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二历史放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无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余氏族,
全在‘此制度’下,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点来。

”资猜中的“此制度”是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2.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称之“义门”。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旧址,其合众生活的喧闹场景足足持续了十五世。

与这一现象亲密
有关的是()
A. 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3.据宋朝《图经》记录:“秦郡天下,定江南郡会稽,置长水县”。

以下对该史料的解读正
确的选项是( )
A.秦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B .郡县区划形式出现于春秋战国期间
C.长水县是会稽郡的分封之地D.长水县长官由会稽郡守任免调换
4.秦代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含皇帝诏书,一定立刻传达,不可以有片晌稽留。

汉朝
对车马传达也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期间公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
邮驿制度目的是()
A. 促使全国经济沟通
B. 增强对地方有效控制
C. 推进交通系统完美
D.拟订完美的法律系统
5.范文澜先生曾考据,汉武帝期间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可文的规定:观察封国国王,有罪行
便奏闻。

非法的国王所以遇到处罚。

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的根本目的是()A.削弱国王权力 B .整肃地方吏治
C.增强中央集权 D .使督查制度趋于完美
6.按唐制,中男不服兵役,成男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获得唐太宗
允许。

可是,魏征不愿签订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方法。

最后此建议没有经过。


此,你以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吏部
7.唐朝科分常和制。

常每年行考,考者有两个根源,一生徒,即由各各学校保送者;
二,即州考拔的自学者。

制是了搜特别人材而
置的考,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考,取者于官或提高。

明唐朝科制()A. 保了人材拔的公正性B深重.打了族特
C. 体了格的等差异
D.一步大了治基
8.元朝立西行省,将向来属于巴蜀故地的中地区划入西行省,使中入以西安中心的文化
射圈。

几百年的展,今中地区然仍保存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
中氛也更为明了。

以上资料解最合理的是()
A、地区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
B、行政区划有益于增行政区内的文化同
C、地区内的文化同有益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益于大元朝的治领土
9.《明史· 官志》,“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

益重⋯⋯嘉靖此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
上” 。

六部由本来的政府最高能部,而内属曹。

一化反应
了 ( )
A.中国古代君主制的不停加B.六部能的衰败
C.内成最高力机关D.宰相力的反
10. 明朝始巡,授命巡地方需要督理税粮、理河流、治流民,每年要赴京事。

一措体了 ( )
A.巡代替了地方的政官B.明朝君主制治的化
C.政府重和副的生D.朝廷地方的加
11、《清史稿》述,清朝内“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不逮明”,“内
宰,名存而已”。

造成一象的原由是()
A.清朝先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力
C.族特不停削弱 D .新的力机构出
12.公元前 594 年,国第一定:不公田、私田,都要按收税。

中国社会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 加快了社会制度的更替
B.增了国的国力
C. 开中国税制之先河
D.承了私田主人土地的全部
13.《》上,西每年田一石半,而《昌言》上,的田均匀
产约为“亩收三斛” ,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添。

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添的最主要原由是( ) A.农民更为勤奋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行
C.农作物件种的改进
D.更为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14.与下表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选项是( )
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
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
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
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1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恶棍是扬州”,这句诗突出反应了唐朝扬州的繁华。

唐朝后期,
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出长安、洛阳。

造成这类现象的根根源因是
( )
A. 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
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
C.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芜
16.以下引文出自我国某朝代的法律条则 : “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棉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 “若将人口、军火出境及下海者绞” 。

依据我国古代经济政
策的有关知识, 此法律条则应当是以下哪一朝代的()
A. 南宋
B.元朝
C.明朝
D.唐朝
17.《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当欧洲人正在商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虑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贤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英明政
治的根根源则。

”致使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由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 .国内社会的激烈改动
C.统治阶级政策的指引 D .“百花怒放”场面的出现
18.有学者以为 : 法家不别亲疏 , 不分贵贱 , 给重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社会以激烈冲击 ; 它以君主和国
家为中心进行思虑 , 重申尊君卑臣 , 在某些时候拥有重要的踊跃作用。

这表现了法家思
想的踊跃作用是()
A .成立了无差异等级的社会
B . 有益于增强中央集权
C . 成立了尊君卑臣的等级社会
D .提出改革社会的主张
19.韩非子的老师荀子主张 , 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服侍君主的, 相反 , 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
民。

这一主张表现了()
A. 法治思想
B. 礼治思想
C. 德政思想
D. 民本思想
20. 先秦诸子百家既互相辩难,也互相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重申制度与次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21. 汉武帝之所以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由于( )
①儒家理论有助于保护政治一致②儒家思想有益于和缓阶级矛盾
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
A.①② B.②③ C.① D.①②③
22. 在争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与“大一统” 两者的关系时,下边四种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政治上的一致保证思想上的一致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一致为政治上的一致服务
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3.《史记?封禅书》记录了太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行”项目众多,包含祭祀、
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

这些君王包含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
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远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
纷繁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峰,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

这一行为其背后明示的
是()
A. 天下大一统思想
B. 天人感觉思想
C. 民本德政观点
D.封建迷信思想
24. 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晓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
说:“陛下治国太着重于刑法,应当起用儒生, 推行德政。

”汉宣帝怫然作色,训斥道:“汉
A.治者外儒内法 B .儒法立象重
C. 儒学治地位受冲
D.依法治国出
25.章帝初年,“有人欺侮人父者而子之,宗(赦免)其死”,种做法今后便作司法断案能够
比附的典型事例——决事比,直到和帝被整理成“ 侮法”,似复仇定了从的条款。

在此后的
复仇裁决,地方官吏常常通各样门路和方式减免其
极刑。

代的做法从本上反应出()
A. 儒家理已浸透到法律
B.中央集在不停加
C.君主制影响政治生活
D.司法程序已日完
二、资料分析(三,共50 分)
26.在社会,村市既是、手工和商展的物,也是展的依靠。

以下资料,合所学知回答. (23 分)
资料一两村市的起和展,不是有时的⋯⋯小的生条件社会依程度增
加,他提高生率,置具和大型牲口等,不得不仰求于市⋯⋯ 民当属自性生,但在副及家
庭等方面,仍有部分节余品的增,使他交能力
大⋯⋯村涌出了一批工商者,如当有的匠、“ ”者、“屠狗”者、“开
酒家”者,以及以者等等,各色人物的范,有助于丰富村市的商品内容⋯⋯小追求富饶的
思想,也拥有价而生的支配意,在“ 不如工,工不如商”的状况下更是这样。

——黄今言《秦商品市的次构与育状况》
资料二草市是民“自聚落. 私相易的市集. 宋朝在商品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出各样市集 . 如“山市 . 河市 . 市等 . 解决了民“ 食用茶具 . “民每种食以外 . 余米尽以易 ( 叶适 ). 明州民 . 同“ 工 . 匠 . . . 草市内小儿学 . 塾 . 学的日趋增加 . 有的市成立了院 .
──傅宗文《宋朝的草市》
资料三明清江南市的发源,早的能够追忆到宋朝。

明中期到清先期是江南市展的顶峰期。


宋以来,直到明清,市是系统外的物。

它是政治行政系统外自行生出
来的西,是村商品、市易展的物。

市拥有村商市“中心地”的性,托并支持着城市的生计
与展。

——摘自《王家范明清江南的“市化”》
( 2)据资料二,指出宋朝草市发展的踊跃作用。

(7 分)
( 3)据资料三并联合所学知识,剖析明清期间江南市镇发展的主要原由。

(4分)综合上述材料,剖析古代乡村市场对社会发展所惹起的作用。

(4分)
27.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 12 分)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骨干道外,还有很多支线。

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
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拟订市舶条或市舶法,不准官员显贵经营国外贸
易、买舶商货物。

出入口货物达400 多种,入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此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色,( 6 分)说明两宋海上丝绸之路产
生的影响。

( 6 分)
28、【历史上重要改革回眸】(15分)
资料
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 ,仍依靠其先人的影响,享有崇敬的社会地位。

这些家族编写
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 ,自夸“家风”优秀,互相间通婚。

唐初那些以军功发迹的大臣,也
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光荣。

唐太宗信心从谱牒下手,改变这类状况。

他命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区,不
分民族渊源,采集当时全国各地拥有影响的293 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
据。

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

这让唐太宗颇不高
兴,命令:“不须论数世从前,止取今天官爵高低作等级。

”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
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当时文武大臣中,许多人的先人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所以
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 1)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6分)
( 2)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9 分)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1~ 5:BCABC6~10: CDBAD11 ~ 15: DABAC
16~ 20: CBBDB21~ 25: DCAAA
26、( 1)原由:小农对社会的依靠程度增添;乡村节余劳动产品的增添;乡村中商业这的涌
现;小农求富的思想。

( 8 分)
( 2)作用:方便农民生活;促使乡村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7分)( 3)原由:乡村商品经济发展; 大批农产品进入市场;( 4 分)
27、特色:范围广;政府增强管理;贸易品种多;私营贸易为主.( 6 分)
影响:增添政府财政收入;促使了中外经济文化沟通;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进了世
界的文明进度.( 6 分)
28、(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当选范围;否认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成立新的门第标准。

(6 分)
(2)增强皇室地位;一定现有政治次序,有益于保持政权稳固;克制旧士族的影响;有益于
保护一致;稳固民族交融的成就。

( 9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