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第1课时引言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遗传课
上,老师问同学们:“哪位同学给大家解释解释,
遗传、变异和环境的问题。
”小明站起来回答:“老
师,我知道,孩子生下来像他的父母就是遗传,如
果孩子生下来像他们家的猪就是变异,如果孩子生
下来像他家的邻居就是变异。
”同学们小明的回答
对吗?
同学们:“不对”
老师:那到底什么是遗传、变异他们和环境有
怎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章遗
传因子的发现。
听讲,回忆
思考,回答
温故知新
激发兴趣
帮助理解概
念
孟德尔生平
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
秘?简介孟德尔生平:
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
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
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
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紫茉莉等
植物和家鼠等动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
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
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
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
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现在的科学界对孟德尔有这样一个新的评价: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
的秘密,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科学统计揭
示了遗传的规律。
带着疑问通过课
件和老师讲述,
了解孟德尔及其
在遗传学上的地
位
初步了解孟
德尔在遗传
实验研究中
方法的创
新、思维方
式的创新、
敢于冲破原
有观念的精
神。
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讲述:结合课件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
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
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
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
带着问题观察图
片、思考。
复习花的结
构,了解豌
豆适于做实
原因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
真正的杂种;
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
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
进行数据统计。
结合上述内容,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验材料的原因。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
利用课件让学生边思考边讲解。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
(♀或♂)(♂或♀)
F1: 紫花豌豆
(自交)
F2: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
705 :224
3 :1
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讲解:孟德尔8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
非常有成就的是7对相对性状,(课件展示他做的
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
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
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
结合图解,分析
总结,得出答案。
学生看课件,得
出结论
师生共同解
决问题,为
学生阐明
“一对相对
性状的遗传
实验”做铺
垫。
培养学
生的概括能
力和理解能
力。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
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子一代只出
现显性性状,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1?如果你是孟德尔,你将如何解释这样的实验
结果呢?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结合课件,讲
解孟德尔的解释:
1.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显性性状由
显性基因(C),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c)。
控
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C相对c是显性
的,C和c同时存在时,只显现C控制的性状。
2.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本和
母本。
两个亲本的基因组合类型不同。
控制性状的
基因组合类型称为基因型。
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CC,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
3.在形成配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
学生思考、讨论
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
给予学生发
散思维、启
动已有知识
的空间。
使
学生理解孟
德尔的科学
研究方法和
解释
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紫花豌豆的含C,白花豌豆的含c)。
受精时,雌雄配子产生的F1中,基因又恢复为一对(Cc),表现为紫花。
4.F1的体细胞中的等位基因(Cc),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5.F1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含C,另一种含c,并且数目相等,比例为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出现3种基因型:CC、Cc、cc,其比例为1:2:1。
基因型为CC和cc 的个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叫做纯合子。
基因型为Cc的个体由两个不同基因型的配
子结合而成,叫做杂合子。
因为C对c是显性的,CC、Cc均表现为紫花,cc表现为白花。
紫花和白花的数量比为3:1。
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在解释中要说明实验中豌豆的数量足够多时才会表现出来3:1的性状分离。
)边解释边写遗传图解:
P: CC紫花)× cc(白花)
配子: C c
F1 Cc(紫花)
Cc × Cc
F1配子
C c C c
F2 CC Cc Cc cc
基因型比: 1 : 2 : 1
性状分离比: 3 (紫花): 1(白花)根据讨论交流的
结果,结合教师
的讲述,理解孟
德尔对实验结果
的解释。
了解孟德尔
实验的遗传
图解。
掌握
遗传图解的
写法。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
根据同学们讨论的结果,确定实验要检验的关键是F1是
否产生了分别含有C和c的数量相等的配子。
再逐一讨论学
生设计的方案,最终确定用隐性个体(白花)与F1进行杂
交的实验方案。
指出孟德尔设计的就是这样的方案。
请同学
按照这种方案设想各种可能的结果及说明的问题,并用孟德
尔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孟德尔的实验方法能够测定F1的基因性,这种杂交也叫
测交。
绘制遗传
图解,进
一步掌握
绘制遗传
图解的方
法,理解
测交实验
使学生
在习作
中巩固
绘制遗
请同学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
讲述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杂交子一代隐性纯合子
紫花白花
测交 Cc × cc
配子 C c c
测交后代 Cc cc
紫花白花
1 : 1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紫花豌豆(Cc)与白花豌豆(cc)测交,在得到的166株后代中,85株开紫花,81株开白花,两者之比接近1∶1的预期比例。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
什么?
介绍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的过程,
预测实验
结果。
传图解
的基本
方法。
体验孟
德尔实
验方法
的创新
之处。
了解假
说-演绎
法。
四、分离定律的实质
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
律: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
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结
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
等位基因。
学生归纳培养学
生的归
纳能力。
五、显性的相对性
出示金鱼草花色遗传图解,让学生从中找出与豌豆花色
遗传的不同,引出显性相对性的专题。
介绍显性的几种类型:
1.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与显
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2.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
现为双亲中间类型的现象。
3.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同时表
现出双亲性状的现象。
介绍人类ABO血型及遗传规律。
观察思考
讨论回答
观察、听
讲
思考
了解显
性的类
型;
了解人
类ABO血
型及遗
传规律。
六、分离定律的应用1.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进行判断
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指出白化病患者基因型、思考、回通过解
其兄弟姐妹可能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概率是多少?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患者表现正常的哥哥与患白化病的妻子所生子女的患病概率是多少?
2.农业生产中育种的应用
已知小麦的抗秆锈病由显性基因控制,要得到纯种的抗病小麦,必须让抗病的小麦不断自交,经过选择,淘汰由于性状分离产生的非抗病类型,当抗病小麦不再发生性状分离时,就可以确定此类型是纯合的抗病类型,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
在上述两项应用中,要分别画出遗传图解,既可以直观地说明问题,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遗传图解的写法。
答
思考、回
答
决实际
问题加
深对分
离定律
的理解
和实践
意义的
认识,进
一步提
高学习
兴趣。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孟德尔设计了巧妙的测交实
验,证明了自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从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豌豆具有7对明显的相对性状,都是完全显性的,这也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完全显性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但也有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的现象,如人类的ABO血型就是共显性的。
孟德尔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发现了分离定律,之后,孟德尔又针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他又有哪些发现,又会做出怎样的解释,又如何证明其解释是否正确,是否又会发现新的遗传规律?让我们下节课一一揭晓这些疑问。
听讲、回
忆理清本
节知识
脉络。
激发学
习下节
课的兴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