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舞九天
作者:陶文涛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8年第14期
这是个坐落在城市边缘的古朴小镇。
每天早晨,唤醒镇上人们的不是鸡鸣,而是东边传来的阵阵“咚咚”的声音,铿锵有力。
于是大家都知道,傻娃又在試鼓了。
傻娃是个孤儿,大名唤作什么早已没人记得了,似乎也从没有谁知道过。
傻娃原本不傻。
十多年前,镇上的老鼓匠收徒弟,门庭若市,慕名而来的人们争相献殷勤,希望得到老鼓匠的青睐。
老鼓匠自始至终闭目养神。
傻娃爱听鼓声,但买不起礼物送老鼓匠,便在老鼓匠家门口任寒风吹了一夜。
第二天,傻娃成了老鼓匠的关门弟子。
有人不服气地问老鼓匠凭什么收傻娃,老鼓匠只是笑笑,说:“这孩子是真心想学手艺,他这辈子注定要干这一行,不会变的。
”
从此,傻娃从制作鼓皮开始,一点一点地向老鼓匠学习。
有时,他也会偷跑进老鼓匠的储藏室,偷偷捶两下老鼓匠早先做好的鼓。
老鼓匠时常握着旱烟杆在暗中窥探这一切,却从不骂傻娃,只是笑,发自内心的笑。
渐渐地,傻娃开始学打鼓了。
每当他拿起鼓槌的时候,似乎就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笼罩着他,促使他将心中慷慨激昂的感情化作密集的鼓点,在逐渐升腾的节奏中释放自己的灵魂。
这天,老鼓匠把傻娃唤到身边,给了他一沓泛黄的纸。
告诉他:“这是我的师父传给我的谱子,名字叫《凤舞九天》。
这首曲子难度极大,希望你能好好体会。
”
师父正要再勉励傻娃几句,傻娃先开了口:“师父,我有事儿想跟您说。
”“什么事
儿?”“东西越来越贵了,再这样下去,连肚子都填不饱。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傻娃紧紧咬着嘴唇,思忖着要不要说出“打工”这两个字。
师父叹了口气,抬抬手:“你去练鼓吧,我想想办法。
”傻娃长舒一口气正想要出门,身后如洪钟之声响起:“但是你记着,别盯着那几张票子,要盯着手里的谱子!”
傻娃来到大鼓跟前,满怀心事地看了看鼓谱。
一阵风来,傻娃一把没抓住,泛黄的纸张立刻飞散开来,如千万只鸟儿在空中飞舞。
傻娃若有所思,低下了头。
突然,他举起鼓槌,清越激昂的鼓声,回响在天地之间。
那是《凤舞九天》,漫天飞扬的纸片里,伫立着一个大写的人,也是一只等待涅槃的凤凰。
多年以后,傻娃作为民间鼓艺术家出席某文艺发展会议。
席间,有人问他为什么坚持这么多年。
他笑了:“因为我从没忘记,我是一只凤凰,理应在九天之上盘旋。
”
(作者系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21班学生)
点评
本文有两条线索贯串全文,一条是傻娃对兴趣的坚守,它串起了傻娃求艺、学艺、守艺等情节;一条是师傅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它串起了师傅收徒、教徒、训徒等情节,两条线索中道出每个人都不能因为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内心的坚守。
评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9分=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