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4、6地球在公转吗∣教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地球在公转吗同步练习
1.判断题。

(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 )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

( )
(3)在模拟实验中,“星星"的位置越远,看到的位置变化越明显。

( )
(4)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背对着中心圆点是为了看清楚远方。

( )
2.连线题。

在“地球的公转”模拟实验中,不同的材料或动作各代表什么?用线连接起来。

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圆圈中心的红色圆纸片太阳
远近不同的蓝色圆纸片地球的公转轨道
我们在圆圈上转动一周星座随季节变化逐渐西移看到蓝纸片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远近不同的恒星
“星星”慢慢出现,慢慢消失恒星周年视差
3.读图题。

如果地球公转的话,地球上的人们在A、B两点观察天空中远近不同的1号星和2号星,会看到怎样的现象?
4.填空题。

(1)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_______向_______ 移动,这可以说明地球在 _______。

(2)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 _______,也能证明_______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3)现在,人们通过_______、_______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在围绕太阳公
转。

5.选择题。

(1)第一个成功测出恒星周年视差的天文学家是( )。

A.伽利略 B.贝塞尔 C.傅科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直径大约是( )。

A.3万千米 B.3亿千米 C.3千米
(4)下面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中,我们将保留的是(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C.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转
6.简答题。

发现恒星周年视差的意义是什么?
7.【探究题·选择】活动1:闭上左眼,竖起食指,使其对准黑板上的竖线不动。

然后睁开左眼,闭上右眼,观察食指的位置,反复几次。

活动2:观察下面的图片,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活动1中,你发现( )。

A.食指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B.食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C.食指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2)你认为引起活动1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左眼与右眼的视力不相同 B.观察食指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C.我们移动了食指
(3)活动2中,当从视点A观察时,该物体在远方背景的显示是( ),当从视点B观察时,该物体在远方背景的显示是( )。

A. B. C.
(4)由上述活动,我们可以推断,我们观察的位置发生改变时,( )。

A.对观察物体并没有影响 B.观察物体会产生视觉差
C.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发生了旋转
8.【实验题·操作】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央放一个红色的圆纸片表示太阳。

找两根竹竿,分别立在圆圈外同一侧较近、较远的
两个地方。

在竹竿的顶端各贴一张蓝色的圆纸片,表示远近不同的l号星和2号星。

在远处的星上,横着挂一个木尺,并在木尺上每隔10厘米竖着贴上一根小木条。

我们在圆圈上背对着红色圆点转动一周。

观察两张圆纸片的位置。

然后再将竹竿立在离我们更远的地方,再观察一遍。

(1)为什么要背对着红色圆纸片转动?
(2)人在沿着圆圈转动时,要按什么方向运动?
(3)当我们从A点运动到8点时,两颗星有什么变化?
(4)在从A、B两点观察l号星相对于2号星的位置时,我们有什么发现?
参考答案
1.(1)√ (2)√ (3)× (4)×
2.
3.如果地球公转的话,地球上的人们在A、B两点观察天空中远近不同的I
号星和2号星,以2号星为背景,会看到l号星的位置发生变化。

4.(1)东西公转 (2)恒星周年视差地球
(3)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
5.(1)B (2)C (3)B (4)C
6.恒星周年视差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运用科学的观察数据证明地球确实围绕着太阳公转,它是推翻地心说的有力证据。

7.(1)A (2)B (3)C A (4)B
8.(1)表示地球绕着太阳转动,而且地球上的人处于黑夜之中。

(2)应该按逆时针方向(由西向东)运动。

(3)两颗星都会相对我们转动,并且与我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4)两次观察都会发现l号星的视觉差,近时视差大,远时视差小。

第7课时做一个钟摆
一、填空题。

1.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或塑料棒),竖直悬挂在支架上,如图所示,让其能自由摆动。

________摆动得快,________摆动的慢。

2.如图所示,在图中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这个摆的摆动会变________
3.在探究影响摆的摆动速度因素时,小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次调整摆的长短,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下图所示的摆摆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摆动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

如果不改变摆的长短,只改变摆的重量,摆动的速度
_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4.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不同的高度将同一个摆的摆锤放手,则摆锤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二、判断题。

5.摆锤的重量减为原来的,摆锤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也减为原来的.()
6.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快。

()
7.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与不挂重物的摆速度一样。

()
8.在摆绳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越快。

()
9.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
三、选择题。

10.钟摆的长度越短,摆动的速度就( )。

A. 越快
B. 越慢
C. 不变
11.在摆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各摆中摆动速度最慢的是( )。

A. B. C.
12.科学课上,王老师讲了摆的研究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学回家后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高飞同学在父亲的帮助下做的摆每分钟不能摆动30次,则高飞同学应该( )。

A. 改变摆锤的重量
B. 调整摆绳的长度
C. 调整摆幅的大小
13.如图所示的两个摆中,( )。

A. 1号摆摆动得快
B. 2号摆摆动得快
C. 摆动快慢一样
14.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按制作顺序填序号。

(________)用秒表测量自制的摆在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________)准备好铁架台、线、木条、金属片、秒表等材料。

(________)当摆动次数为每分钟30次时,进行重复测量。

(________)根据摆的摆动次数,不断地调整金属片的位置。

(________)利用各种材料组装好一个摆。

15.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机械摆钟变慢了,想要把它调准,小明应该怎样做?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乙;甲
【解析】根据摆钟的构造原理,摆的摆线越长,摆摆动的速度越快。

【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但与摆长有关,摆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

2.慢
【解析】影响摆锤转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与摆的质量无关。

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将金属片加到摆上相当于加长了摆长,会减慢速度。

3.【答案】乙;甲;不会
【解析】影响摆锤转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摆长越长,摆锤转动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锤转动的速度越快。

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4.相同;摆摆动的速度与摆动的幅度无关
【解析】两位同学放的是同一个摆,也就是说摆长没有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摆锤的速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也恰恰说明摆摆动的速度与摆的幅度没有关系。

二、判断题。

5.错误
【解析】影响摆锤转动的速度的因素只有摆长,与摆锤的质量无关,所以将摆锤的质量减少,摆锤转动的速度不会变化。

6.错误
【解析】摆锤的长度不一样,就相当于摆长不一样,因为真正的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摆长越长,摆锤的速度越慢。

7.错误
【解析】摆锤下悬挂重物,相当于将摆锤的长度加长了,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位置,在摆锤下面放重物,相当于摆锤的重心下移,也就是摆长变长了,速度会减慢。

8.正确
9.正确
三、选择题。

10.A
【解析】钟摆转动的速度快慢与摆长有关,钟摆的长度越短,钟摆转动的速度就越快,反之,钟摆的长度越长,钟摆转动的速度就越慢。

11.C
【解析】钟摆转动的的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钟摆转动的速度越慢。

而真正的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也就是如果摆锤上悬挂重物,重物的位置越靠下,摆锤的重心就越靠下,摆长就越长,钟摆的速度也就越慢。

12.B
【解析】根据摆钟的构造原理,摆钟转动的速度与摆长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13.B
【解析】摆锤摆动的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锤的速度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锤的速度就越快。

14.3;1;5;4;2
【解析】制作摆的方法是:先准备好一系列需要用到的材料;利用各种材料组装好一个摆;然后用秒表测量自制的摆在一分钟的摆动次数;依据摆的摆动次数,不断调整金属片的位置;最后,当摆动的次数为30秒时,进行重复测量。

15.解:把摆钟的摆长调短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