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思考
收稿日期:2018-04-19
作者简介:李冲(1988-),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指出“各
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习总书记的讲话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孤立现象而提出的。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及管理机制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上课时仅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忽略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强;教师在传授各门专业课程时,没有注重挖掘各门学科背后蕴含的政治资源;同时高校的管理部门在政治教育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协同机制[2]。

其原因归根于没有形成全课程育人的观念。

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思想政治课、专业理论课及综合素质课程的“三位一体”思政教育体系。

目前全国高校逐步向“课程思政”方向改革,上海高校率先取得一些成功经验,近400门专业课程申报
试点改革[3,4]。

针对机电专业,如何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是在未来需要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思政”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要从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方面来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不同步的障碍。

目前专业“课程思政”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规划方案有待完善高校领导是“课程思政”的引领者,院领导以及教研室负责人要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对课程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政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
的管理是建设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要将“立德树人”精神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并且明确“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

同时,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教育中保持协同作用,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的相互促进机制,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标准化、科学化与专业化。

(二)教师思想观念有待改变
目前高校专业教师思政观念不强,授课时大多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上课,而往往缺乏德育意识。

所授课程如若没有良好的思政功能,课程本身就会失去灵魂,从而导致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

“课程思政”正是针对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强调所有教师在所有课程教学中均应发挥德育的功能。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否同时具有德育功能。

(三)教学手段有待改进
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更加充分地展现“课程思政”的功能。

目前多媒体教学以及微课教学等新兴教学方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

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利用的新型教学手段来展示国家取得的成就,以此增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专业教学多学科合作制度有待健全在专业教学中,高校不同部门和不同专业对“课程思政”缺少主动融合意识,限制了学科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校行政部门应为专业老师和思政老师搭建共享互利的合作平台,开展多领域的“课程思政”教育,为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提供
李冲a ,邵会婷b ,方记文a ,赵忠a
(江苏科技大学 a.机械工程学院;b.人事处,江苏镇江
212003)
摘要: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本是一体,相辅相成。

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德育工作,造成专业课与思政课相互分离,“课程思政”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而提出的。

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机电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讨了机电专业“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机电专业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46-02
Discuss of Cours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jor
LI Chong a ,SHAO Hui-ting b ,FANG Ji-wen a ,ZHAO Zhong a
(a.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b.Department of Personnel,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 212003,China)
Abstract:The specialized courses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courses education are integrated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But in practice education,we often focus on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ignore moral education,and it causes the separa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courses.To change the situation,the Cours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CIE)is proposed.In this paper,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IE is analyzed.For the necessity of the CI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jor,the approach to the CIE is discussed.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urses Ideological Education;specialized courses;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jor
源泉动力。

三、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必要性
机电专业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工科专业之一,目前机电专业思政教学存在以下几
个方面的问题[5,
6]。

首先是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目前高校本校机电专业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教学内容无法贴近实际生活。

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机电专业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单向地灌输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最后是重视力度不够。

作为工科专业,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降低。

因此,对机电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是必要的,通过“课程思政”教育,不仅能使老师更加投入地进行备课,使课程理论联系实际需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增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机电专业“课程思政”途径本科机电专业的“课程思政”,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对专业课程进行顶层设计
在机电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修订毕业要求,对照毕业要求,修改课程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寻找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积累思政素材,设计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

(二)通过言传身教进行思政教育作为一名专业任课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通过传播正能量来感染学生。

课后,教师通过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和答疑来展现敬业精神和做人做事态度,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影响学生。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思政教育现在教学中,PPT 成为辅助教学的一大工具,由于PPT 具有较好的画面、音频和视频效果,在教学中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可借助PPT 来进行“课程
思政”教育。

例如,在《控制工程基础》中讲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可给出我国航天部门进行火箭回收试验时的图片。

火箭回收系统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火箭自身的重力、降落伞弹性绳索牵引下的弹性力以及阻尼力,因此可将火箭回收系统简化为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通过火箭回收系统的例子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另外,现阶段,微课、慕课等各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丰富了教学形式,为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的平台环境。

五、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样也是每门课程教学都应该承担的任务。

机电专业和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学更加应该重视“课程思政”教育,从顶层设计入手,综合利用各类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实现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
业发展新局面[EB/OL]./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2016-12-09.[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4]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5]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1):119-122.
[6]唐燕妮,牛全峰.基于就业导向的机电专业高职思政课教学[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7,20(1):73-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