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学,光学》专题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河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四周周考卷
班级
姓名得分
一、选题(1-6为单选题,7、8为多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
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2.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
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B.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4.如图所示,甲、乙是放置于长方形盒内的一个
光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可以确
定()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是平面镜,乙是凸透镜D.甲是平面镜,乙是凹透镜
5.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图乙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海市蜃楼” B.“雨后彩虹” C.“镜花水月” D.“立竿见影”
7.下列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8.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成像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要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蚂蚁越靠近放大镜成的像越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9.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放置,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
镜之间,A在L1中的像是A1,在L2中的像是A2。
已知A1 A2相距L,当
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镜中成的像的距离L将。
10.人们常说灯光下的“人影”是由光的形成的;树林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
11.有一根长51m的铁轨,在它的一端敲击,在它的另一端声音从空气中传入耳朵比通过铁轨传入耳朵晚0.14s.敲击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s;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
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
)
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
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
线是(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折射
角.
三、作图题(14题2分,15题4分;共6分)
14.一束光由空气中射入水中,请画出该光线射到空气和水交界面后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β。
15.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16.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
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
明 ;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 (选填“甲”或“乙”).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有关.
17.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
而 ,且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
水面时,入射角等于0°,折射角等于00;
(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则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18.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高度时,蜡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调整它们高度的目的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光屏上 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四次实验中,成缩小像的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图;由图乙、丙、丁可
知,随着蜡烛向透镜靠近,光屏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或“变小”).
五、简答题(4分)
18.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信息,你知道这里面的物理学道理吗?
六、科普阅读题(除特殊空格外,每空2分,共16分)
19.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牵手太空
2016年10月17日,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
如图甲所示是运载火箭的发射场景,火箭的总长度为58m ,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s 拍摄到的带有比例标尺的位置照片。
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员开展了为期33天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
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成功牵手(图丙)。
景海鹏顺利进入天宫二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天宫二号的航天员。
神舟十一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探索试验进入新阶段。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r
0°
11.3°
22.1°
35.4°
40.9°
(1)宇航员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
(2)为了减轻火箭自身的质量,箭体应选用密度较(选填“大”或“小”)的材料;
(3)为能够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运载火箭常采用液态燃料,与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气一样,都是通过(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燃气(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因此,发射火箭时人群需要远离发射场;
(4)依据图乙照片上的比例标尺可推算:在这2s内火箭升空的速度为m/s;
(5)“神十一”在太空飞行时,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利用照相机拍摄地球表面的照片;为改善载人航天时周围环境的卫生条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科学家正研究对长期航天时的航天员适当进行照射。
(以上两空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B,C
8.【答案】B,C
9.【答案】不变
10.【答案】直线传播;反射11.【答案】0.15;5100
12.【答案】OG;30°;45°
13.【答案】解:由题可知,v声=1500m/s,声音从水面传到水底的时间为t= 12×0.6s=0.3s,由v=
s
t,可得:水深s=v声t=1500m/s×0.3s=450m,答:这里的水深为450m.
14.【答案】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16.【答案】(1)发声体在振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空气能传声;乙
(3)一;高;频率
17.【答案】(1)反射;折射;增大;小于
(2)大于
18.【答案】(1)真空不能传声
(2)小
(3)压缩体积;液化;次声波
(4)58
(5)红外线;紫外线
19.【答案】解:人在高声喊叫的时候,声音引起周围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引起积雪层的振动,高积雪层的振动后可能造成雪崩,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