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弥补环境损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逐渐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也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制度之一。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的专款用于弥补环境损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是指建立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并规定了基金的管理、使用和运作机制的制度。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企业环境治理费用、环境保护税、政府投入和社会捐赠等。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可以弥补环境损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作为一种市场机制,其本身就是通过对环境损害进行经济评价,对“污染者付费,受害者得益”的原则进行体现,使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行
为得到惩罚,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其次,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可以鼓励企业强化环境管理和修复工作,加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从而促进环境保护。
最后,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也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社会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
然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环境损害补偿标准不够明确。
各地制定的环境损害补偿标准不同,导致对于同一事件的损害赔偿存在巨大差异,影响
了损害赔偿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其次,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的来源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其全面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的来源主要是企业环境治理费用、环境保护税、政府投入和社会捐赠等,但是,这些来源往往不够稳定、有限、尚未形成长久的资金来源。
同时,在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仍存在多种问题,如基金遭到侵占、滞留、挪用、乱用等等,导致资金无法有效地满足环境损害补偿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应完善环境损害补偿标准,制定出更具体、科学、准确的环境损害补偿标准,并加强监管和检查,确保各地制定的损害补偿标准的执行力和公正性。
其次,应增加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的来源,鼓励企业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提高环境保护税的税率,吸引社会捐赠资金等,扩大基金来源。
同时应建立基金管理机制,严格监管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避免基金的侵占、滞留、挪用、乱用等问题,确保基金的有效使用。
最后,应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保责任,使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事业全面参与,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氛围。
总之,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在弥补环境损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在实践中也存在问题,应努力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强监管,避免环境损害的发生,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