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弘文学校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弘文学校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kg
B.成年人在水平地面上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1.4×103N
C.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D.一名中学生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约是50N
2.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是图中的()
A.B.
C.D.
3.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刻停在空中B.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运动
C.立刻向下加速运动D.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4.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下水道的U型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
D.墙上的塑料吸盘挂钩能悬挂物体而不脱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5.1738年伯努利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以下选项利用伯努利这一发现的是
()
A.机翼受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
B.孔明灯升空
C.轮船经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
D.人可以很轻松的在死海海面上仰卧不下沉
6.如图,在水平调节平衡的轻质杠杆上挂有重物M、N,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质量比N的大
B.N对杠杆的拉力比M小
C.只将M向B端移一格,杠杆B端会下沉
D.只将N向B端移一格,杠杆A端会下沉
7.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阻力,
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石料的密度是1.8×103kg/m3
C.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
8.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第一次木块的动能较大
C.第二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D.相同时间内,第一次拉力做功小
二、填空题
9.(1)图A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
(2)图B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说明______。
10.台球比赛前,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球后,球离开球杆仍能向前运动是由于 ______的缘故。
11.铁块和海绵块的形状相同,如图所示,将一个铅块分别放在它们的上面,铅块对铁块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铅块对海绵块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
则F1_____F2,p1___p2(选填“>”、“=”、“<“)
12.在某次跳伞训练时,一体重为500 N的运动员从悬停空中300 m高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落15 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 s,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选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整个下降过程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J,匀速下降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1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
已知A重4N,B受到的浮力为8N,A、B密度之比为
2∶5,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N,物体B受到重力为 ______N,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______N。
14.滑板车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为一款滑板车的实物图,滑行时,为防
止发生意外,有经验的玩者都会弯腰屈膝,这么做是为了降低身体的________(填一力学概念),从而提高滑板车前进过程中的稳定性;摩托车电动车非法加装遮阳篷(伞)是一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交通违法行为,骑车时会感觉车的前把好象被人向上提起,这是因为车速相同时,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没有加装遮阳篷(伞)时车对地面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
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选择理由:_______。
16.百货大楼东城购物广场从一楼到二楼的扶梯的高度是5m,扶梯长是7m,小梦体重为500N。
扶梯把小梦从一楼送上二楼的过程中对小梦做功________J。
如果要知道扶梯对小梦做功的功率,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17.如图所示,一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请画出小球的受到的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18.用如图所示的锤子拔钉子,请在A点画出使用最小的力F。
19.(1)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个静止在墙角的球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________。
20.实验小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质量m/g50100150250
重力G/N0.5 1.0 1.5 2.0 2.5
实验次数12345
质量m/g50100150250
重力G/N0.5 1.0 1.5 2.0 2.5
(1)实验表格中第4次所用物体质量应为______g;
(2)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太空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行上述实验;
(4)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小明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形状有关。
他的探究方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
2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
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_______相同,实验过程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
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
(2)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甲、乙、丙所示,可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
运动距离越________ ;
(3)下列物理观点或规律可以由该实验结论直接说明的是_______。
A.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
22.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小李用图甲、乙、丙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①图甲所示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a、b位置(请填
写字母),并观察___________。
③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________位置
(请填写字母),结论是: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
已知:①a、b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保持不变);②a点压强等于a点上方液
柱压强与左管内气压p1之和;③b点压强等于b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p2之和;④
液体1和液体2密度不同。
该小组同学先关闭K2打开K和K1,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
验。
再关闭K1打开K和K2,重复上述操作,具体数据记录如表:
液体种类液体1液体种类液体2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次数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液柱高度(h1/cm)102030液柱高度(h2/cm)102030
左管内气体压强(p1/千帕)999795
右管内气体压强(p2/千
帕)
1009998
①以下研究过程所用到的方法与本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明显不同的是___________
A.研究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
B.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C.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
D.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
②若液体2的密度是1×103kg/m3,则液体1的密度为___________。
③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④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___________
2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C: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利用一个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水、某种液体和细线,依次把物体缓缓地浸人水或液体中不同位置,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他们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2)从实验步骤②→③的过程中,可以验证猜想______(选填猜想序号)是正确的;(3)利用实验步骤①③④,可以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
填“有关”或“无关”);
(4)利用实验步骤①②⑤,能不能验证猜想B?请判断(如果不能请写出理由):
______;
(5)如图中正确反映浮力F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关系的图象是______;A.B.C.D.
(6)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kg/m3。
(g取10N/kg)
24.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如下述实验,请完成下列空白。
(1)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做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原理,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甲实验中的木板拿走,让木块直接在较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这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2)乙实验中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间接反映出来的,把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
下面哪一实例是该结论在生活的应用:_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高速公路上对车进行限速限制 B.某些路段上对车进行限重限制
(3)请你再写出一个应用转换法的物理实验___________。
25.小明和小华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所用钩码均相同)
(1)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则应将平衡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乙,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此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小华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
(3)小华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条件下,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___________,其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4)小华继续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在B 点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用刻度尺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1h 、2h ,则:
①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②若只将测力计的作用点由A 点移至C 点,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水平桌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0.01m 2,根据图中信息,求:
(1)A 点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
(ρ水=1.0×103kg/m 3,g =10N/kg )
27.一个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 ,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 。
(g =10N/kg ),求: (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和物块的质量; (3)剪断细线后,物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
28.如图所示是一种牲畜自动饮水装置的示意图。
水箱底部有一出水孔,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的出水孔,一旦饮水槽水位下降,浮球C受到的浮力减小,底盖A就会竖直向下移动与出水孔分离,水从水箱流出。
饮水槽水位最高时浮球C恰好浸没,底盖A恰好封住水箱出水孔。
设计水箱的最高水位为60cm,水箱出水孔横截面积是30cm2,底盖A及竖直杆B 的总质量是400g,浮球C的质量是600g,体积是2dm3,ρ水=1.0×103kg/m3,g=10N/kg,不计摩擦。
(1)写出此装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至少说出两条);
(2)通过计算说明,该自动饮水装置在水箱蓄满水时是否能正常工作;
(3)要想使该自动饮水装置在水箱蓄满水时正常工作,请提出两条改进措施。
29.如图所示,沿斜面将一个质量为6kg的物体匀速由A点拉到B点的拉力为40N,升高的高度为0.5m,AB的长度为1m,求:(g取10N/kg)
(1)拉力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4)请写出一条提高该斜面机械效率的方法。
30.小幸师傅用如所示的滑轮组将建材从地面提升到距离地面6m高的三楼,建材的重力为450N,动滑轮的重力为50N;(忽略摩擦和绳重)求:
(1)小李师傅做的有用功;
(2)拉力F做的总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一个苹果大约100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他的重力,约为600N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每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故C符合题意;
D.人的密度粗略估算为水的密度,一名中学生浸没在水中时处于悬浮,受到的浮力大约等于自身重力,即600N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B
【详解】
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M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即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方向相反,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M应在竖直位置平衡。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解析:B
【详解】
子弹正在竖直向上飞行,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子弹将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故选B。
4.B
解析:B
【详解】
A.下水道的U型管两端开口,底部相连通,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烟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挤出室内,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当压力不变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故C正
确,不符合题意;
D.墙上的塑料吸盘挂钩能悬挂物体而不脱落,是在大气压作用下,吸盘紧紧贴在墙上,吸盘与墙壁间产生摩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A
【详解】
A.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快,受到的气压小,下表面空气流速慢,受到的气压大,所以在机翼上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使飞机飞上蓝天,故A符合题意;
B.孔明灯升空是利用了空气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轮船经过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在死海海面不下沉,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C
【详解】
设杠杆上一格长度为L。
A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G M×4L=G N×3L
因为
4L>3L
所以
G M<G N
N对杠杆的拉力比M大,M的质量比N的小,故AB错误;
C.只将M向B端移一格,杠杆A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是G M×3L,杠杆B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是G N×3L,因为
G M×4L=G N×3L
所以
G M×3L<G N×3L
杠杆B端会下沉,故C正确;
D.只将N向B端移一格,杠杆A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是G M×4L,杠杆B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是G N×4L,因为
G M×4L=G N×3L
所以
G M×4L<G N×4L
杠杆B端会下沉,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A .由图示可知,石料受到的重力为1400N ,故A 错误;
B .由石料的重力可求出石料的体积为
2333500N 510m 1.010kg/m 10N/k =g
=F V g ρ-⨯⨯⨯=
浮水 石料的质量为 1400N 140kg 10N/kg G m g =
== 所以石料的密度为
33-23140kg =2.810kg/m 510m
m V ρ=
⨯⨯= 故B 错误;
C .石料的高度为 h =vt =0.5m/s×2s=1m
所以石料的底面积为
-23
22510m 510m 1m
V S h -⨯===⨯ 所以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4-221400N 2.810pa 5?10m
F p S =
==⨯ 故C 正确; D .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减去所受到的浮力为
T =G -F =1400N-500N=900N
故D 错误。
应选C 。
8.B
解析:B
【详解】
A .由于木块对水平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而木块两次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大小不变,故A 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质量相同,由此可知,第一次木块的动能较大,故B 正确;
C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P =Fv 可知,拉力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大;故C 错误;
D .由W Fs =可得,相同时间内,第一次拉力做功多,故D 错误。
故选B 。
二、填空题
解析:形变 合拢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详解】
(1)[1]图A 中力的作用使气球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变。
(2)[2][3]图B 中,用粗吸管对准A 点沿垂直于直面的方向用力吹,中间空气流速变大,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两气球会合拢,说明空气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10.平衡力 惯性
【详解】
[1]当台球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击球后,球一旦离开球杆就不再受到球杆对它力的作用,由于球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下去。
11.F
解析:= =
【详解】
[1]铅块相同,故其对铁块和海绵的压力相同,为铅块的重力,故F 1=F 2。
[2]铅块对铁块与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由固体压强公式
G p S
= 可知压强也相同,即p 1=p 2。
12.G
解析:减小 1.5×105 3000
【详解】
[1]运动员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2]整个下降过程重力做的功
W=Gh =500N×300m=1.5×105J
[3]由图可知,匀速下降时速度为6m/s ,匀速下降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P =W Fs t t
==Fv =Gv =500N×6m/s=3000W 13.A
解析:10 0
【详解】
[1]由题知,A 、B 密度之比
25A B ρρ:=: ,11A B V V :=:
由
G mg Vg ρ==
可得A 、B 所受的重力之比
A A A A A
B B B B B
25V g V G G V g V ρρρρ:===:
已知A 、B 的体积相同,设均为V ,A 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则A 排开水的体积
A 34
V V 排= B 排开水的体积
B V V 排=
则A 、B 所受的浮力之比
A A
B B 334344
V V F F V V ρρ排浮浮排:====: 由题知,B 受到的浮力
B 8N F 浮=
因
A B 34F F 浮浮:=:
则A 受到的浮力
A B 33×8N 6N 44
F F 浮浮=== [2][3]A 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A 的拉力大小
A A 6N 4N 2N F F G 浮拉=﹣=﹣=
因为
A B 25G G :=:
且
A 4N G =
所以
B A 554N 10N 22
G G ⨯=== 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B B 8N+2N 10N 0N F F F G +压浮拉=﹣=﹣=
14.重心 小于
【详解】
[1]有经验的玩者都会弯腰屈膝,这么做是为了降低身体的重心,以提高稳定性。
[2]因为车速相同时,加装遮阳篷(伞)后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下方大气压,就会产生一共向上的升力,故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小了,因此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没有加装遮阳篷(伞)时车对地面的压力。
15.A
见解析
【详解】
[1][2]由图知,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其动力臂等于OC ,此时动力臂最长;测力计由①→②→③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
计的示数先变小后
解析:A
见解析
【详解】
[1][2]由图知,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其动力臂等于OC,此时动力臂最长;测力计由
①→②→③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故选A。
16.小梦从一楼到二楼所用的时间
【详解】
[1]扶梯把小梦从一楼送上二楼的过程中对小梦做功
W=Gh=500N×5m=2500J
[2]根据可知,要想求功率,知道功,还需要知道小梦从一楼
解析:2500小梦从一楼到二楼所用的时间
【详解】
[1]扶梯把小梦从一楼送上二楼的过程中对小梦做功
W=Gh=500N×5m=2500J
[2]根据W
P
可知,要想求功率,知道功,还需要知道小梦从一楼到二楼所用的时间。
t
17.【详解】
在斜面上运动的小球,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另外,由于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所以小球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小球的重心处,
解析:
【详解】
在斜面上运动的小球,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另外,由于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所以小球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小球的重心处,如图所示:
18.【详解】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道,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条件下,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
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O与作用点A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
解析:
【详解】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道,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条件下,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
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O与作用点A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如下图
19.【详解】
(1)[1]球静止在墙角时,与竖直墙面没有挤压,则球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力作用,只受到自身重力和地面给的支持力作用,球静止在墙角,则球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
解析:
【详解】
(1)[1]球静止在墙角时,与竖直墙面没有挤压,则球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力作用,只受到自身重力和地面给的支持力作用,球静止在墙角,则球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
过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表示支持力F和重力G。
如图所示
(2)[2]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要求最省力,根据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动滑轮上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可知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3时最省力,则绳子应该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经过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
如图所示
20.正比不能不可行没有控制变量
【详解】
(1)[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每次实验增加的质量为50g,故表格中的数据应为200g。
(2)[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着物
解析:正比不能不可行没有控制变量
【详解】
(1)[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每次实验增加的质量为50g,故表格中的数据应为200g。
(2)[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着物体的质量增大物体的重力也增大,物体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就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3)[3]在太空中的物体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处于失重状态,故不能进行上述实验。
(4)[4][5]把一块橡皮泥用小刀削成不同形状,在改变形状的同时,橡皮泥的质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这种探究方法不行。
21.同一速度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远 C
【详解】
(1)[1][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即使小车到
解析:同一速度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远 C
【详解】
(1)[1][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即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
[3]实验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是为了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4]正确操作后,观察到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运动的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最大,可得出的结论是:小车速度大小相同时,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越
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3)[5]A.本实验研究的对象小车是运动的,不能直接说明“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这一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不受力时同样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由运动的小车受到阻力时速度变慢可以直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
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U形管压强计液面高度差 b,c 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A 2×103kg/m3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换不同液
解析:U形管压强计液面高度差b,c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A 2×103kg/m3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换不同液体进行多次试验
【详解】
(1)①[1]图甲中的实验装置是U形管压强计,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
②[2]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保持液体的密度相同,因此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a和b位置,并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③[3][4]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保持液体的深度相同,因此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b和c位置;可以得到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①[5]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A.研究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用到等效替代法,故A符合题意;
B.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用到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用到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用到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6]由题意可知a、b两点压强相等,所以
p a=p b
p1+ρ1gh= p2+ρ2gh
99×103Pa+ρ1×10N/kg×0.1m=100×103Pa+1×103kg/m3×10N/kg×0.1m
ρ1=2×103kg/m3
③[7]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知,液体的种类是相同的,液柱高度越大,气体压强越小,则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故结论为: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液柱的升高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