矫.弟正甘心,独怪夫世之不为迂不为矫者,众亦相顾大笑。

意气相期,孰如吾五人。

近于合榜中,偶得一真士,相合尤奇,时正辞部日也,耳目甚众,彼独以白须挺立于冢宰③前,了无退避状,无不抚掌.弟谓世人那一件不思做假,此人尤犯仕途大忌,何以独真,乌须药岂少哉?实是有血性男子。

急访之,乃.丙午科鹿善继也.果北方之狷介者也,弟即以是笑问,渠亦骇焉。

遂过我竟日,扬搉千载,抵掌时事,言朗朗可听也。

至一种热肠劲骨,布衣蔬食之志,视.吾五人殊不减。

勿谓燕市中无荆卿、高渐离也。

竟代四知己订交矣,四知己亦为之快心否?
(有删改) 【注】①画卯:旧时官署照例于卯时到衙门签到.②乘田:春秋时鲁国管理牧场养六畜的小吏.③冢宰:吏部尚书.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计浒关分袂
..,节序倏更分袂:分割,分裂
B.天下事以虚文相蒙.者蒙:欺骗
C.视.吾五人殊不减视:与……相比
D.读书不读律,致.君终无术致:辅佐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错误!B.错误!
C。

错误!D.错误!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考中进士之后,虽身在京城却分外思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境中见到了祖辈父辈,见到了知己朋友,也见到了自己的妻子。

B.作者来到兵部,深感书生掌权的弊端,认为自己书读得不够精细,并且应该多读些音律方面的书。

C.尽管政治混乱,但是作者觉得这世间还是有像荆轲、高渐离这样的正义之士.如鹿善继,作者与之相谈甚欢,并结为知交。

D.本文语言朴实,夹叙夹议,对故乡和知交们的思念之情写得真挚感人,并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自己要坚守高洁情操的志向。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弟思今日正委吏乘田东西南北惟命之日只宜信心做去美恶贫富升沉迟速何所不可须知银子取不尽好官做不尽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间尝以此意示之共事者,不谓迂则谓矫。

(4分)
译文:
(2)果北方之狷介者也,弟即以是笑问,渠亦骇焉。

(4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江行无题
钱珝
(一)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二)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19.两首诗都写到了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态度。

(2分)
20.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后两句的抒情方式及表达效果。

(6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普性深沉,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
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赵普传》)
21.第一则材料体现了________的交往原则,所依据的儒家的哲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2.子游和赵普的“事君数”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4分)
答: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辞·渔父》)
(2)韩非囚秦,________________;《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
(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则安之。

(《论语·为政以德》)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兄弟四人同乘一艘小船,决心漂洋过海,去寻找理想的圣地。

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箭……
老大吓得灵魂出窍,颤抖着说:“快点掉头,退回去吧!”老二吓得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嚷着:“快!快改变方向,另选目标!”老三蜷缩着身子,躲在船舱里,死也不肯出来。

只有老四,依然紧握船舵,决心乘风破浪,追求理想。

突然,一个巨浪卷来,把小船劈成了碎片,兄弟四人葬身大海……
当太阳重新照耀海面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老大变成了一尾虾向后退着游走;老二变成了一只螃蟹横着爬行;老三变成了一只鳖躲在甲壳里面;还有一条大鱼始终迎着风浪,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要求:请根据你对这则寓言故事的理解写一篇作文,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仿真模拟卷(三)
1.解析:选 D.A项“征”应为“症";B项“部”应为“布",“壑"读“hè”;C项“囤”读“tún”.
2.解析:选D。

对象错误,“脱颖而出"是指人的才能凸显出来.根据语意和逻辑可以改为“一枝独秀”。

故选D.
3.解析:选B。

“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并列状语之间用顿号。

故选B。

4.解析:选C。

A项,“青少年"与“叶嘉莹这位学者”主客体颠倒,可在“青少年”后加“来说",并把“对于”改为“对”;B项,语序不当,将“查验”与“采集”互换位置;D 项,主语缺失,将“在”去掉。

5.①并不是靠视觉或听觉等感觉器官②它会根据小动物散发的热量进行定位③模仿它的颊窝发明了热定位器
6.高三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课堂听课,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7.解析:选B。

B项,张冠李戴。

根据文章材料一可知,“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不是“由调研结果可知”的内容,而是作者的评论.
8.解析:选B。

B项,无中生有。

根据文章材料二,“《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技术标准"不能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的结论。

9.①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可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在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鼓励其发展;②技术方面,科研部门、汽车厂家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③法律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10.“人们心中永远的原点"指故乡,此句是说炊烟是故乡的象征.以此开篇,指出了全文的写作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