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1. (2分)诗歌默写。
(1)《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达作者对世事无常感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老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云间》中,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南安军》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崇高爱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2. (4分) (2019九上·长春月考) 阅读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________人类不好好保护我们这个癞以生存的地球,终有一天,风沙和垃圾的堆积会吞没我们美丽的家园。
②我向全世界的人们呼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手挽手,肩并肩共同保护建设我们的家园吧(!。
)
(1)在①句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人类不好好保护我们这个癞以生存的地球,终有一天,风沙和垃圾的堆积会吞没我们美丽的家园。
(2)①句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
(3)①句画线部分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
(4)在第②句横线处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
我向全世界的人们呼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手挽手,肩并肩共同保护建设我们的家园吧________(!。
)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
3. (3分) (2020七下·湛江月考)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睡不着,他真想偷偷地起来,到曹宅再看看。
反正事情是吹了,院中又没有人,何不去拿几件东西呢?自己那么不容易省下的几个钱,被人抢去,为曹宅的事而被人抢去,为什么不可以去偷些东西呢?为曹宅的事丢了钱,再由曹宅给赔上,不是正合适么?这么一想,他的眼亮起来,登时忘记了冷。
走哇!那么不容易得到的钱,丢了,再这么容易得回来,走!
已经坐起来,又急忙地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
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
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
他又躺下去。
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
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
再说,高妈知道他到王家来,要是夜间丢了东西,是他也得是他,不是他也得是他!他不但不肯去偷了,而且怕别人进去了。
真要是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自己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他不冷了,手心上反倒见了点汗。
怎办呢?
跳回宅里去看着?不敢。
自己的命是使钱换出来的,不能再自投罗网。
不去,万一丢了东西呢?
想不出主意。
他又坐起来,弓着腿坐着,头几乎挨着了膝。
头很沉,眼也要闭上,可是不敢睡。
夜是那么长,只没有祥子闭一闭眼的时间。
(1)选文出自________,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联系小说的前后情节分析祥子丢了第一辆车后,为了重新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都付出了哪些努力?
(3)联系选文并结合原著谈谈祥子的性格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4. (7分) (2017九上·龙江期中) 假如你是校报记者,你就青少年上网问题采访《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调查组,请根据下列回答,写出你要提的问题。
问题一:
回答一:调查发现,聊天交友、听音乐、玩游戏是青少年群体最热衷的网络活动,而查资料、看电影电视剧活动的青少年相对较少,其中,在青少年最喜欢的游戏top20中,王者荣耀、穿越火线、植物大战僵尸名列三甲。
问题二:
回答二:在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态度的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长表示反对孩子上网,这表明“70后”“80后”家长对孩子上网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5. (17分)阅读芳菲的《针挑土》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
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
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
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
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
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
“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
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
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
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
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
老家寨的妇女已知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
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
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
”“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
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
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
“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
”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
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
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
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
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
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
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
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
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 “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1)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态度?请补全表格。
(2)下列对划线句“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在全文中的作用和作者的写作用意的分析,以及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 . 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的用意,明显是强调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
B .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其中”指湘西苗族。
C . 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地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
D . 黑妮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聚集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3)说说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②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4)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6. (21分) (2017八下·岳池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
人类的理想身高是多高
①人类的身高未必是越高越好。
现在,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兰人,2014年的统计表明,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825米,女性的平均身高达1.7米,居世界之首。
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并非人类的理想身高。
人类的理想身高应当是168厘米,最佳变动范围在167~170厘米之间。
②理由是,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表面积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地增加10%,则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
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摄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担,很可能会影响寿命。
③其实,人类的理想身高也只是一种假说,是否如此,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过,个子矮的人确实比较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事实的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矮个子可能真是人类的理想身高。
由此,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如果不加限制,人类到底能长多高。
如果排除所有生物因素,有人从纯物理角度来判断,人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7米。
人体的密度大约是1克/毫升(立方厘米),人的身高如果超过7米,骨头就会碎掉,所以上限是7米。
④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说,实际上,人的身高还没有到达这个高度时,各种基本生理功能就难以为继了。
同样是按照物体的面积和体积之比衡量,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将按平方数增加,体积则按立方数增加。
于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就勉为其难,尤其是心血管的功能。
恐龙的身躯很大,其神经系统却难以进化到有效管理其庞大的身躯,以恐龙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必然使其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
当然,恐龙庞大的身体导致其行动的不便和巨大的食量,也使得其生存较为困难,种种因素促使其最终走向灭绝。
人的身高要达到7米,其心脏和其他器官也得相应地配套进化,而且人的行为和动作将变得笨拙。
这虽然并非不可能,却不是人所想要的理想高度。
而且,当人的身高如此发展时,人类也会千方百计来阻止这样的进化。
⑤另外,人的身高与遗传基因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人员也逐步证明基因多态性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
同时,环境因素也能通过作用于基因表达而对身高造成影响。
因此,要预测人类身高到底会长到多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
⑥其实,人类的身高还是以矮小为好。
矮小,体表面积相应地减小,则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所有的器官和生理系统也不会太疲劳和负担过重,容易长寿。
例如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有81人,在当地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7/10万。
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是,百岁老人的比例为0.75/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
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男性平均1.5米左右,女性平均1.4米左右。
⑦所以,人类的理想身高为168厘米不无道理。
(1)本文提到的两种假说分别是什么?影响身高的因素是什么?
(2)身高与寿命有着怎样的关系?并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
(3)第②段末尾的“很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4)第⑥段划线文字运用举例子、________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根据2014年的统计可知,目前为止世界上身高最高的人是一个荷兰人。
B . 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和体积按立方数增加,维持心血管功能难度大。
C . 中国长寿之乡的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这一点可以说明个子矮比较长寿。
D . 研究证明,环境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基因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嵇六赞府性爱兰,购兰数十盆,躬自培植。
春时方寒,置密室中,犹惧其冻。
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
箭才寸许,虑其或僵也,时以指消息之。
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日:“是乌知养兰之道乎?”归,视见弥谨。
无何,兰渐萎。
再出见人之兰,则浓色可掬,蕊苕苕将放矣。
乃大恚,语予日:“吾今而后知兰固天下之贱卉也。
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
是岂足为品之贵乎?”
(清•张云数《养兰说》)
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①,无何其一槁矣。
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
子就问故,且告以闻。
客叹日:“误者子之术也。
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
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
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
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
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明•陶望件«养兰说»,有测节)
【注释】①萃:憔悴。
(1)下面的句子缺少了标点,请用三条|来表示句读。
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是岂足为品之贵乎?”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乾则以水灌之杀之以应陈涉
B .炽炭于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乃反不如他人之荣乃不知有汉
D .子识之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日:“是乌知养兰之道乎?”
②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4)两则养兰的故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写作:
人生有舍才有得,学会舍弃,你才能更好地让自己清空,去拥有新的更好的东西。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丰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拥有了无数同胞的敬意;川端康成笔下的那对父母,放弃了与夫人的约定,享受到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
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以“放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1-1、
1-2、
1-3、
1-4、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2-1、
2-2、
2-3、
2-4、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
3-1、
3-2、
3-3、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4-1、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5-2、
5-3、
5-4、
6-1、
6-2、
6-3、
6-4、
6-5、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
7-1、
7-2、
7-3、
7-4、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