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百家争鸣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乐天安命的现实态度
(4)法家代表:韩非、商鞅
韩非主X:发展观,改革观,集权观,法治观。
(5)兵家(军事家):孙膑
代表作《孙膑兵法》,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了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
作 业
单元练习
4.创始人墨子要求人们,反对。他还主X选举,提倡。
,他嘲笑的不合理现象。他认为,对现实人生采取
的态度。
6.代表人物韩非认为历史是,应按照需要进行,国家的权力应,主X。
著有《孙膑兵法》,书中强调战前一定要,论述了的作战方法。
【合作探究】
1.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1)孔子生平
(2)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核心思想和《论语》
(3)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
2.思想纷呈的时代——“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的含义。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3)百家争鸣代表人物和思想主X
学派
人物
思想主X
复习导入: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引出百家争鸣。
播放视频《孔子》,简单介绍孔子生平。
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学生口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简要解释“百家争鸣”的含义和背景。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重点强调各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X。
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春秋战国大变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现。
自学和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积累。
总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板书设计
一、孔子(春秋时期)
儒家学派。
2.思想核心:仁。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熟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记忆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
2.认识诸子思想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其接纳程度,并认识争鸣的阶段性特征。
3.通过学习儒、道、法家的思想,认识思想在社会转型中的指导意义和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积极、消极影响。
教学重点
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
对各派思想主X的理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集体智慧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
1.名丘,春秋时期人,创始人。思想核心是。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一书。
2.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的局面。
3.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他认为,主X实行。他还反对。
3.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
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1.背景:战国时,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1)儒家代表:孟子
主X:①认为“民贵君轻”,
② 主X“仁政”,
③ 反对兼并战争。
(2)墨家创始人:墨子
主X: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3)道家代表:庄子
主X:①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不合理现象,
②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
(4)法家代表:韩非、商鞅
韩非主X:发展观,改革观,集权观,法治观。
(5)兵家(军事家):孙膑
代表作《孙膑兵法》,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了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
作 业
单元练习
4.创始人墨子要求人们,反对。他还主X选举,提倡。
,他嘲笑的不合理现象。他认为,对现实人生采取
的态度。
6.代表人物韩非认为历史是,应按照需要进行,国家的权力应,主X。
著有《孙膑兵法》,书中强调战前一定要,论述了的作战方法。
【合作探究】
1.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1)孔子生平
(2)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核心思想和《论语》
(3)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
2.思想纷呈的时代——“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的含义。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3)百家争鸣代表人物和思想主X
学派
人物
思想主X
复习导入: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引出百家争鸣。
播放视频《孔子》,简单介绍孔子生平。
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学生口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简要解释“百家争鸣”的含义和背景。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重点强调各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X。
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春秋战国大变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现。
自学和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积累。
总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板书设计
一、孔子(春秋时期)
儒家学派。
2.思想核心:仁。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熟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记忆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
2.认识诸子思想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其接纳程度,并认识争鸣的阶段性特征。
3.通过学习儒、道、法家的思想,认识思想在社会转型中的指导意义和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积极、消极影响。
教学重点
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
对各派思想主X的理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集体智慧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
1.名丘,春秋时期人,创始人。思想核心是。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一书。
2.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的局面。
3.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他认为,主X实行。他还反对。
3.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
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1.背景:战国时,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1)儒家代表:孟子
主X:①认为“民贵君轻”,
② 主X“仁政”,
③ 反对兼并战争。
(2)墨家创始人:墨子
主X: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3)道家代表:庄子
主X:①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不合理现象,
②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