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测试
高二历史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思想家斯宾诺莎认为:“凡有事端人民都应遵统治者的命令而行,话虽如此,既是人都不能完全放弃他自卫的能力以自毁,我断言人的天然所赋予的权利都不能绝对为人所剥夺,而人民由于默认或公约,保留几许权利,此诸权利若被剥夺,必大有害于国家。

”对此话最完整的理解是
A.个人应将自己的自由权交给统治者而服从统治
B.个人的天赋权利不能绝对为人所剥夺
C.天赋人权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协调的
D.人民依公约有权推翻有害于国家的统治者
2.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将近四百年来,英国第一次出现了既没有国王、又没有议会的奇异景象。

”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英国一位宪政学家写道:“英国历史的特色是,专制主义仅存在于共和政体这一短暂的时期中。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革命前英王实行的不是专制统治
B.英国实行共和制留下深刻教训
C.君主立宪制符合英国国情
D.共和制不符合英国的社会发展
3.《英国政治制度史》称:“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当国王有权根据个人好恶任免大臣时,还不会出现两党制度下的责任内阁。

”据此可知
A.内阁制度的发展受国王影响较大B.内阁制度缓慢并持续地发展
C.君主专制制约了内阁制度的发展D.内阁最初是两党的行政机构
4. 1850年,法国历史学家基佐在其著作《1640年英国革命史》中比较了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认为英国革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这一认识源于英国革命
A.保守力量占据主导地位B.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早
C.没有外部力量介入革命D.没有暴力和流血牺牲
5.“1721年,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1732年,清朝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

”从世界政治文明演进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强调的是
A.政治文明的多样性B.政治文明的渐进性
C.政治文明的开创性D.政治文明的复杂性
6.美国启蒙思想家潘恩在考察1832年之前的英国政体时说:“它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的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由此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A.君主权力开始受到议会限制B.贵族退出议会政治活动
C.中小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D.工人阶级取得了一定选举权
7. 1867年英国宪政学科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国王B.议会C.内阁D.最高法院
8.美国《时代》周刊评论称,美国的“高铁梦”至今仍是个“世界笑话”,“一切都是因为政治”。

为实现“高铁梦”,美国奥巴马政府规划在全国建设13条高铁线路。

但共和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拒绝继续对铁路建设拨款。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总统和议会相互制约B.三权分立提高了行政效率
C.政党纷争影响了行政效率D.两党制和分权制存在弊端
9. 1786年秋,退伍老兵谢司为声援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入狱的退伍老兵,举行了起义。

1787年,麦迪逊据此评论说:“反抗政府的精神有时是如此可贵,以致我但愿这种精神一直保持下去。

”在此,麦迪逊强调的是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实行联邦体制,扩大中央权力
C.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D.政府必须保障个人的自由
10.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

这一结论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A.加强联邦政府权力B.实施分权与制衡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责任制内阁
11.“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这一论述评说的对象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12.“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给全体,没有人可以例外;同时人人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权利。

”材料论述的是
A.人民主权说B.天赋人权说C.社会契约论D.人生而平等13.孟德斯鸠指出:“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展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

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

”其核心观点

A.政体自由与公民自由相矛盾
B.公民与政体的自由均受法律制约
C.法律规定与公民权利不可分割
D.法律规定的自由与事实不尽一致
14.西方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光荣革命”不但不“光荣”,而且是英国的一个耻辱,不仅国王詹姆斯二世表现得懦弱可耻,而且大多数英国贵族、中等阶级都在外国人入侵时背叛了自己的国王和国家。

这一观点
A.是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彻底否定
B.是对“光荣革命”过程和结果的否定
C.批判英国违背《王位继承法》的传统
D.反对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民主政治
15.1694年,英国议会制定《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国王的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国王必须加入英国教会。

这些法案的实施
A.确认了“议会主权”的原则B.弱化了国王的法律地位
C.不符合《权利法案》的精神D.促使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6.有学者指出,美国的政治制度解决了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大国小国悖论:小国自由和幸福,但容易为外来列强消灭;大国光荣而有地位,但缺乏自由,且易于为内部的腐败而崩溃。

这一结论主要依据美国
A.强调中央集权B.实行联邦制
C.实施分权制衡D.推行两党制
17.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

1974年8月,尼克松宣布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这表明
A.总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B.众议院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C.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的权力
D.分权制衡有利于权力监督
18.托克维尔在研究美国、法国的民主时写道:“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利,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

”这段话可能反映了
A.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激烈
B.法国大革命中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践踏
C.美国行政权立法权实行干预
D.美国联邦制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9.1877年5月,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西蒙内阁辞职,任命布罗伊
组阁。

众议院363名共和派议员提出议案拒绝信任新政府,而麦克马洪在参议院同意下将众议院解散,并确定在当年10月进行重选。

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君主派复辟帝制成功B.共和派力量弱于君主派
C.总统操纵了参议院D.共和国的前途出现危机
20.《人权宣言》宣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这些规定
A.否定了封建主义的君权
B.否定了基督教会的神权
C.成为资产阶级立国的基本原则
D.是人民对封建主义的宣战书
21.“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

”该材料主要强调
A.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
B.理性主义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
C.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
D.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22.现代学者周有光说:“启蒙运动不是简单地继续文艺复兴,而是发展和提高了文艺复兴。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次运动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B.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拓深了人文主义
C.两次运动都把矛头指向封建王权
D.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具有广泛性
23.“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批示则是必然的。

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批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下列观点与其最相符的是
A.法律源于人的契约
B.法律源于自然
C.自然法高于人定法
D.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4.马拉赞扬卢梭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

称卢梭为“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主要是因为他
A.宣称“人生而自由”
B.倡导“天赋人权”
C.提出了“主权在民”
D.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5.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

”主要是由于卢梭
A.崇尚自由平等
B.具有平民色彩
C.为法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D.提倡用革命方式改变政体
第II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16分) 民主和法制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民主法制的完善是个长期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英国议会改革和法制建设表
——摘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到1960年中期……即便是进步主义的北卡罗来纳州,黑人孩子在白人学校就读的人数在1960年12月、1964年5月和1965年6月分别只占黑人孩子的0.02%、0.537
和 1.42%。

黑人青年失业率一度高达32%,黑人和白人的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

黑人贫民窟的条件也没有改善。

“黑人权力”运动要求承认黑人种族的文化与其他少数种族、族裔的文化以及白人文化之间的平等。

“黑人权力”运动重视黑人文化的价值,肯定其对美国历史的贡献、在美国社会中的重要性……1970年,美国有1469名黑人当选为不同级别的官员。

它打破了白人主流文化对话语的垄断,对美国从白人种族主义社会转变为多元文化主义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19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黑人权力”运动及其影响》
请问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关系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4分)19世纪
末英国民主法制日趋完善,其促成因素有哪些?(4分)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黑人权力”运动的目标、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4分)
27.(18分) 启蒙运动的高潮在法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唯一尺度。

……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请回答:
(1) 材料一体现的社会主流思想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法国
产生的影响(6分)
(2) 依据材料二,分析法国民主共和制形成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3) 有人说,启蒙运动的高潮虽在法国,但它却给法国带来了许多不幸。

结合材料一、
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6分)
28.(16分) 清朝末年,社团勃发成为一时之政象。

它们的存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建设及社会的转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观察材料中的变化曲线图指出,清末学会组建的两个高潮分别出现在什么时期?(4分)
(2) 图中学会数量出现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6分)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学会重要创办人梁启超、孙中山两人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所
做出的突破性贡献。

(6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测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BAAC 6—10 CCBDB
11—15 CCBBA 16—20 BDBDA 21—25 ABACC
二、非选择题
26.(16分)
27.(18分)
28.(1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