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1)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2)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2)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选用合适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
【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留心观察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教学方法】
调查法
【课前准备】
小铲子、放大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动物世界》的片段。
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的动物和植物,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
那么,我们的校园又生活着哪些生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校园里开展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校园生物大搜索。
二、新课探究
在进行生物大搜索之前,我们先来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
比如: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又称分泌物)及遗传。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常见的动物,例如:鼠妇(潮虫)、瓢虫、苍蝇、麻雀、燕子、蚯蚓、蜈蚣、蝗虫、蚂蚁、蜻蜓、蚜虫和蜗牛等;常见的植物,例如:松树、柳树、苔藓、杜鹃、狗尾草、杨树、凤仙花和牛筋草等。
(二)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并且通过图片认识了它们。
下面就让我们带上工具,一起去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吧。
在调查之前,我们要做好调查计划。
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
2.还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3.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
4.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友情提示: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
展示校园生物分布调查图,记录下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区域和名称:
植物主要有石榴树、桂花树、山茶花、蟋蟀草、狗尾巴草等;
动物主要有蝗虫、蚯蚓、蜻蜓、苍蝇、蝴蝶、麻雀、蚂蚁、鼠妇(西瓜虫)、蜈蚣等。
填写植物和动物调查记录表:
校园植物记录表校园动物记录表
发现:
同一种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
三、拓展延伸
校园生物是指校园内常见的生物。
常见的大型乔木有樟树、荷花玉兰、雪松、圆柏、刺柏、水杉等。
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有苦苣菜、鹅观草、牛筋草(蟋蟀草)、地锦草、马齿苋等。
花坛里常见的有葱莲、红花酢浆草、海桐等。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
生物多样性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课堂总结
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发现我们周围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五、课堂训练
(一)填空题
1.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
2.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3.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二)判断题
1.科学家常常要一次对很多区域的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
2.校园里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
(√)
3.我们周围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
4.老虎在校园里也可以看到。
(×)
六、家庭作业
调查一下,花园里有哪些生物,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校园生物大搜索
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校园的生物为研究对象,带领学生对于动物和植物展开调查。
经历了三年的科学学习,加上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头脑中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已有一定的概念,但还是比较片面和凌乱的。
通过本节课的调查,使学生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同时了解更多校园里存在的生物,培养他们对于生物的爱护意识。
值得肯定的地方:
1.调查前的指导、分工、准备工作充分。
如何开展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可
以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重点在:如何记录(画草图,分类记,通过画图、拍照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准备些工具;注意安全和保护环境等方面。
这么大一个花园,让每人学生都独立完成,难度太大,我采取了“明确分工,层层合作”的方法。
调查时各自独立完成,在汇报时进行补充、修正。
每一大组的成员,可以自己安排时间,独立进行调查了解,在汇报之前,小组内先汇总,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
这样,
通过大组间的合作,就完成了对整个校园角角落落的调查,即减轻了负担,又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的精神。
2.调查时间安排恰当。
按教材进度,本课开展教学时已是冬季,气候寒冷,许多植物已枯萎,动物的活动也较为稀少,对于调查活动来说困难不少。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把这一课提到了学期初进行。
学期初,校园里的植物生长还很茂盛,很多昆虫活动频繁,学生们发现一种新奇的小动物或小植物而大声欢呼的场面还记忆犹新,而且课前老师自己也做好了调查的准备工作,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