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记录
一、工程概况
本次施工的工程项目为_____,位于_____。
该工程共设计人工挖孔灌注桩_____根,桩径分别为_____,桩长根据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在_____范围内。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桩位布置、桩长、桩径等设计参数。
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施工要点和质量标准。
2、材料准备
准备好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提前预订商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稳定性。
3、主要机具准备
配备挖孔所需的提升设备,如电动葫芦、吊篮等。
准备好挖土工具,如铁锹、镐等。
准备好通风设备、照明设备、排水设备等。
4、现场准备
平整施工场地,清除障碍物,保证施工道路畅通。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线,设置好桩位控制点和水准点。
三、施工工艺流程
1、挖孔
第一节桩孔开挖:先在桩位处挖出一个深度约 1 米的圆坑,然后安装第一节护壁模板,浇筑护壁混凝土。
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节的开挖。
逐节往下循环作业:每节开挖深度控制在 1 米左右,挖好一节后立即支模浇筑护壁混凝土。
在挖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孔的垂直度和
直径,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护壁施工
护壁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或用铁丝绑扎。
护壁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其强度等级不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浇筑护壁混凝土时,要振捣密实,确保护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排水与通风
在挖孔过程中,如遇到地下水,要及时采用排水措施,如设置集水坑、用潜水泵抽水等。
当桩孔深度超过 10 米时,要采用机械通风设备向孔内送风,保证
孔内空气新鲜。
4、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在加工场地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主筋采用焊接连接,箍筋与主筋采用绑扎连接。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采用吊车将其吊运至桩孔内进行安装。
安装时要保证钢筋笼的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通过混凝土输送泵或吊车吊运料斗进行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要采用分层振捣的方法,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桩位偏差控制
在施工前,要对桩位进行复核,确保桩位准确无误。
在挖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位的偏差,如有偏差及时纠正。
2、桩孔垂直度控制
每节桩孔开挖完成后,要用线锤或经纬仪检查桩孔的垂直度,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安装护壁模板时,要保证模板的垂直度,从而保证桩孔的垂直度。
3、桩径控制
定期检查挖孔工具的尺寸,确保挖孔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在浇筑护壁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护壁的厚度,保证桩径不小于设计值。
4、钢筋笼质量控制
对钢筋笼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检查钢筋笼的制作尺寸、焊接质量等,确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混凝土质量控制
对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孔口防护
桩孔口设置高于地面30 厘米的防护栏,防止人员和物体掉入孔内。
暂停施工时,要将孔口覆盖严实。
2、孔内安全设施
孔内设置软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孔内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3、气体检测
在挖孔前,要对孔内气体进行检测,如发现有害气体,要采取通风措施,排除有害气体后方可下人作业。
4、安全教育与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地下水问题
如地下水较小,可采用边挖边用吊桶将水排出的方法。
如地下水量较大,可采用井点降水或在桩孔内先挖集水坑,用潜水泵抽水的方法。
2、流砂问题
减小每节桩孔的开挖深度,一般控制在 05 米左右。
采用钢套筒护壁,穿过流砂层。
3、孔壁坍塌问题
认真分析坍塌原因,如地质条件不良、护壁混凝土质量差等。
采取加固护壁、增加护壁厚度、缩短护壁浇筑时间等措施。
七、施工完成后的检测
1、桩身完整性检测
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单桩承载力检测
按照设计要求,采用静载试验或高应变法对单桩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八、结论
通过本次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我们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加强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克服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经检测,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均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