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导学案 粤教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导学
案粤教版
考点 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经济发展快、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

2.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4)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意义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依据。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考点 2: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

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工同发展。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含义地位(意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
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①是兴国之要。

②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
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
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①是立国之本。

②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
基石
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①是强国之路。

②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
活力源泉。

③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知识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显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

(5)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开拓创新。

考点 3: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
1.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区别
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
所有
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

涉及的行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城乡各行各业
作用
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
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
力;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
起主导作用
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
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地位是引导、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
导力量
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含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确立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是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状况相适应的。

(2)我国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重要意义:①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②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③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在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考点 4: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根本政治制度 (1)怎样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选举 组成 产生
(直接或间接) 行使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①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的权力。

②决定权——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

③任免权——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④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意义
①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
族团结。

知识拓展
正确区分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依法治国的主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方式选出。

(3)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考点 5: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考点 6: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维护各民族团结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 56 个民族:汉族和其他 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维护国家统一
(1)“一国两制”强大的生命力
“一国两制”使香港和澳门保持着繁荣、稳定和发展,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①原因。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B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②怎么做?
A.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基本立场: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C.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E.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
(1)国家安全包含的内容
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3)公民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①保守国家秘密。

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③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④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易错清单
1.误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纠正:我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没有跨入发达国家行列,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误区:民生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纠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民生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3.误区: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

纠正:要注意区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的地位、作用。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4.误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纠正:要正确区分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②国有经济:是引导、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误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要坚持平均主义。

纠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社会公平,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