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份(联考)阶段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份(联考)阶段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
1. (2分)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
②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③宗法制度是分封制的基础
④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周礼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分) (2019高二下·包头期中)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封到鲁地,三年之后到周向周公“报政”,周公问何以如此之晚,伯禽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所以晚”。

这表明分封制()
A . 扩大了周政权的统治区域
B . 推动了周文化的族群认同
C . 导致了诸侯国的地方割据
D . 确立了周天子的天下之主
3. (2分) (2020高二下·青海期中) 钱穆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度()
A . 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B .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孕育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D . 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4. (2分) (2019高一上·砀山月考)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

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5. (2分) (2020高一上·泸县月考) 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 . 宗法制
B . 禅让制
C . 礼乐制
D . 郡县制
6.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开学考) 秦代的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 .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 .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 . 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 .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7. (2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中央集权制
D . 君主专制
8. (2分) (2019高一上·那曲期末)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

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 . 大一统局面形成
B . 外朝失去了行政权
C . 丞相的能力平庸
D . 君主集权得到加强
9. (2分) (2019高二下·威远期中) 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

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
A .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 . 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C . 中央集权遭到冲击
D . 婚姻制度变革艰难
10. (2分) (2018高三上·龙岗期中) 在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命题,秦实行郡县制,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宋实行路府(州)县制;元则实行省路府州县制,由此可以得
出的结论是()
A . 这些王朝都对地方实施了绝对控制
B . 各朝地方管理体制因皇帝好恶而调整
C . 三级管理体制要优于两级管理体制
D .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变迁的主线
11. (2分) (2020高一上·安康月考)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行政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省”的本意为“宫禁”,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最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元朝行省制()
A . 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B . 一直是中央派出的临时机构
C . 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和对中央集权体制的挑战
D . 具有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的双重性质
12. (2分) (2018高一上·会泽月考)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②④①③
D . ④①②③
13. (2分) (2017高一上·赣州期中) 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A . 三公九卿制
B . 内阁制
C . 二府三司制
D . 一省制
14. (2分) (2017高二下·武邑期中) 军机处也没有正规的印信,只能以“军机处奉上谕”名义转达皇帝的旨意。

这一现象反映了军机处()
A . 只是最高的执行机构
B . 成为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C . 服务于专制皇权
D . 没有政治地位
15. (2分) 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

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A . 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
B . 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 . 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 . 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16. (2分)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 . 设军机处
B . 在中央设内阁
C . 创设八旗制度
D . 废丞相
17. (2分) (2019高一上·昌吉期中) 拿破仑战争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使金银在全球的供应减少,相对于1790-1799年,金银在1800-1809年间减少4.8%,1810-1819年间减少49.7%。

这一现象()
A . 促进了茶丝世界市场的繁荣
B . 延缓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C . 使西欧扩大奴隶贸易的规模
D . 使英国加速向中国输出鸦片
18. (2分) (2017高一上·洛阳期中) 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沂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

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 . 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 . 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 . 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 . 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19. (2分) (2017高三上·海南月考)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

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

”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

”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2分) (2018高二下·鸡泽期末) “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马关条约》
21. (2分)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A .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 .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D . 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从草原来到天安门
22. (2分) (2017高一上·江西期中)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 . 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 . 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 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23. (2分) (2017高一上·淄川月考) 抗战期间某次战役后,“我方主力部队都退往西南山区,敌人因深入我内地,战区扩大,补给线延长,兵力不敷分配,也有深陷泥淖之势。

故无力对我作全面进攻……”据此可知,这次战役应是()
A . 淞沪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武汉会战
D . 徐州会战
24. (2分)(2017·新乡模拟) 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禁止在报刊杂志上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

这是因为()
A . 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 . 众多大众传媒服务于抗战
C . 大众传媒引领社会思潮
D . 报刊杂志可引导社会舆论
25. (2分) (2017高一上·咸阳期中) 毛泽东说: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

当时,国民党组织的抗战主要有:()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枣宜会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③④
26. (2分)(2020·太原模拟)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发展实业和私营企业。

通过奖励民营企业等办法,吸引外地资本家到根据地开办实业;并保护商业,不准乱没收一家商店。

这说明在根据地()
A . 发展经济成为首要任务
B . 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C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 . 执行了苏俄新经济政策
27. (2分) (2019高二上·鸡西期中)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 “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B .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C .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 .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28. (2分)(2019·合肥模拟)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

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

这一现象的出现()
A . 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B . 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
C . 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D . 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
29. (2分) 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修正的原因是()
A .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B .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 .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D .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30. (2分)(2018·浙江模拟) 【加试题】对地方官的监察是历代王朝实施地方管理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下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确规定“对地方官的监察”的是()
①汉代刺史②唐代六部③元代行省④明代内阁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共4题;共40分)
31. (10.0分) (2020高一上·许昌月考)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其观点,并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加以论证。

32. (10.0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某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部分)
——摘编自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材料二:民国时期一则国产欧式女鞋的宣传广告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

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1992—1994年物价大幅上涨,力度最大,尤其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

当时的报纸称“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编自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广告所倡导的消费观念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

33. (10.0分)(2020·海口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时间(年)重大事件
1861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75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
1901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912南京临时政府改外务部为外交部
1915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1919巴黎和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1928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1943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谈判,废除“治外法权”,美英放弃了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特权
从上述重大事件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叙述清楚,条清晰,史论结合)
34. (10分)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合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

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材料三:英国路透社2012年8月23日电,卡梅伦自2010年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以来,2011年8月以强硬手段平息了伦敦暴乱,随后同美国一起出兵推翻了利比亚政权,2012年又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起对叙利亚发出战争威胁借口叙利亚保存大量生化武器,声称不排除对叙利亚派兵行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

说明影响史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卡梅伦派兵叙利亚,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
考点:
解析:
答案:29-1、
考点:
解析:
答案:30-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共4题;共40分)答案:31-1、
答案:31-2、
考点:
解析:
答案:32-1、
答案:32-2、答案:32-3、考点:
解析:
答案:33-1、
考点:
解析:
答案:3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