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记》墨迹、碑拓本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记》墨迹、碑拓本两种
《西泠印社记》是吴昌硕71岁时为纪念西泠印社成立而书写的碑文,辞章与书法俱佳,是吴昌硕人书俱老时期小篆艺术风范的杰作。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艺术史上一位在书、画、印三方面均开一代风气的大师。
就其书法而言,出入秦、汉金石碑刻,篆、隶、行草各体均臻极高的艺术水准。
在清代书坛上,特别是在篆书领域内,吴昌硕堪称是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峰。
他早年依傍杨沂孙和吴大澄,曾临习《泰山刻石》和《琅玡台刻石》等小篆名品,后出入邓石如和吴让之。
最终专攻《石鼓》,用笔浑朴厚重,恣肆烂漫,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结字茂密紧凑,正奇互用,在体势上右肩上耸,参差错落,个性极为鲜明。
在分布上疏密有致,避让得宜达到了雍容端庄的效果。
用墨则以浓湿为主,饱墨铺毫,意韵生动,有时墨尽笔枯,更添苍茫朴拙之趣。
吴昌硕在篆书可能的范围内,将书写性发挥到了极致。
为传统篆书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境界。
吴昌硕篆书的《西泠印社记》,可以说是体现他这一崭新境界的典范之作。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记》墨迹本
释文:西泠印社记
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艺,
书画之外,以篆刻名者,丁
钝丁至赵悲盦数十馀人,
流风馀韵,被于来叶,言印
学者,至今西泠尤盛.同人
结社,并立石勒钝丁、悲盦
诸先生像,为景仰观摩之
所,名日西泠印社。
社地与梅
屿、柏堂近,风景幽绝。
集资
规画,创于甲辰,成于癸丑。
堂舍花木,位置点缀,咸得
其宜。
于是丁君辅之、王君
维季、吴君石潜、叶君品三,
修启立约,招揽同志,入社
者日益众。
于甲寅九月开
社,彬彬秩秩,觞咏流连,洵雅集盛事也。
印之佩,见于六国,
著于秦,盛于汉,有官印、私
印之别。
刓玉笵金,间以犀
角象齿。
逮元时始有花乳
石之制,各以意奏刀,而派
亦遂分。
钝丁诸人,尤为浙
派领袖。
浙派盛行于世,社
之立,盖有由来矣。
顾社虽
名西泠,不以自域。
秦玺汉
章,与夫吉金乐石之有文
字者,兼收并蓄,以资博览
考证,多多益善。
入其中如探
龙藏,有取之无尽、用之不
竭之概。
尝观古人之印,用
以昭信,故日印信。
上而诏
令文移,下至契约笺牍,罔
不重之。
书画至风雅,亦必
以印为重。
书画之精妙者,
得佳印益生色,无印,辄疑
为伪。
印之与书画,固相辅
而行者也。
书画既有社,印
社之设,又曷可少哉。
予少
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
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
同人谬重予,社既成,推予
为之长。
予备员曷敢长诸
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
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
以印人终焉,是则予之私
幸耳。
甲寅夏五月二十又
二日,安吉吴昌硕记并书。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记》碑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