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府仪同三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魏亦有之。普泰初,特以尔朱世隆为仪同三司,位次上公。北齐亦有仪同三司者(任城王湝等诸王多为之。 湝,户皆反);又有开府仪同三司及仪同三司。後周建德四年,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仍增置上开 府仪同大将军;又改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仍增置上仪同大将军。隋文帝并以为散官。又诸卫各置开府(左勋 卫开府,右翊一开府、二开府、三开府、四开府,及武卫、武侯、领军、东宫领兵开府准此),府置开府一人。 又有仪同府。仪同以下置员与开府同。初,开府仪同三司为四品散实官,至炀帝又改为从一品,同汉、魏之制, 位次三公。唐武德七年,改上开府仪同三司为上轻车都尉,开府仪同三司为轻车都尉,仪同三司为骑都尉。後又 以开府仪同三司为文散官。开元以前旧例,开府、特进虽不带职事,皆给俸禄,得与朝会,班列依本品之次,皆 崇官盛德、罢剧就闲者居之(天宝六载正月制:“内外文武五品以上官,父、祖资荫者,其所用荫,宜同子孙用 荫之例。”)。
历史演变
1
西汉
2
东汉
3
西晋
4
南北朝隋唐
5
宋朝
三公在西汉本来是国家政务首脑,开府辟官,品崇礼重。
汉文帝元年,始用宋昌为卫将军,位亚三司。后汉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同三司之名 自此始也。殇帝延平九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名自此始也(又献帝以伏完为辅国将军,仪比三 司)。魏黄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自此始也。
汉末奋威将军,晋江右伏波、辅国将军,并加“大”而仪同三司。江左以来,将军则中、镇、抚、四镇以上 或加“大”,馀官则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齐开府仪同三司如公。梁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诸 将军、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同三公置官属。自晋以来,又有如开府同三司之仪者,自羊祜始焉(汉末,吕 布开府如三司,其他无闻。至晋,羊祜为车骑将军、荆州诸军事,加开府如同三司之仪,累年谦让,不辟士,不 备僚属。及始有所命辟士,未到而卒,不得除署。後当阳侯杜元凯表哀其家无子嗣,官无命士,请更议之。诏不 许)。江左亦多有之(梁沈约为侍中、右光禄大夫,徐勉为约请三司之仪,武帝不许。又邵陵王纶为平南将军, 胡州刺史王茂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并同三司之仪)。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汉末局势混乱,将军李傕等开府(《后汉书·董卓传》:“傕(李傕)又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汜后将军,稠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并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济出屯弘农。”)。魏、晋放宽开府 资格,晋诸州刺史兼管军事带将军衔者即可开府。开府置官属,本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开府仪同三司”的 名号,以隋、唐、宋、金、元均以开府仪同三司为文散官的官阶。清人习称任督抚为开府。
东汉以后,政务权移入尚书省,三公虽不掌具体政务,却仍为皇帝高级顾问。但三公名额少,不能满足需求, 因而产生了与之相比拟的荣誉虚衔。公元106年(殇帝延平元年),车骑将军邓骘的仪同三司为仪同三司之始, 其比拟三公均仅限于班位与礼仪,不具有开府辟僚属之权。
西晋时,开府与仪同三司连称较多,逐渐通用,发展为官号。
开府仪同三司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
01 简介
03 历史演变
目录
02 官位概述
开府仪同三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开官府,在指定的 地方建立办公之地,当事人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官府开到什么级别,用什么级别的仪仗,明确了同三司。
三司,就是三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三师,天 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三公,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亲王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 隋废三师,贞观十一年复置,与三公皆不设官属。
元丰五年,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为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自崇宁五 年,司空、左仆射蔡京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中泰一宫使。其後,故相而除则有刘正夫、余深,前执 政则有蔡攸、梁子美,外戚则有向宗回、宗良、郑绅、钱景臻,殿帅则有高俅,内侍则有童贯、梁师成,名器至 此轻矣。绍兴後,吕颐浩、韩世忠皆以开府仪同三司除少保。
简介
开府仪同三司,官名。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的行为。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可以得到与 三公一样之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一般是魏晋至元朝时,朝廷对有功大臣功劳的重赐。
开府,始于汉朝,唯三公(东汉指司徒、司马、司空)、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位同公的将军可以开 幕府。
东汉,有仪同三司的加号,得授者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得仪卫、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者甚多,称开府 仪同三司。
宋制,祖宗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政 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藩,通谓之使相。故事,宰相去位,例进官一等,或易东宫三少,惟赵 普以开国旧臣在相位久,故以使相罢,盖异恩也。其後吕夷简、王钦若罢相,皆以为例。元丰新官制,始改为开 府仪同三司。旧制,敕出中书门下,故事之大者使相系衔。至是皆南省奉行,则开府不预矣。八年,镇江军节度 使、检校太傅韩绛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
南北朝后期,分化为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两者,皆得开府置官署,后来又进而分为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开府仪同大将军、上仪同大将军、仪同大将军四种。
隋唐为文散官、从一品。北宋元丰改制,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元朝时沿置。明朝废。
官位概述
开府
三司
“开府”指开设府第,设置官吏。“仪同三司”是说仪仗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司。三司指太尉、司空、司徒,亦称三公。 汉朝官制,惟三公可开府,汉末,李傕、张杨、董承等以将军开府,始有开府之名。魏晋以后,开府者益多,因 而别置开府仪同三司。从元怀晖墓志看,到中唐时期,从三品以上即可开府。
西魏、北周府兵共二十四军,每军设一开府将军,简称开府,全称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将军 下有仪同将军,全称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三司,各代所指不同。①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 ②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③唐 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统管国家财政,后废。 ④金代称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 后废。 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 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 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