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斑岩铜矿含矿与非含矿斑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龙斑岩铜矿含矿与非含矿斑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研
究
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凌洪飞
【期刊名称】《岩石学报》
【年(卷),期】2006(22)10
【摘要】地质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玉龙含矿与非含矿斑岩是由岩石圈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石榴石单斜辉石岩脉发生不同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含矿斑岩是最早阶段熔融体,主要是由交代成因脉中副矿物(如磷灰石和碳酸盐矿物等)和含水矿物金云母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因而富含F、Cl和水等挥发份,加上该阶段岩浆具有高氧化性特征,从而富含Cu等成矿元素;非含矿斑岩是交代成因脉相对较高熔融程度的产物,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介入了熔融作用,岩浆熔体相对贫乏F、Cl和水等挥发份,加上该阶段岩浆具有较低的fo2,从而不利于成矿.斑岩体全岩的F和Cl含量(含矿斑岩F>1200ppm,Cl>150ppm;非含矿斑岩F<1200ppm,Cl<150ppm)、K2O/Na2O(含矿斑岩>1.2,非含矿斑岩<1.2)和Sm/Yb(含矿斑岩>6.5,非含矿斑岩<6.5)比值以及黑云母中的Fe3+/Fe2+比值(含矿斑岩>0.7,非含矿斑岩<0.7)是区分含矿与非含矿斑岩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具有非常相似的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与非含矿斑岩具有相同的源区.
【总页数】6页(P2561-2566)
【作者】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凌洪飞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
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玉龙斑岩铜矿带莽总含矿斑岩体岩石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研究 [J], 伍静;梁华英;莫济海;张玉泉;胡光黔
2.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含矿斑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南北段成矿规模差异分析 [J], 陈喜连;黄文婷;邹银桥;梁华英;张健;张玉泉
3.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体钾长石斑晶的有序度及成因探讨 [J], 陈文明;盛继福;钱汉东
4.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扎拉尕含矿斑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何国朝;王广强;黄文婷;邹银桥;伍静;梁华英;张玉泉
5.西藏雄梅铜矿区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成因对比研究 [J], 王佳奇;曲晓明;马旭东;范淑芳;宋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