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质量要求
八、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

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

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

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不加于1.8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

在生产、施工中执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河二路以南,东临安顺街,南侧为高深路。

工程包括:31#、34#-35#楼、39#-41#、44#-45#楼5层洋房(含地下室);50#、51#楼31层住宅(含地下室);52#楼30层住宅(含地下室);56#、57#楼32层住宅(含地下室);61#-63#楼33层住宅(含地下室);I#-L#独立商业(含地下室);M#综合楼;1#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15743㎡,结构形式:商业基础为:框架结构,主体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3、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
砼材料:预制叠合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采用直径三级钢8;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1、工程特点
(1)、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

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本工程为60mm 叠合板+70mm现浇板。

2、施工重点
(1)、薄板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统一采用成品垫块作为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

(2)、叠合板钢筋采用机械制作焊接。

(3)、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薄板的承载力及临时支撑力杆的稳定性。

(4)、临时支撑搭设应严格按设计方案及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确保搭设质量。

(5)、薄板吊装、堆放应严格按有关吊装规定执行。

四、施工进度计划
1、供货安排
(1)、第三天上午需要供货,第一天下班前需要联系安排
(2)、第三天下午需要供货,第二天上午需要联系安排
(3)、零星下午需要供货的,上午上班前需要联系安排
(4)、供货中发现有质量不符合要求的,3小时后送达
以满足进度为前提,以供货三方验收单为准,耽误供货的有工期和进度索赔,将进行处罚。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

(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3)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到大地普瑞公司学习,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大地普瑞的施工经验。

(4)与建设单位住宅产业化中心及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

1.2、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内设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道路边上做好排水沟。

为方便平板车的进出,保证运输道路满足构件运输车辆承载能力,做好现场道路硬化工作。

(3)施工前按照施工顺序由运输车辆将叠合板运至施工处。

叠合板采用平放运输,放置时构件底部设置通长木条,并用紧绳与运输车固定。

预制板可叠放运输,叠放层不得超过10层。

运输车辆采用长14米,载重量40T的平板车。

运输预制板时,车启动应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止冲撞预制板造成损坏。

预制板装车照片
1.3、材料准备
(1)支撑体系:
立杆采用普通钢管?4.8×3.5满堂脚手架,顶部设可调顶撑,横肋采用5×10cm木方。

(2)安装工具:
水准仪、塔尺、水平尺、橡胶垫、专用吊钩、铁锤、撬棍、扳手、锚固螺栓等。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叠合板布置图,我司在现场布置QTZ63塔吊。

1.4、人员准备
(1)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叠合板安装主要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负责,并请大地普瑞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

(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经大地普瑞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后方可上岗。

(3)安排取得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塔吊指挥岗位证书的人员指挥塔吊。

分类
工种
人数 现场安装
机械操作工 3人 安装工 4人 水电工 7人 木工 4人 钢筋工 13人 混凝土工 15人 管理人员
4人
2、交底
(1)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工种的针对性交底,要切实加强和落实。

(2)重视设计交底工作,每次设计交底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召集各相关岗位人员汇总、讨论图纸问题,设计交底时,切实解决疑难和有效落实现场碰到的图纸施工矛盾。

(3)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单位的联系,及时加强沟通与信息联系。

六、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流程
叠合式预制楼板吊装
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的平面标高 梁、附加钢筋及楼板下层钢筋楼板上层钢筋安装 预留洞口支
检查验收
预制楼板底部拼缝
楼板浇筑混
水电管线敷设、连接 现浇框架梁支模
楼板支撑体系
2、施工方法
(1)、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的平面标高
用测量仪器从两个不同的观测点上测量墙、梁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

复核墙板的轴线,并校正。

(2)、叠合板支撑体系安装
(一)材料:采用普通钢管?4.8×3.5+可调顶撑,横肋木方采用5×10cm木方。

(二)支撑设计:
根据该原理,临时支撑设计时,分三步考虑:
1)初步确定支撑最大排距L1。

①根据薄板实际配筋,计算薄板的可承受弯矩M1;
②对预应力叠合板自重及施工荷载进行组合:G1=1.2G1自+1.4G1活;
③根据L1≤(8M1/G1)1/2得出支撑最大排距L1。

2)确定横肋下支撑最大间距L2。

①不考虑板内分布筋的承载力;
②根据横肋支撑木枋材料及规格确定其可承受的弯矩M2;
③对预应力叠合板自重及施工荷载进行组合:G2=1.2G1自+1.4G1活;
④根据L2≤(8M2/G2)1/2,确定横肋下支撑最大间距L2。

3)确定立杆间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L1、L2,调整水平杆步距,并对立杆进行稳定性验算,最后确定合理的、经济的、便于施工的立杆间距和水平杆步距。

(三)构造要求:
使用叠合板时,临时支撑要求如下:
1)立杆应尽量不用接头,如有接头,应相互错开;
2)支撑下部应有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200,并拉通;水平杆步距1500;
3)立杆顶端采用可调顶撑,以方便调节支撑标高;
4)在同一开间内,横肋宜拉通布置;
5)横肋应平直,板跨中的支撑应根据跨中起拱要求而调整高度;
6)整个支撑体系应稳定、牢固。

(四)常规支撑搭设情况
支撑顶横肋采用5×10cm木方,则木方必须立放,木方下支撑立杆间距表一。

5×10cm木枋的支撑间距表一:
预制层+后浇层(mm)板长度(m)两端支撑位置
中间支撑
数量
支撑横向位置
[最大间距
(m)]
60+70
1≤2.8 距板支座处200mm 无<2 2.8<1≤5.0 距板支座处200mm 一排<2 5.0<1≤7.2 距板支座处200mm 二排<2
当叠合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可拆除两端支撑;待上一层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方可拆除下一层的全部支撑。

(3)、叠合楼板吊装:
1)本工程楼板的吊装采用QTZ63塔吊吊装。

叠合楼板的安装铺设顺序按照板的安装布置图进行。

项目部在结构图中标出预埋的线管、线盒、放线洞、传料洞的具体位置,由叠合板厂家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并生产。

深化后的图中应将每个部位的叠合板进行编号标注,按编号生产后的叠合板表面应同时标注与深化图相同的编号。

叠合板运至现场后按照每一块板表面上的编号结合叠合板安装图进行安装布置。

2)吊装前与预制板厂家沟通好叠合楼板的供应数量、时间,确保吊装顺利进行。

3)楼板吊装前应将支座基础面及楼板底面清理干净,避免点支撑;
4)每块楼板起吊用6个吊点,吊点位置为格构梁上弦与腹筋交接处。

5)吊装时先吊铺边缘窄板,然后按照顺序吊装剩下来的板。

预应力薄板吊装应对准平弹线缓慢下降,避免冲击;应按设计图纸或叠合板安装布置图对号入座,用撬棍按图纸要求的支座处搁置长度轻轻地调整对线,必要时借助塔吊绷紧吊绳(但板不离支座),铺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长度,保证薄板之间及板与梁、墙、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且保证薄板与墙、柱、梁的净间距大于钢筋保护层。

5)安装叠合板伸入梁、墙内15mm。

6)楼板铺设完毕后,板的下边缘不应该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也不应出现空隙,局部无法调整避免的支座处出现的空隙应做封堵处理;支撑柱可以作适当调整,使板的底面保持平整,无缝隙。

叠合板吊装后
8)梁与预制板连接
预制板吊装校正后,预制板的预制钢筋伸入梁内,叠合板深入梁(墙)侧模的长度不小于15mm。

并按图纸绑扎板负弯矩钢筋,浇筑叠合层混凝土,使预制层与叠合层形成整体项目。

预制板厚为60mm,后浇叠合层为70mm。

薄板搁置在现浇梁(板)上,砼同时
浇浇筑。

现浇梁(板)侧模上口宜贴泡沫胶带,以防止漏浆。

防止漏浆,应在墙模板模板边缘粘帖双面胶。

薄板尽可能一次就位,以防止撬动时损坏薄板。

薄板之间拼缝应严密。

起重机械6个吊装点吊装
(4)、水电管线敷设、连接
1)楼板下层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水电管线的敷设与连接工作,为便于施工,叠合板在工厂生产阶段已将相应的线盒及预留洞口等按设计图纸预埋在预制板中。

2)①叠合板线盒在预制构件厂进行预埋,构件厂对线盒预埋须精确。

②叠合板出厂前,对线盒内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做好成品保护。

禁止在现场进行剔凿。

(5)、楼板上层钢筋安装
1)水电管线敷设经检查合格后,钢筋工进行楼板上层钢筋的安装。

2)楼板上层钢筋设置在格构梁上弦钢筋上并绑扎固定之上,以防止偏移和混凝土浇筑时上浮。

3)对已铺设好的钢筋、模板进行保护,禁止在底模上行走或踩踏,禁止随意扳动、切断格构钢筋。

4)安装完成验收
①楼板安装施工完毕后,首先由项目部质检人员对楼板各部位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②项目部质检人员检查完毕并合格后报监理公司,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

叠合式预制楼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预制楼板标高±4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2 预制楼板搁置长度±5 钢尺检查
3 相邻板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4 预制楼板拼缝平整度 3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8)、混凝土浇筑
1)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能进行叠合墙板混凝土浇筑。

2)本工程的叠合楼板混凝土浇筑与叠合楼板、暗柱、墙一起浇筑。

3)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叠合楼板上的杂物,并向叠合楼板上部洒水,保证叠合板表
面充分湿润,但不宜有过多的明水。

5)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以保证与薄板结合成整体。

同时要求布料均匀,布料堆积高度严格按现浇层荷载加施工荷载1KN/㎡控制。

浇筑后,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混凝土成型12小时后开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前调整板水平度
3、叠合板施工注意事项:
与管线安装的配合工作,解决上浮问题
(1)严格控制板厚
布料量控制、找平控制、刻痕方式控制
(2)板面植铁丝
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需要,将需要增加植铁丝的部分图纸交接,厂家落实
(3)利用板缝隙传铁丝固定
4、试验阶段施工
本工程是六至八层叠合板结构工程。

叠合板技术在国内还算是一种新型工艺,为了保证本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参照万科“样板引路”的工作方式。

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在实验阶段通过施工,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专家总结经验,完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实验阶段我司应注意的问题有:
(1)在实验阶段,跨度大于4m时,起拱按照传统的方法,记录起拱的高度,浇筑混凝土后,拱下沉的高度。

收集数据,便于试验阶段完后与设计院沟通新的方法。

(2)在实验阶段,要确定叠合板吊装的合理顺序及吊装方法、混凝土浇筑的合理顺序。

(3)完善叠合板与暗柱交接处钢筋的安装方法。

(4)完善叠合板中预埋的水电管线与现场安装管线交接处的施工方法及叠合板内预埋管线的方法。

(5)完善叠合墙板之间板缝的处理方法。

(6)根据混凝土密实度的检测数据,制定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振捣方法。

(7)记录施工过程中存的在问题和工作难点,总结方法,完善叠合板施工技术。

七、质量要求
1、薄板的几何尺寸,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的有关要求。

2、薄板的外观尺寸,结构性能及后浇层混凝土施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的有关要求。

3、薄板安装时应符合有关的规范规定。

4、薄板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

预制板成品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长度 板 ±5 钢尺检查
墙板 ±5 宽度 板、墙板 0,-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
中较大值
高(厚)度
板 +2,-3 墙板 0,-5 侧向弯曲
板 L/1000且≤15 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
曲处 墙板 L/1500且≤15
对角线差 板 7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 5 表面平整度 板、墙板 3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翘曲
板、墙板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八、安全要求
1、执行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各项安全规范和要求。

2、预应力钢丝张拉时,应扣上安全链条,生产线两端不得有人,防止钢丝断裂伤人。

3、薄板厂内吊装转运时,应注意车间内操作人员安全并保持桁车运行平稳。

4、作业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

5、现场吊装时,应用对讲机指挥。

塔吊司机、塔吊指挥及其他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严禁违规操作。

6、支撑搭设牢固,并架设人行通道。

7、作业人员严禁任意踩踏钢筋及模板,严禁浇砼时任意拨动、扳弯钢筋等,并注意成品保护。

8、振捣砼的作业工人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

9、高空施工,当风速达10m/s时,吊装作业应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