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高难度对话》 脱水精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高难度对话》脱水精华版
那无论工作当中还是生活当中啊,我们总能遇到一些挑剔的人,很难和他们进行沟通。

但是逃避沟通只会让问题愈演愈烈。

那么,怎么才能和挑剔的人进行有效对话,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今天解读的这本高难度对话就告诉我们,人际关系难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只要在对话中考虑彼此的基本需求,那即使和挑剔的人相处也能做到轻松愉快。

本书的作者麦克贝克特尔是美国金牌培训师,畅销书作家,有着多年大学执教和政府部门的从业经验。

为世界五百强企业进行过2500多场研讨会和讲座。

他撰写的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等等的畅销书获得了媒体和读者的追捧。

本书是迈克的星座,被誉为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的精进版本。

在这本书里,麦克从人类的基本需求出发,分析了高难度对话产生的根源,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营造亲密关系的有效方法,那接下来,我就围绕人际交往的有效沟通策略,为你解读本书的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为什么会存在高难度对话?第二个应该怎么样进行高难度的对话呢?
第三,怎样从根源上杜绝高难度对话?我们首先来说一下啊高难度对话存在的根源。

作者就认为啊,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建立在六种基本需求之上的。

在对话过程中,如果双方无视这些需求,或者各自的需求不同,那就无法在同一个频道上进行沟通,那自然就会出现高难度对话。

这六种基本需求分别是,安全感、冒险、成长、接纳、关联和价值感。

比如说安全感,这个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

假设你兜里只有十块钱,那当家用电器坏了的时候,你就会很紧张。

但是如果你有10万块钱,那就不会把电器坏了当回事儿。

维修的费用还没有产生,但是,安全感却能左右你的情绪。

对于对话的双方来说,假设一方对安全感的要求比较低了,鱼肠剑,而另一方呢,缺乏安全感,喜欢稳稳当当。

那即使一个细微变化都会让他感到威胁。

那么,双方将会形成高难度对话。

比如说在工作当中,老板为了让员工快速的成长,布置了高难度的任务,而员工呢,却担心一旦犯错会被开除。

那这样的对话啊,就很容易产生分歧。

如果双方都能够倾听对方的需求,并试着去理解对方的观点,那这个谈话结果可能就不同了。

对于员工来说,如果知道上司在致力于帮助自己成长,那么即使犯了大错也不会害怕,反而会勇敢地挑起重任,独当一面。

我们再来说说接纳这个需求。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会想尽办法,小心眼是缺点,因为我们都渴望着被他人接纳。

假如丈夫不善于做饭,但还是笨拙的准备了晚餐。

虽然口味不怎么样,但这是为了强化关系做出的行动。

妻子如果不接纳丈夫不会做饭的缺点,那就可能产生矛盾。

但是呢,如果换一种方法,看到对方珍贵的一面,就能够接纳这些不足。

妻子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对做出来的饭菜不满意,但是实物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你在一起的时间,谢谢你。

我们呀,没法忽视缺点,因为他们真实且明显。

但是我们不能用缺点去定义一个人。

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不完美的人,彼此真诚相待的基础之上的。

当我们试图让另一个人变得完美,或者将他们修正成我们心目中的模样时,实际上就破坏了关系的发展。

除了安全和接纳,冒险需求是指人类探索外部世界的欲望。

成长需求是人的自然本能,我们总是期待自己能变得更好。

关联需求则意味着希望和外界建立起联系,能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最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创造价值,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力。

这就是价值感需求。

六种基本需求驱动着人们的每一个行为,也决定了他们进行对话的立场。

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如果他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就为健康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但如果一个人不能自已承担负责,总是依赖别人来满足他的需求,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别扭。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陷入困境的根源。

那如果能够消除需求上的隔阂,尽可能的把对话拉到同一个频道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啊,才能变得顺畅。

那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把高难度对话进行下去呢。

作者提出了三个要素和六种技巧。

健康的人际关系有赖于三个要素,时间、意愿和耐心。

很多人都知道,积累财富的最安全方法是尽早投资,坚持储蓄并形成习惯,那时间长了,自然会收获回报。

人际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感情是需要慢慢培养的,问题是要一步一步解决的,想要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花费时间相互沟通。

时间是构建健康人际关系的第一个要素。

如果我们平时并不注重和朋友的沟通联系,只在逢年过节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想起来联系对方,这样表达出来的不是真挚的友情。

长此以往,人际关系就会淡漠,即使要修复,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时间是一段关系的基础。

但只是花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你在飞机上和邻座一起呆了几个小时,但是彼此之间并没有产生关系。

关系是要去主动连接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强烈的意愿。

想要建立连接,唯一的途径是去诚心诚意了解对方,尽量从对方的
视角去看待他的世界。

作者曾经和他的妻子站在一座雕像的两侧观察,从他妻子的位置看,是一个苗条的漂亮女孩儿。

但是从作者的角度,看上去却是一个巨大的鼻子,还有超大的鼻孔。

那当它们分别说出自己看到的形象时,都认为对方疯了。

那如果各执一词,他们可能争论一整天,可能还会影响到彼此的心情。

但是当两个人都到对方的位置查看、体验对方的视角之后,一切都很明了了。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是这样,如果对话双方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那只能让对话越来越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面对面的沟通,设法弄明白对方的观点和立场,从中找到共同之处,将谈话拉到同一频道上。

那在投入了时间和表达了意愿之后,构建健康人际关系的第三个要素是耐心。

美好的关系总是构筑于耐心的基础之上,而且越是艰难越要坚持下去。

这就像养育孩子一样,需要我们重复换尿布,冲洗喂奶这样的动作,直到有一天他们能够照顾自己。

面对人际关系啊,我们也必须具有同样的耐心。

保持耐心的诀窍在于陪伴,学会控制好自己,不去干涉对方的反应。

这就像是下棋一样,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走势,然后回应对方的行动,而不是跑到对面替对方下棋,那将会激发矛盾。

就像很多父母一样啊,总喜欢干涉孩子的婚姻,甚至在没有征求孩子意见的情况下,就自作主张安排见面。

这样一来,就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沟通。

时间、意愿和耐心是构成稳固关系的三大要素。

再把握住这三大要素的基础上,遇到高难度对话,我们可以使用六种技巧,针对对方的基本需求,及时化解矛盾。

那下面呢,我们就按照进行高难度对话的步骤分别来讲述。

第一种技巧是营造安全感,让对方卸下警戒,做到坦诚相待。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

拿对话来说吧,大多数人听别人讲话时漫不经心,还常常用别人的话作为跳板,转而说自己想说的事情。

就像这样,对方说在工作上啊,他们从来都不听我的,感觉他们好像看不见我似的。

那比较常见的回应方式就是,是啊,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儿,那是怎样怎样。

那这种回应方式就打断了对方的谈话,让对方感受不到尊重。

那正确的做法就是停下来,然后把对方的问题描述出来。

你说感到自己被无视,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啊,他们说了什么,还是做了什么让你感到不舒服呢?
这种程度的关注,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那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感之后,第二种技巧是消除畏惧。

畏惧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

大脑喜欢高估危险的严重性,低估自己的能力啊,这是很常见的,当我们与领导、名人或者其他有权势有气场的人交流的时候,难免就会产生畏惧的心理,甚至会有打退堂鼓的想法。

这个时候,只需要两个小技巧就能够消除畏惧。

一个是把消极的想法写下来,另一个是问问自己畏惧
的是什么。

那通过这两个小技巧,就能够提醒自己克服负面情绪,理性地分析自己是被他们所说的吓倒了,还是被我自己以为的吓倒了。

那这样啊,就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从我觉得怎样转移到事实是怎样,从而克服恐惧。

那当我们把高难度对话的背景铺垫好之后,第三种技巧是学会倾听。

倾听既是一种对话技巧,也是一种尊重,有助于将高难度对话进行下去。

那倾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很简单,只需要真诚地把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对方身上就行。

这并不是要求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他们的看法。

而且在轮到自己说话的时候,要总结别人的话作为回应,让对方知道我们在认真倾听。

比如可以这样回答,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你是这样认为的。

说完之后,要再追加一句,我说的对吗?
来证实,我们确实给予了高度重视,做到了认真倾听,从而有利于推动高难度对话。

总结别人的话进行回复,其实也是一种反馈。

那第四种技巧就是坦诚反馈。

对话中,我们需要通过别人的反馈来看,到自身观点的不足。

然而,大部分人会为了避免伤害我们的感受,不主动提供反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主动寻求反馈。

要获得真实有效的反馈,就要斟酌好词句,主动提问,而且问题越具体越好,比如说你只是单纯的询问,你觉得我怎么样呢?得到的答案也会是泛泛的回答,你这人不错啊等等。

但是如果你问,如果有人问你,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你会怎么说啊?得到的可能就是详细的回答。

那如果还想要持久地获得有效反馈,还要对反馈及时进行回应,一个电话,一个变间都能够表达谢意,感谢对方是如何影响到自己的。

这样对方就会意识到,我们非常重视他的反馈,以后也会更安心地给予反馈。

在进行高难度对话的过程当中,第五种技巧是从善意出发,也就是让对方感觉到我们的诚意。

在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和和气气是恰当的默认设置。

虽然和善消除不了根本的冲突,解决不了所有的矛盾,但是能表现出我们对这段关系的重视,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对话变得更加和谐。

第六种技巧是明确目标,不能偏离方向,生活当中我们聊天对话经常就会东拉西扯,让讨论的主题跑偏。

有效的对话需要盯紧目标。

怎么样才能坚定目标呢?首先要明确谈话的目的。

一旦找到共同的目标,就会停止唇枪舌剑,互相引导,直到达成对话的最终目的。

比如说,一对夫妻想要美化家里的院子,丈夫想要一个水池,而妻子想要一个花园。

但是没有足够的地方容纳水池和花园。

当他们分析动机之后,就发现共同目标是创造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环境,而不是非要安装水池或者花园。

那这样一来,当他们再次回到目标的轨道上时,对话就变得轻松多了。

想要让目标变得更加清晰可见,还可以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就是倒排
计划。

要完成一项任务,先确定最后期限,然后再进行任务分解。

比如说刚才提到的这对夫妻,假设他们的目标换成年底前建设好花园。

那么围绕这个目标倒排工期。

这样就可以明确,现在开始平整土地,下个月开始修建花池,在下个月种植花苗,直到年底完工。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了解现在距离目标有多远,下一步要怎么做。

应对高难度对话的最高境界,不是靠技巧,而是防患于未然。

这就是第三个重点内容,怎样从根源上杜绝高难度对话。

其实啊,无论对话是否有难度,都是属于人际交往的范畴。

所以,要从根源上杜绝高难度对话,就要从日常人际关系的处理开始。

运用三个技巧,一是确定人际关系优先级,二是维护好重要关系,三是坚持正面交流。

首先呢来看第一个技巧,确定人际关系优先级。

各种的人际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类,分别是择定关系、承继关系和偶遇关系。

择定关系主要是包括生活、伴侣、朋友、社会组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主动选择的,值得投入更多的关注。

第二种是承继关系。

这是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常常伴随着我们的择定关系而成绩下来。

比如我们选择了伴侣,那么也就同时成绩了对方的家人朋友。

我们挑选了一份工作,就得接受各种类型的同事等等。

那偶遇关系就比较宽泛了,包括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商场工作人员、饭店服务员、热线、话务员、在社区里碰见的陌生人等等。

我们与这些人只不过是萍水相逢,擦肩而过而已。

作者认为,择定关系中越是亲密的人,越值得我们去留意和呵护。

也就是说,要对伴侣或者好友投入更多的关注。

其次就是承继关系。

父母和亲人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关系。

最后呢,才是那些偶遇的关系,对于交集较少的人际关系,我们不必投入过多的精力。

虽然每类关系都有可能发生高难度对话,但是相比较而言,越亲密的人发生的概率越大。

划分好人际关系,就确定了关系维护的优先级,有助于有的放矢地避免高难度对话。

人际关系啊,很像是热力学的定律,要想让系统持续运作,就要不停的施加外力。

良好的关系不会自己保持,即使是最好的关系,如果把他们看作理所当然,他们也终将停止。

所以,细心呵护非常重要。

这就是杜绝高难度对话的第二个技巧,维护好重要关系。

关系处的时间越长。

彼此之间啊,就会越来越轻松。

可是时间再长,就会令人麻木,甚至会认为是理所当然。

那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就要试着成为对方的学生,不停的探索和研究,保持持续的兴奋。

作者曾经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很长时间以来只会浏览网页、收发短信等等基本功能,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找来一本指导书,发现了手机的更多功能,比如通过软件打电话刷不同版本的系统等等。

对手机的了解
越多,就越感到满足,越能获得刚拥有新手机时的兴奋。

我们的生命也是一个独特的宝库,在已经拥有的人际关系上投入更多,也就能探索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除了长久的保持新鲜感,我们还需要关注人际交往中的小事,比如你跟朋友约会迟到了,那如果忽略了这件小事,就可能变成人际关系的大事,对方会觉得你不在意她。

小事不断的积累,就会影响到以后的沟通。

所以说,遇到问题要尽早处理,防止事情逐渐累积,让小事变成大事。

第三个技巧是坚持正面交流。

现在,随着手机、电脑等工具的使用,很多人习惯于用短信或者邮件的方式进行对话。

这就减少了正面交流的机会。

你可以回想一下,总能想出好几个人,他们只是通过社交媒体频繁交流,但却从来没有见过面。

这些依靠高科技的交流方式虽然说是更快捷,但是却丢失了面对面沟通的很多信息。

有研究显示,人们沟通当中的信息,只有7%是通过语言传递的,38%是通过语气语调,还有55%则是通过身体语言。

那在面对面的交流当中,我们会充分调动这三个要素。

而用电话的方式交流,就会让我们失去了身体语言。

当我们仅仅使用电子邮件、短信来沟通的时候,就失去了93%的有效沟通工具。

比如说,我们在通讯工具上问对方事情的进展,对方通常会回复说,很好好的,不能再好了。

但是如果我们看着他们的眼睛就能发现啊,有些不对劲儿。

或许他们的眼神在躲闪,或许笑容里有一丝苦涩,等等。

这些细节稍纵即逝,假如我们通过现代通讯工具联系,就很难捕捉到这些细微的线索。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尽量使用正面交流的方式,少用通信工具,仅仅依靠文字来寻求有效、坦率的交流,应该只是条件限制下的无奈之举。

总的来说呀,当对话变得艰难时,首先要读懂对方的内在需求,学会换位思考。

记住健康、人际关系依赖的三个要素,时间、意愿和耐心。

在对话中运用恰当的技巧,包括营造安全感、消除恐惧、学会倾听和寻求反馈,从善意出发,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诚意,最重要的是始终盯紧谈话的目标,这样你就能够从容应对高难度对话,将沟通化为健康关系的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