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
一、读书推荐课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
(3)学会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2. 教学内容
(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3)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
(1)出示《格林童话》书籍,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作者等信息。
(2)讲述格林兄弟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3)引导学生讨论《格林童话》的特点,如:奇幻、冒险、道德教育等。
(4)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如:把握故事情节、关注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阅读《格林童话》。
二、指导课
1.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3)指导学生如何欣赏童话故事。
2. 教学内容
(1)讲解《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童话、魔法、公主等。
(2)分析、概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
(3)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选取一则《格林童话》,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故事,并说明理由。
(4)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如:关注故事主题、分析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一则《格林童话》进行深入阅读。
三、欣赏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评价童话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教学内容
(1)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
(2)分析、评价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3)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3. 教学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2)选取一则经典《格林童话》,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进行详细讲解。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评价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4)引导学生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如:善良、勇敢、诚实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其他经典《格林童话》进行欣赏。
四、汇报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2)检验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成果。
(3)提高学生对童话故事的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
(1)学生汇报阅读《格林童话》的成果。
(2)评价、鉴赏学生汇报的内容。
(3)总结《格林童话》阅读课的教学成果。
3. 教学活动
(1)提前布置汇报任务,要求学生准备PPT或汇报稿。
(2)学生逐个汇报阅读《格林童话》的成果,包括故事内容、角色分析、心得体会等。
(3)教师点评、鉴赏学生的汇报,给予鼓励和指导。
(4)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强调《格林童话》的价值和意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格林童话》或其他童话故事。
六、深入分析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深入分析《格林童话》中故事情节、角色形象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格林童话》,发现其内在价值。
(3)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格林童话》故事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背后的寓意和社会意义。
(3)教授分析角色形象的方法,如:性格描写、行为举止等。
3. 教学活动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分析目标。
(2)选取一则具有代表性的《格林童话》,如《青蛙王子》等,进行深入分析。
(3)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4)引导学生关注故事背后的寓意和社会意义,如:道德观念、人
际关系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格林童话》进行深入分析。
七、写作练习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的深入思考。
2. 教学内容
(1)选取《格林童话》中的一个角色或情节,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教授写作技巧,如:构思、表达、修改等。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等。
3. 教学活动
(1)提前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选取《格林童话》中的一个角色或情节。
(2)教授写作技巧,并进行现场指导。
(3)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分组展示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5)教师点评、鉴赏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道德教育课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格林童话》中领悟道德教育意义。
(3)提高学生对童话故事价值的认识。
2. 教学内容
(1)分析《格林童话》中的道德教育元素。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教育启示。
(3)讨论如何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3. 教学活动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道德教育目标。
(2)选取一则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格林童话》,如《小红帽》等,进行详细讲解。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并从中汲取启示。
(4)引导学生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其他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格林童话》进行阅读。
九、创意无限的童话课
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2)培养学生改编和创作童话故事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的热爱。
2. 教学内容
(1)分析《格林童话》中的创意元素。
(2)教授改编和创作童话故事的方法。
(3)学生进行童话故事创作实践。
3. 教学活动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创意目标。
(2)分析《格林童话》中的创意元素,如:奇幻场景、神奇魔法等。
(3)教授改编和创作童话故事的方法,如:改变情节、创造新角色等。
(4)学生进行童话故事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分组展示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十、总结与反思课
1. 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的教学成果。
(2)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的价值认识。
2. 教学内容
(1)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3. 教学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点评、鉴赏学生的总结和反思,给予鼓励和
十一、比较阅读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格林童话》与其他童话故事的异同。
(3)提高学生对童话故事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
(1)选取其他童话故事与《格林童话》进行比较。
(2)分析比较两篇童话在主题、情节、角色等方面的异同。
(3)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童话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3. 教学活动
(1)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比较阅读的目标。
(2)选取其他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等,与《格林童话》进行比较。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两篇童话在主题、情节、角色等方面的异同。
(4)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童话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其他童话故事进行比较阅读。
十二、多元文化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引导学生从《格林童话》中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存在。
(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1)分析《格林童话》中涉及的多元文化元素。
(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童话故事。
(3)教授如何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和欣赏童话故事。
3. 教学活动
(1)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多元文化的目标。
(2)分析《格林童话》中涉及的多元文化元素,如:不同国家的故事、不同民族的传统等。
(3)分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童话故事。
(4)教授如何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和欣赏童话故事。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寻找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童话故事进行阅读。
十三、童话与现实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将童话故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童话中汲取生活智慧。
(3)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2. 教学内容
(1)讨论童话故事中的现实意义。
(2)分析童话故事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启示。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童话中的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
3. 教学活动
(1)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童话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选取一则《格林童话》,分析其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启示。
(3)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童话中的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
(4)引导学生从童话中汲取生活智慧,提高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其他童话故事,思考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十四、评价与反馈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格林童话》阅读过程进行评价与反馈。
(3)提高学生对学习成果的认识和总结能力。
2. 教学内容
(1)回顾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2)学生对《格林童话》阅读过程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学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分享在《格林童话》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点评和指导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给予鼓励和建议。
(4)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其他文学作品。
十五、展示与创作课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展示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3)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2. 教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童话故事创作。
(2)教授创作童话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从《格林童话》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
3. 教学活动
(1)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展示与创作的目标。
(2)学生展示自己的童话故事创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授创作童话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深入分析课、写作练习课、道德教育课、创意无限的童话课、比较阅读课、多元文化课、童话与现实课、评价与反馈课以及展示与创作课。
重点:
1. 读书推荐课: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2. 指导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欣赏童话故事。
3. 欣赏课: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喜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价童话故事的能力。
4. 汇报课:检验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成果,提高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5. 深入分析课:培养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角色形象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格林童话》。
6. 写作练习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8. 创意无限的童话课: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改编和创作童话故事的能力。
9. 比较阅读课: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格林童话》与其他童话故事的异同。
10. 多元文化课: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和欣赏童话故事。
11. 童话与现实课:培养学生将童话故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童话中汲取生活智慧。
12. 评价与反馈课: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对《格林童话》阅读过程进行评价与反馈。
13. 展示与创作课:培养学生展示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难点:
1. 深入分析课: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格林童话》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2. 写作练习课:如何教授写作技巧,并让学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 道德教育课:如何引导学生从《格林童话》中领悟道德教育意义,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4. 创意无限的童话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并将其应用于童话故事的改编和创作。
5. 比较阅读课: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格林童话》与其他童话故事的异同,并从中汲取启示。
6. 多元文化课: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童话故事。
7. 童话与现实课:如何引导学生将从童话中汲取的生活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8. 评价与反馈课: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以及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
9. 展示与创作课:如何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童话故事创作,并给予有效的点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