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越溪--山林变身“聚宝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海越溪--山林变身“聚宝盆”
仇丹娅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
【年(卷),期】2014(000)011
【总页数】1页(P28-28)
【作者】仇丹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在宁海越溪南庄的红心蜜柚种植基地里,一个个汤碗大小的果子挂满了枝头。

“下一步,我们打算把这一品种作为越溪特色水果品牌进一步推广!”红心蜜柚基地主人吴生参对未来充满期望。

而在越溪,像吴生参这样依靠开发山林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

宁海县越溪乡地处宁海中南部,属低山丘陵地区,拥有山林面积3.74万亩,茂林修竹遍野,山清水秀,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无环境污染。

丰富的山地资源为该乡规模化发展林业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优越的生态环境则为生产优质、安全的有机森林食品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越溪乡乘着宁海县大力发展林地经济的东风,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山林经济快速崛起,成为越溪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越溪山林开发利用率已达到八成,今后我们将不断丰富山林经济内涵,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乡党委书记应利勇非常重视对山林经济的开发。

据了解,越溪共有可开发林地面积1.2万余亩。

2010年,越溪乡政府联合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在大量前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林业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高
效益林业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技术指导,补助资金扶持,土地流转协调……随着一项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越溪乡山林经济渐成规模。

目前,全乡共有林业合作社35家,种植水果、干果、苗木、茶叶等9380余亩,总产值近5000万元。

越溪乡利用本乡山脉以低山缓坡为主及存在大量闲置抛荒山地的基本情况,大力发展小水果产业。

在大力发展本地成熟水果、干果,鼓励农户发展白枇杷、猕猴桃、杨梅、香榧等品种的基础上,越溪乡深挖特色小水果品牌,逐步形成“产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王兆云从2012年开始种植以“大脉山”为商标的绿色无公害黄蜜桃,种植面积约500亩。

他的黄蜜桃基地获得了2012年度宁波市百佳精品园称号,今年年产量预计可达15万公斤,年产值可达200万元。

南庄村村民吴生参是宁海县第一个种植红心蜜柚的农户,该品种的开发弥补了市场的空白,一经推广便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800亩的红心蜜柚基地,年产值可达80万元。

接下来,越溪将把这两个特色品种作为特色水果进一步推广种植。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越溪以山林经济为支点,吸引外资成为第二股力量,逐步撬动集吃、住、购、娱、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模式。

2011年,宁波永丰园林有限公司进驻山头应村,目前已建成浙江楠、浙江樟等珍贵苗木基地800余亩,并
建成百余亩观光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

梅枝田村引进以打造农业休闲基地为目的的宁波九亿农庄,该农庄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溪依山傍海,山水秀丽,空气质量特别好,这些都将成为日益珍贵的资源。

他们计划将高效益林业、休闲旅游业与村庄历史文化相结合,把整个梅枝田村变成“花果村”。

展望未来,越溪乡将充分利用山区林地资源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在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荒山荒地造林、迹地造林、退耕还林、低效林分改造等营造林工作,利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等闲置地块,大力发展枇杷、猕猴桃等水果产业,
以及香榧、美国薄壳山核桃等干果产业,做好柑橘改良,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生态高效的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链完备、品牌响亮、管理现代的产业发展机制,使水果成为越溪乡林业支柱产业,切实解决好水源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矛盾,达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