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油
1 润滑油脂选⽤通则
各种机械设备由于设计及⼯况不同,对润滑油脂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润滑油脂的基本要求如下,供⽤户参考。

1.1 质量要求
润滑的⽬的是为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润滑油润滑还可以带⾛摩擦产⽣的热量,从⽽降低摩擦表⾯的温度,起到冷却作⽤。

因此,必须根据机械设备的操作条件来选⽤不同质量要求的润滑油脂。

例如,对于不同压缩⽐的汽油发动机,就应该选⽤相应质量等级的汽油机油。

正是由于汽油发动机的变化,才带动了汽油机油的升级换代。

在选择机械零部件的润滑油时,需要同时考虑润滑系统。

循环式润滑系统特别要求选⽤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优良的润滑油,以保证其使⽤寿命,并且容易分离⽔分和清除机械杂质。

1.2 润滑要求
汽车发动机运转时,由于在摩擦部件容易产⽣油泥、结焦和积炭,必须要求在发动机油中添加清净分散剂等添加剂,⽽且以清净分散剂为主。

⼯业机械设备的循环润滑系统由于要求能很快分离⽔分⼦和沉降杂质,所以不宜在⼯业润滑油中加⼊清净分散剂。

对于负荷⾼的润滑部位,经常可能出现边界摩擦状态,要求选⽤添加抗磨剂和极
压剂的润滑油。

1.3 润滑油或润滑脂的选⽤
润滑油⼀般能形成流体润滑,使摩擦副的两个摩擦表⾯被油膜完全隔开,减少摩擦表⾯的摩擦,降低磨损,同时具有冷却降温作⽤,因此,润滑油是机械设备润滑之⾸选。

润滑脂能很好地粘附在机械设备摩擦部件的表⾯上,不容易流失和滑落,特别是当热或机械作⽤逐渐变⼩,乃⾄消失时,润滑脂逐渐变稠,并恢复到⼀定的稠度,因此选⽤润滑脂润滑不需要经常添加,且具有⼀定的防护作⽤,可以适⽤于⼀些⼯况。

例如较⾼温或较低温、重负荷和震动负荷、中速或低速、经常间歇或往复运动的轴承,特别是处于垂直位置的机械设备。

同时,由于润滑脂膜⽐润滑油膜厚,可以防护空⽓、⽔分、尘⼟和碎屑进⼊摩擦部件的表⾯。

1.4 粘度的选择
润滑油的粘度是形成润滑油膜的基本因素。

在中转速、中负荷和温度不太⾼的⼯况下,选⽤中粘度润滑油。

在重负荷、低转速和温度较⾼的⼯况下,选⽤⾼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

在低负荷、⾼转速和低温等⼯况下,选⽤低粘度润滑油。

在使⽤温度范围宽、轻负荷和⾼转速,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况下,选⽤合成润滑油。

以内燃机油为例,选⽤合适的粘度和⾼粘度指数,使油品既具有⾜够的⾼温粘度来保证发动机在运转时的润滑和密封,⼜能在低温下有⾜够⼩的粘度来保证低温启动性
1.6 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温度直接影响选⽤润滑油脂。

⼀般说,使⽤温度低于60 ℃时,氧化反应不明显;但是,超过60℃时,每提⾼10℃,氧化速率成倍增长,润滑油的寿命也可能减半。

为降低润滑部位或润滑系统内的润滑油温度,可以考虑加装冷却器或散热⽚,以延长润滑油的使⽤寿命。

⼤⽓中的湿度对选⽤润滑油也有⼀定影响。

在⼤⽓中湿度较⾼的条件下,容易引起机械部件⾦属表⾯⽣锈,应该选⽤防锈剂的润滑油。

⼤⽓中含盐分较⾼时,应该选⽤对海⽔具有防锈能⼒的润滑油。

1.7 制造商的规定
对于进⼝的或国产的机械设备,应当遵照制造商说明书规定使⽤润滑油。

若说明书同时列出国内外主要供应商的润滑油品牌、品种、质量等级等,由于对于同⼀润滑部位各品牌油品质量⼤致相近或相当,应该详细研究不同品牌的说明书及规格,由⼚⽅和供应商技术⼈员共同讨论决定,更为妥当。

润滑脂更换指标
润滑脂更换参考指标项⽬润滑脂锥⼊度变化>45
滴点变化<15
含油量(旧脂/新脂之⽐) <70
铜⽚腐蚀不合格其它
混⼊杂质
氧化变质
有⽔乳化现象
(砂尘、⾦属粉末等)
有腐臭⽓味
轴承⽤油换油参考指标
轴承⽤油换油参考指标
项⽬轴承⽤油
粘度变化>起始值的±10 机械杂质>0.05%
酸值升⾼,mgKOH/g
加添加剂
> 2.0 未加添加剂> 1.0
⽔分,% >0.1
⾼⽽降低。

(4)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作⽤下流动时内摩擦⼒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粘度与其密度之⽐,在国际单位制中以mm2/s表⽰。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265和GB 111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455、英国IP 71、德国DIN 51562和ISO 3105等。

美国常⽤的条件粘度是赛⽒(Saybolt)秒(SUS),⽽雷⽒(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的条件粘度。

(5)动⼒粘度(Dynamic viscosity)
动⼒粘度表⽰液体在⼀定剪切应⼒下流动时内摩擦⼒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和剪切速率之⽐,在国际单位制中以Pa·s表⽰,习惯⽤cP表⽰。

1cP=10-3Pa·s。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粘度可以表⽰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50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2983、英国IP 230和267、德国DIN 53018等。

(6)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
粘度指数是表⽰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越⾼,表⽰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

⼀般以VI表⽰。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1995和254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2270、英
国IP 226、德国DIN 51564和ISO 2909等。

(7)闪点(Flash point)
开⼝闪点是⽤规定的开⼝±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表⽰。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热,其油蒸⽓与周围空⽓形成的混合物与⽕焰接触时发⽣闪⽕时的最低温度。

⼀般说,闪点越⾼,油品的使⽤温度也越⾼。

但是,闪点不等于⾼温使⽤极限。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353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92、英国IP 36、德国DIN 51376和ISO 2592等。

(8)倾点和凝点(Pour point and Solidification point)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

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停⽌移动时的最⾼温度,以℃表⽰。

倾点或凝点是⼀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的流动极限。

但是,倾点或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3535(倾点)和GB/T 510(凝点),相应的国外试验⽅法有美国ASTMD97、英国IP 15、德国DIN 51597和ISO 3016等。

(9)酸值(Acid number)
中和lg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以mgKOH/g表⽰。

酸值⽤来反映油品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如环烷酸和油品?氧化⽽⽣成的有机酸性产物。

油品氧化越严
重,其酸值增值越⼤,因此,它是油品变质的主要指标。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264。

(10)中和值(Neutralization value)
中和值是油品酸碱性的量度,也是油品的酸值或碱值的习惯统称,是以中和⼀定重量的油品所需的碱或酸的相当量来表⽰的数值。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494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974、英国IP 139、德国DIN 51588(1)和ISO 6618等。

(11)总碱值(Total Base Number, TBN)
总碱值表⽰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存在于lg油品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的酸量,以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

总碱值是测定润滑油中有效添加剂成分的⼀个指标,表⽰内燃机油的清净性与中和能⼒。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SH/T 025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2896和4739、英国IP 276、德国DIN 51537和ISO 3771等。

(12)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
皂化值表⽰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并皂化lg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802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94、英国IP 136、德国DIN 51559(1)和ISO 6293等。

(13)康⽒残炭(Conradson carbon residue)
康⽒残炭是⽤康拉德逊残炭测定器所测得的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于受热蒸发,燃烧后残余的炭渣称为残炭。

残炭值的⼤⼩与油品精制深度和使⽤过程中变质程度有关。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268,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189、英国IP 13、德国DIN 51551和ISO 6615等。

(14)⽔分(Water content)
⽔分是指油品中的含⽔量。

油品中⼀般不允许含⽔。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26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95和1123、英国IP74、德国DIN 51582和ISO 3733等。

(15)灰分(Ash)
灰分表⽰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碳化后的残留物?煅烧所得的⽆机物,以%表⽰。

油品中的灰分会增加发动机内的积炭,加⼤机件的磨损。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508,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1119和ISO 6245等。

(16)硫酸盐灰分(Sulfated ash content)
硫酸盐灰分表⽰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碳化残留物?硫酸处理,转化为硫酸盐后的灼烧恒重物,以%表⽰。

此⽅法适⽤于测定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硫酸盐灰分。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2433,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874、英国IP 163、
德国DIN 51575和ISO 3987等。

(17)机械杂质(Mechanical impurities)
机械杂质是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511。

(18)不溶物(Insolubes)
将油品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通过过滤残留在滤纸上的杂质即为不溶物。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8926,适⽤于测定⽤过的润滑油中正戊烷和甲苯不溶物。

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893和D4055、德国DIN 51365E和51392E等。

(19)泡沫性(Foaming characteristics)
泡沫性是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油品泡沫倾向性和泡沫稳定性,可判断其中混⼊空⽓后油⽓的分离能⼒。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12579,相应的国外试验⽅法有美国ASTM D892、英国IP 146、德国DIN 51566E和ISO DP 6247等。

(20)抗乳化性(Demulsibility)
抗乳化性是油品和⽔形成的乳化液分为两层的能⼒。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8022和730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2711和
1401、英国IP 19、德国DIN 51599和ISO 6614等。

(21)苯胺点(Anline point)
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等体积的苯胺完全混溶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苯胺点,以℃表⽰。

苯胺点越低,说明油品中芳烃含量越⾼。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38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611、英国IP 64、德国DIN 51787和ISO 2977等。

(22)硫含量(Sulfur content)
硫含量是存在于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物(硫化氢、硫醇、⼆硫化物等)的含量,以%表⽰。

它主要反映油品的精制深度和所加⼯原油的组成特性。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38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1552、英国IP 243、德国DIN 51400和ISO 4260等。

(23)腐蚀试验(Corrosion test)
腐蚀试验是在规定条件下测试油品对⾦属的腐蚀作⽤的试验,以定性地判断油品中含酸性物质的多少。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391和SH/T 019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130、英国IP 154和ISO 2160等。

(24)防锈性(Rust preventing characteristics)
防锈性是油品阻⽌与其相接触的⾦属⽣锈的能⼒。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11143,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665、英国IP 135、德国DIN 51585和ISO 7120等。

(25)馏程(Distillation range)
馏程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其特征的温度范围。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25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86、英国IP 123、德国DIN 51567和ISO 3405等。

(26)氧化安定性(Oxidation stability)
氧化安定性是油品抵抗⼤⽓(或氧⽓)的作⽤⽽保持其性质不发⽣永久变化的能⼒。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1258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943、英国IP 54、德国DIN 51587和ISO 4263等。

此外,还有旋转氧弹测定⽅法SH/T 0193,相应地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2272等。

(27)蒸发损失(Evaporation loss)
蒸发损失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其损失量所占的重量百分数。

中国标准试验⽅法是GB/T 732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法有美国ASTM D 972和D2887、德国DIN 51581。

如何鉴别润滑油中是否含⽔
当润滑油中混有⽔分时,不但使油膜强度降低,⽽且会产⽣泡沫或使机油乳化变质。

轻则使机件⽣锈,重则引起拉缸、烧⽡等严重的机械事故。

润滑油中进⽔量超过规定值的原因有三。

⼀是保管不当,⼆是使⽤中油汽、⽔汽冷凝污染,三是⽔套破损等其它原因造成冷却⽔渗⼊。

在使⽤中怎样鉴别润滑油中是否含有⽔分呢?
观察法。

发动机起动前抽出机油尺观察机油尺上粘附的机油。

若机油尺上有许多⼩⽔泡则说明油中含有⽔分。

也可将发动机发动⼀段时间后再
观察。

若油中含有⽔分,润滑油将会变成乳⽩⾊并伴有泡沫。

含⽔量越
多其泡沫就越多。

放⽔法。

发动机起动前或熄⽕后(待油温完全冷却),松开放油塞,如有⽔放出说明油中含有较多⽔分。

燃烧实验法。

在烧热的铁棒或铁⽹上浇上润滑油。

若有"噼噼啪啪"的响声,说明机油中含有较多的⽔分。

也可放出少量润滑油,倒⼊杯中加热实验。

若随着油温升⾼⽽油中的⼩⽓泡逐渐消失,说明油中含有⽔分。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