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六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六年级下册
《石灰吟》
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衍生注释: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等闲:平常。
粉骨碎身:指石灰被粉碎。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描写,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生动地描绘出石灰开采的艰辛。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出石灰面对烈火焚烧时的从容。
最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展现了诗人不怕牺牲,立志保持高洁品格的决心。
三、作者介绍: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人。
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运用片段:
“哎呀,你看那困难就像那千锤万凿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来,但是我们可不能退缩啊,要像石灰一样,烈火焚烧若等闲!”
《竹石》
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衍生注释: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二、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生动地传达出它的坚定不移。
“立根原在破岩中”进一步强调其根基的坚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和打击,依然坚韧不拔,不管来自何方的风都不为所动。
这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三、作者介绍:
郑燮,又名郑板桥,江苏兴化人。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他的诗、书、画均旷世独立,别具一格。
四、运用片段:
“看那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咱们遇到困难也得有这股劲儿啊,不能轻易被打倒,要像它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
《马诗》
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衍生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此指燕然山。
钩:古代兵器。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色和骏马渴望驰骋的愿望,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志向。
前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写了边疆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苍茫、壮阔的氛围。
后两句则表达了骏马渴望披上金络脑,在秋天的战场上尽情驰骋的愿望,其实也是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声。
三、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
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他的诗作想象力极为丰富,常常用奇特的意象和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四、运用片段:
“哇,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景象真是太壮观了!就像我们的梦想一样,那么美好,那么让人向往。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那骏马一样,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