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第2章全球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H-]+[HCO3-]+2[CO32-] • 将[H+]、[HCO3-]、和[CO32-]代入上式,得:
[H ] K H K1 P 2 2 K H K1 K 2 P 2 Kw CO CO [H ] [H ] [ H ]2
[ H ]3 ( Kw K H K1 P 2 ) [ H ] 2K H K1 K2 P 2 0 CO CO
水型態而落到地面。 性物质。
想想看: 湿沉降与干沉 降有什么区别?
*(单击图片Leabharlann 答案~~)由于大气中含有大量的 CO2,故正常雨水本身略 帶酸性,pH值约为 5.65,因此一般是以雨水中的pH值 小于 5.65 称为酸雨。
酸雨为何界定为pH5.6 ?
• 在清洁的大气中,可溶于水且含量比较大的酸性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 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 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气体是CO2。如果只把CO2作为影响天然降水pH的 因素,根据CO2的全球大气浓度为330ppm,与纯 水的平衡如下:
KH CO2 ( g ) H 2O H 2CO3 K1 H 2CO3 H HCO3 K2 HCO3 H CO32
式中:KH——CO2水合平衡常数,即亨利系数3.2810-2 摩升-1大气压-1 K1、K2——分别为碳酸的一级、二级电离常数 4.3010-7、5.6110-11
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 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 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 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 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 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 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 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 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 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 坏了大片森林。
北极熊等动植物成气候变暖 最直接受害者
2.政治方面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 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 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 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 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 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 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 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一、什么是酸雨
酸雨这个名词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在 1852年首先提出的。
pH<5.65的雨叫酸雨;
pH<5.65的雪叫酸雪; pH<5.65的雾叫酸雾。
酸雨的发现
在五十年代初期,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的渔业 突然无故减产,经研究之后,发现与酸雨有关。 到六十年代,欧洲开始关注酸雨问题,设立了 大气化学检测网,发现欧洲大陆存在大面积的酸雨, 并证实酸雨问题是洲际级的环境问题。 一九六七年,美国俄亥俄河上的跨河大桥倒塌, 死亡人数高达四十六名,调查发现与酸雨侵蚀大桥 有关。 一九七五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了专 项研究,证实酸雨地区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北欧,北 美有三分之二陆地面积受到酸雨威胁。 与此同时,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亦发现大面积 酸雨。此项发现使人知悉酸雨不单是欧美的问题, 亚洲地区也不能幸免。
第二章 全球环境问题
习题和作业
1、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有哪六种? 2、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3、臭氧层破坏的反应机理是什么? 4、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具有哪些特性?
• 第一节 全球变暖 • 第二节 酸雨 • 第三节 臭氧层破坏 •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减少 • 第五节 土地荒漠化 • 第六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酸雨的来源
想想看:
酸雨的污染来源 有哪些?
污 染 来 源
自然物质: 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悬浮固体物, 自然水域表面释放之硫化氢,动植物分解 产生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之硫 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物 人为物质: 工业化后,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烧过程 中产生CO、 HC、SO2、NOX及悬浮固 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反 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
度为:
K1 [ H 2CO3 ] K H K1 PCO2 [ HCO3 ] [H ] [H ] K 2 [ HCO3 ] K H K1 K 2 PCO2 [CO32 ] [H ] [ H ]2
酸雨为何界定为pH5.6 ?
• 按电中性原理有:
• 式中:PCO2——CO2在大气中的分压(3.0410-4大气压)
•
Kw——水的离子积(110-14) 将Kw 、KH、K1、K2、PCO2这些已知数值代入上式,计算 结果得pH=5.6。若大气受到酸性物质的污染,降水的pH 值就会进一步降低,因此一般将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
可是,有些特别情况下,雨水受自然界许 多自然现象影响,可使pH值变化于4.9~ 6.5之间,因此以pH值小于 5.0 作为酸雨 比较可靠。
2.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表的世界森林报告 指出,全球林业面积正以 每年0.4%的速度锐 减
热带雨林景观
在世界贸易全球化进程中,为扩大农业种植面 积而砍伐林木、非法木材交易和盗伐林木的现象 在增加,过去十年间,全球热带雨林面积每年损 失1520公顷,其中1420万公顷毁于乱砍滥伐。
GWP100:描述充分混合的温室气体的辐射特性的指数,它反映
了这些气体吸收向外发散的红外辐射而导致温室效应的能力。 该指数相当于与二氧化碳相关的在现今大气中给定单位温室 气体量在100年内的升温效果。
Greenhouse gases CO2 CH4 CF4 C3F8 C2F6 NF3 SF6 N2O CHF3 GWP100 1 23 5700 8600 11900 9720 8000 310 13000 Lifetime (year) 5-200 12 50000 2600 10000 179 3200 120 260
每个人的具体行动都可以 改变世界!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 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 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 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 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 做起。
第二节 酸 雨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国立场
3. 气候方面
•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
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 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 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 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 加。
五、如何减缓全球 气候变暖
Who say you can not change the world ?
四、全球气候变暖的 后果
1. 生态方面
•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海平面上升,降 水重新分布,改变了 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
挪威 哭泣的冰川
全球变暖会使主要冰原加速融化。人造卫星最新 观察显示,格陵兰及南极洲西部的冰原正以每年 约1250亿吨的速度融化,退缩,这足以使海平面 每年上升0.35毫米。如果冰原融化加速,海平面 将变得更高。
第一节 全球变暖
一、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四、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 五、如何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一、什么是全球气候 变暖
全球变暖指在全球范围、长时间平均的一种增暖现象。 它是一个宏观平均和全局性的概念,并不表示全球在一年内时时处处在变 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 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 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 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 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
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 大约1.4-5.8℃(2.5-10.4华氏度)。根据这 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 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 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 原因
1.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导致全球变暖的 主要原因是人类 在近一个世纪以 来大量使用矿物 燃料(如煤、石 油等),排放出 大量的CO2等多种 温室气体。
• 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
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 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 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 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 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 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 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 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 极大的灾难。
20世纪洪水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这一趋势与全球气候 变化相联系。由于全球温度继续升高,未来洪水发生的频 率还会更高。
酸雨为何界定为pH5.6 ?
• 它们的表达式为:
KH [ H 2CO3 ] PCO2 [ H ] [ HCO3 ] K1 [ H 2CO3 ] [ H ] [CO32 ] K2 [ HCO3 ]
[ H 2CO3 ] K H PCO2
• 各组分在溶液中的浓
想想看: 湿沉降与干沉 降有什么区别?
*(单击图片找答案~~)
酸雨的定义
一八七二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英国伦敦 市的雨水成份,发现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 呈酸性。於是史密斯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 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个名词。 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酸 指的是所有气状污 指在不下雨的 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 性湿沉降」,其实,带酸性的污染物是可以有两种沉 日子,从空中降下 着雨、雪、雾或雹等降 來的落尘所带的酸 降方式的,它们是「湿沉降」及「干沉降」
想想看:
现时世界酸雨 的程度怎样? 它们的分布有 什么特点?
酸雨的定义
一八七二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英国伦敦 市的雨水成份,发现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 呈酸性。于是史密斯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 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个名词。 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酸 性湿沉降」,其实,带酸性的污染物是可以有两种沉 降方式的,它们是「湿沉降」及「干沉降」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 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 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 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 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 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6)
想一想 ?
地球变暖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暖背景
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 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 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 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 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 将上升2.2℃。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 气候变暖的根源
• 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
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 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美国二 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 碳排放量约 20 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 球总量的 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 放量约为 2.51 吨,约占全球总量的 13.6%。
[H ] K H K1 P 2 2 K H K1 K 2 P 2 Kw CO CO [H ] [H ] [ H ]2
[ H ]3 ( Kw K H K1 P 2 ) [ H ] 2K H K1 K2 P 2 0 CO CO
水型態而落到地面。 性物质。
想想看: 湿沉降与干沉 降有什么区别?
*(单击图片Leabharlann 答案~~)由于大气中含有大量的 CO2,故正常雨水本身略 帶酸性,pH值约为 5.65,因此一般是以雨水中的pH值 小于 5.65 称为酸雨。
酸雨为何界定为pH5.6 ?
• 在清洁的大气中,可溶于水且含量比较大的酸性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 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 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气体是CO2。如果只把CO2作为影响天然降水pH的 因素,根据CO2的全球大气浓度为330ppm,与纯 水的平衡如下:
KH CO2 ( g ) H 2O H 2CO3 K1 H 2CO3 H HCO3 K2 HCO3 H CO32
式中:KH——CO2水合平衡常数,即亨利系数3.2810-2 摩升-1大气压-1 K1、K2——分别为碳酸的一级、二级电离常数 4.3010-7、5.6110-11
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 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 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 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 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 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 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 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 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 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 坏了大片森林。
北极熊等动植物成气候变暖 最直接受害者
2.政治方面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 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 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 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 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 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 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 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一、什么是酸雨
酸雨这个名词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在 1852年首先提出的。
pH<5.65的雨叫酸雨;
pH<5.65的雪叫酸雪; pH<5.65的雾叫酸雾。
酸雨的发现
在五十年代初期,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的渔业 突然无故减产,经研究之后,发现与酸雨有关。 到六十年代,欧洲开始关注酸雨问题,设立了 大气化学检测网,发现欧洲大陆存在大面积的酸雨, 并证实酸雨问题是洲际级的环境问题。 一九六七年,美国俄亥俄河上的跨河大桥倒塌, 死亡人数高达四十六名,调查发现与酸雨侵蚀大桥 有关。 一九七五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了专 项研究,证实酸雨地区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北欧,北 美有三分之二陆地面积受到酸雨威胁。 与此同时,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亦发现大面积 酸雨。此项发现使人知悉酸雨不单是欧美的问题, 亚洲地区也不能幸免。
第二章 全球环境问题
习题和作业
1、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有哪六种? 2、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3、臭氧层破坏的反应机理是什么? 4、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具有哪些特性?
• 第一节 全球变暖 • 第二节 酸雨 • 第三节 臭氧层破坏 •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减少 • 第五节 土地荒漠化 • 第六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酸雨的来源
想想看:
酸雨的污染来源 有哪些?
污 染 来 源
自然物质: 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悬浮固体物, 自然水域表面释放之硫化氢,动植物分解 产生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之硫 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物 人为物质: 工业化后,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烧过程 中产生CO、 HC、SO2、NOX及悬浮固 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反 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
度为:
K1 [ H 2CO3 ] K H K1 PCO2 [ HCO3 ] [H ] [H ] K 2 [ HCO3 ] K H K1 K 2 PCO2 [CO32 ] [H ] [ H ]2
酸雨为何界定为pH5.6 ?
• 按电中性原理有:
• 式中:PCO2——CO2在大气中的分压(3.0410-4大气压)
•
Kw——水的离子积(110-14) 将Kw 、KH、K1、K2、PCO2这些已知数值代入上式,计算 结果得pH=5.6。若大气受到酸性物质的污染,降水的pH 值就会进一步降低,因此一般将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
可是,有些特别情况下,雨水受自然界许 多自然现象影响,可使pH值变化于4.9~ 6.5之间,因此以pH值小于 5.0 作为酸雨 比较可靠。
2.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表的世界森林报告 指出,全球林业面积正以 每年0.4%的速度锐 减
热带雨林景观
在世界贸易全球化进程中,为扩大农业种植面 积而砍伐林木、非法木材交易和盗伐林木的现象 在增加,过去十年间,全球热带雨林面积每年损 失1520公顷,其中1420万公顷毁于乱砍滥伐。
GWP100:描述充分混合的温室气体的辐射特性的指数,它反映
了这些气体吸收向外发散的红外辐射而导致温室效应的能力。 该指数相当于与二氧化碳相关的在现今大气中给定单位温室 气体量在100年内的升温效果。
Greenhouse gases CO2 CH4 CF4 C3F8 C2F6 NF3 SF6 N2O CHF3 GWP100 1 23 5700 8600 11900 9720 8000 310 13000 Lifetime (year) 5-200 12 50000 2600 10000 179 3200 120 260
每个人的具体行动都可以 改变世界!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 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 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 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 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 做起。
第二节 酸 雨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国立场
3. 气候方面
•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
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 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 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 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 加。
五、如何减缓全球 气候变暖
Who say you can not change the world ?
四、全球气候变暖的 后果
1. 生态方面
•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海平面上升,降 水重新分布,改变了 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
挪威 哭泣的冰川
全球变暖会使主要冰原加速融化。人造卫星最新 观察显示,格陵兰及南极洲西部的冰原正以每年 约1250亿吨的速度融化,退缩,这足以使海平面 每年上升0.35毫米。如果冰原融化加速,海平面 将变得更高。
第一节 全球变暖
一、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四、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 五、如何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一、什么是全球气候 变暖
全球变暖指在全球范围、长时间平均的一种增暖现象。 它是一个宏观平均和全局性的概念,并不表示全球在一年内时时处处在变 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 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 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 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 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
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 大约1.4-5.8℃(2.5-10.4华氏度)。根据这 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 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 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 原因
1.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导致全球变暖的 主要原因是人类 在近一个世纪以 来大量使用矿物 燃料(如煤、石 油等),排放出 大量的CO2等多种 温室气体。
• 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
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 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 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 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 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 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 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 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 极大的灾难。
20世纪洪水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这一趋势与全球气候 变化相联系。由于全球温度继续升高,未来洪水发生的频 率还会更高。
酸雨为何界定为pH5.6 ?
• 它们的表达式为:
KH [ H 2CO3 ] PCO2 [ H ] [ HCO3 ] K1 [ H 2CO3 ] [ H ] [CO32 ] K2 [ HCO3 ]
[ H 2CO3 ] K H PCO2
• 各组分在溶液中的浓
想想看: 湿沉降与干沉 降有什么区别?
*(单击图片找答案~~)
酸雨的定义
一八七二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英国伦敦 市的雨水成份,发现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 呈酸性。於是史密斯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 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个名词。 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酸 指的是所有气状污 指在不下雨的 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 性湿沉降」,其实,带酸性的污染物是可以有两种沉 日子,从空中降下 着雨、雪、雾或雹等降 來的落尘所带的酸 降方式的,它们是「湿沉降」及「干沉降」
想想看:
现时世界酸雨 的程度怎样? 它们的分布有 什么特点?
酸雨的定义
一八七二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英国伦敦 市的雨水成份,发现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 呈酸性。于是史密斯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 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个名词。 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酸 性湿沉降」,其实,带酸性的污染物是可以有两种沉 降方式的,它们是「湿沉降」及「干沉降」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 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 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 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 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 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6)
想一想 ?
地球变暖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暖背景
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 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 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 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 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 将上升2.2℃。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 气候变暖的根源
• 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
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 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美国二 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 碳排放量约 20 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 球总量的 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 放量约为 2.51 吨,约占全球总量的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