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执笔人:主审人:课程编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开设学期:第X学期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消费心理学》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网络营销》、《客户管理》、《模拟营销》、《谈判与沟通》等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与《模拟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奢侈品营销》等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从事与消费者消费活动有关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会察言观色,善于换位思考,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反应快速;
(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2.知识目标
(1)具备感觉与知觉、记忆和注意、学习和联想、思维和想象、
需要和动机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消费者个性心理知识;
(3)具备需要与动机的理论知识;
(4)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5)掌握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知识;
(6)掌握商标、包装、价格等商品因素以及消费习俗、消费流行、家庭、广告、营销环境等非商品因素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分析方法。

3.态度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
(2)养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4)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通过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消费者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工作情景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点,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行业内专家的指导,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心理学
理论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施项目式课程任务驱动型教学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特别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调研,了解社会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消费者心理学》课程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根据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项目设计以市场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市场调查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课程共分为33个子教学情境。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现场模拟、角色扮演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运用。

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子教学情境以至少一个典型案例为载体引发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现场教学、现场模拟和角色扮演,将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理论和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在较高程度的教学互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和体验,以达到应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理论和方法解决市场营销活动相关问题的目的,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三)改革考试模式
探索课堂辩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实践调查等方式在学生学业评定中的作用,适当改变成绩评定各项指标的结构与权重,注重课堂表现,将形成性评价融入到课程评价中,使课程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四)教学与职业资格相结合
课程教学还要突出基于市场营销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安排学生假期实践、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参加市场营销相关活动,及时获取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变化的新信息,培养学生应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营销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保证培养出来的高职营销专业人才符合社会需要。

注意教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营销员”、“助理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教学场所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二)课程内容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