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确的魔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贺单位
◎理事单位
◎常务理事
电
影《十月围城》已经热过了。
一次,在一个小型的研讨会上,我表示尽管这
部电影赢得了相当多的好评,但我依然不能认同电影的预设——清廷派人暗杀孙中山。
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最大的可能是反过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不断派人暗杀清廷要员,甚至最高领导人:太后、皇帝以及后来的摄政王。
但是,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只要电影的倾向是健康的,换言之是鼓吹民主的,历史的真实不是很大的问题。
严格地说,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我对于其真实性要求并不高。
对于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蓝本的作品,只要不颠倒黑白,把本来的历史颠倒过来说,我就可以容忍。
但是,《十月围城》恰恰在这一点上,没法让人认可。
清政府跟孙中山比较起来,是个反面角色,前者代表专制,后者代表民主。
当然,暗杀这种“恐怖主义”行径,只能由反面角色来做。
最后,暗杀阴谋破产,民主战胜专制,光明战胜黑暗,实在太符合世界主流价值观了。
一些持有自由主义立场的知识界人士,肯定这部电影,就是因为这个价值观。
或者说,因为电影政治上的正确。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站在左边的人,也有站在右边的人。
左派右派之间,长期争讼不休,甚至势不两立。
但是无论左或者右的某些人,在对政治正确的认知和表现上,却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个人或者一部作品,只要政治正确,其他的问题都可以不论。
哪怕这个人的行事手段不合道德,哪怕作品颠倒黑白,根本不顾基本的历史真实。
虽然说,左派和右派对于什么是政治正确有根本分歧,但却不妨碍他们在行为上的高度相似。
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国的左派右派中的一些人,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文化立场却相当一致。
也可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同构性。
他们习惯于以政治正确来划线,判定是非,而不是以事实为依据,以人类良知为根据。
甚至,他们只有立场,没有道德
讲究。
就像在文革期间两派对立,凡是自己
这派的人,就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
哪怕自己这派的人有劣迹被揭露出来,他们也会当然地断定是对方抹黑。
反之,对方的劣迹,就都是真正的劣迹,他们还会把这些劣迹进一步夸大。
前段时间,有人说台湾的民主,一些蓝绿双方的支持者,也是这样的一种派性思维,只问蓝绿,不问是非。
陈水扁
如此证据昭彰的贪腐,也依然有深绿的人士相信他清白。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陆和台湾,分享同一种文化,拥有这样相似的派性思维,一点都不奇怪。
显然,真正的政治正确,是要建立在事实的真实上。
至少,不能为了弘扬某一正当的价值观,有意曲解事实,颠倒事实。
这样做的结果,作品越是精彩,最终的结果就越是糟糕。
虽然可以一时起到弘扬所谓正面价值的作用,但西洋景早晚会被揭穿,到了那一天,就是受众的信念幻灭之时。
几十年来,中国并不缺乏这样的作品。
真是不知道,当我们转到历史的今天,过去“政治正确”的魔咒,会不会一直演下去,一会儿这样演,一会儿那样演。
就像我们的历史,周期性地抽风。
编辑/王巧捧
政治正确的魔咒
■文/张鸣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7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