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电 充电
Zn(OH)2+2Ag,
负极: Zn ;正极: Ag2O ;电解质溶液:KOH。
②铅蓄电池:
Pb+PbO2+2H2SO4
放电 充电
2PbSO4+2H2O,
负极: Pb ;正极: PbO2 ;电解质溶液: 硫酸 。
③镍氢电池:
NiO(OH)+MH
放电 充电
NiO+M+H2O
负极:贮氢合金;正极:泡沫氧化镍;电解质溶液:氢
[答案] A
(1)原电池工作中“三个方向”和“一个类型”: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原电池的正、负极; 得失电子的微粒; 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两电极反应
1.在例1中:(1)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 (2)电子的流向如何?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L,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提示:(1)锌作负极,失电子不断溶解,H+在正极得电子产生H2。 (2)电子由负极(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 收集到H2为22.42.L24·mLol-1=0.1 mol,转移电子为0.1 mol×2= 0.2 mol。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①分析: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负极,活 动性弱的金属为正极。 ②实例: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 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原电池原理 可知,金属活动性A>B。 (3)金属材料的防护: ①分析:将被保护金属设计成原电池的正极。
②实例:轮船在海里航行时,为了保护轮船不被腐蚀, 可以在轮船上焊上一些活泼性比铁更强的金属,如Zn,这 样构成的原电池Zn为负极,而Fe为正极,从而防止了铁的 腐蚀。
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 )
①铝合金是正极 ②铝合金是负极 ③海水是电解质溶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因为活动性:Al>Fe,Al>Pt,则此电池中铝合金 是负极,①错误、②正确。海水是电解质溶液,③正确。 铝合金电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④错。答案为A。 答案:A
再如Pb+PbO2+H2SO4===2PbSO4+2H2O, 负极为Pb,正极为PbO2,电解质为H2SO4。 (2)若给出的为离子反应方程式: 则负极为还原剂失电子,正极为氧化剂得电子,电解 质为含氧化性离子的酸或盐。如该例2中电解质为CuSO4, 也可为CuCl2。
[例3] (2011·福建高考)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
②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③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池 ④构成闭合回路。
3.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1)电化学腐蚀:
金属跟 电解质溶液 接触―发―生→原电池 反应―结―果→ 比较活泼的金属 失去 电子而被氧化。
(2)钢铁的腐蚀: ①构成条件:
电极—铁与少量的碳形成两个电极; 电解质溶液—钢铁表面水膜中溶有少量
b.装置:
2.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 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 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
1.原理及优点 化学电源依据 原电池 反应原理,能量转化率是燃料燃 烧无法比拟的。 2.常见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 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 负极: Zn ;正极: 碳棒 ,电解质溶液:NH4Cl等。
(2)二次电池:
①银锌纽扣电池:
Zn+Ag2O+H2O
H+和OH-


还溶解了氧气等气体。
②电极反应:
负极铁
2Fe+O2+2H2O===2Fe(OH)2 ,
正极碳
O2+4e-+2H2O===4OH- ;
总反应
2Fe-4e-===2Fe2+ ;
后续反应:4Fe(OH)2+O2+2H2O===4Fe(OH)3,Fe(OH)3 易分解生成铁锈(Fe2O3·xH2O)。
[例1]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溶液中,
下列各叙述错误的是
()
A.锌片作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
B.铜片作正极
C.正极反应为:2H++2e-===H2↑ D.溶液中的H+移向正极
[解析] 该装置为原电池,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H+向正极移动,在正 极得电子,电极反应为:2H++2e-===H2↑,A错,B、 C、D正确。
氧化钾溶液。
(3)燃料电池:
①氢氧燃料电池:
2H2+O2===2H2O
负极: H2 失电子;正极: O2 得电子;电解质溶液:氢氧
化钾或稀硫酸。 ②甲醇—空气燃料电池: 2CH3OH+O2+4OH-===2CO23-+6H2O
负极: CH3OH 失电子;正极: O2 得电子;电解质溶
液:KOH。
(1)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①分析:构成原电池,加快了电子转移,加快了化学 反应速率。 ②实例: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 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 稀H2SO4的溶液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腐蚀,使产生H2 的速率加快。
答案:(1)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2)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0.2 mol
[例2] 一个原电池总反应为:Zn+M2+===Zn2++M。
(1)该原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质可能是________。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Zn
M
B
M
Zn
C
M
Zn
D
Fe
Zn
MCl2 H2SO4 MSO4 NaOH
流出 氧化反应
流入 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Zn-2e-===Zn2+ 2H++2e-===H2↑ Zn+2H+===Zn2++H2↑
记忆口诀:原电池分两极(正、负);负极氧化(反应)正 (极)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 阴(离子)向负(极)。
(3)构成条件: 原 ①能进行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子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解析: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一种金属和一种 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A项错误;B项正确;在原电 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C项正 确;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到正极,D项正确。 答案:A
4.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五个依据
负极
依据
正极



较活泼金属
电极材料―→较不活泼金属
发生氧化反应
反应类型―→发生还原反应
流出电子
电子流向―→流入电子
阴离子移向
离子移向―→阳离子移向
不断溶解或 质量不断减小
质量不断增加 电极现象―→或有气泡产生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1.原电池工作原理口诀: 原电池分两极(正、负);负极氧化正(极)还原;电子由 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 2.钢铁电化学腐蚀的正负极反应: 正极:O2+4e-+2H2O===4OH-; 负极:Fe-2e-===Fe2+。 3.氢氧燃料电池(KOH作电解质)的电极反应: 负极:2H2-4e-+4OH-===4H2O; 正极:O2+4e-+2H2O===4OH-。
[答案] C
(1)常见燃料电池有甲烷、乙烷、甲醇、乙醇、N2H4、 H2等燃料电池,通常这些燃料在负极失电子,O2在正极得 电子。
(2)电极反应式: 负极:还原剂-ne-===氧化产物(氧化反应) 正极:氧化剂+ne-===还原产物(还原反应)
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
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
(4)制作化学电源——设计原电池: ①分析:已知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找出氧化 剂、还原剂,一般还原剂为负极材料(或在负极上被氧化), 氧化剂(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即:
负极:还原剂-ne-===氧化产物; 正极:氧化剂+ne-===还原产物。 ②实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Zn+CuSO4===ZnSO4+Cu 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a.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Cu2++2e-===Cu(还原反应)。
(2)M可以是下列金属中________。
A.Mg
B.Fe
C.Cu
D.Ag
利用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的两种情况: (1)若给出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则负极为还原剂失电子,正极为氧化剂得电子,电解 质为氧化剂(或反应物中的溶剂)。 如Fe+CuSO4===FeSO4+Cu, 负极为:Fe-2e-===Fe2+, 正极为Cu2++2e-===Cu,电解质为CuSO4,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设计 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失电子,正极选择比Cu活 动性弱的金属或碳棒,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答案:(1)2Fe3++Cu===2Fe2++Cu2+ (2)装置图:
2Fe3++2e-===2Fe2+ Cu-2e-===Cu2+
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
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 +2H2O===2LiO池的负极,电极反应 式为:Li-e-===Li+,LiOH溶液中的阳离子有Li+和H+, 由于氧化性H+>Li+,所以正极反应是:2H++2e-===H2↑, 由于H+来自于水的电离,所以H+放电的同时溶液时产生了 OH-,即该反应的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在原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阳离子 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向负极移动,C 选项错误。
1.实验探究
[实验1、2现象] 实验1、2中现象相同,均为锌片周 围 有气泡产生 ,铜片周围 无明显现象 。
[实验结论] 锌与稀硫酸 发生化学反应 ,铜与稀硫 酸 不反应 。
原因: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能置换酸 中氢;铜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不能 置换 酸中氢。
[实验3、4现象] 锌片周围 无气泡产生 ,铜片周 围 有气泡产生 ;实验4中电流计指针 发生偏转 。
[实验结论] 锌、铜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溶液 中,导线中有 电流 产生。
2.原电池 (1)概念:将 化学 能转变为 电 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以锌—铜—稀硫酸原电池为例)
装置
现象 得失电子 正负极判断
Zn电极
锌片 逐渐溶解 失电子 负极
Cu电极
铜片上 产生气泡 得电子 正极
电子流向 反应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