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徐水综合高中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徐水综合高中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民父亲
白旭初
旺老倌的儿子回来了。

儿子在城里当局长。

和儿子同来的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办公室主任。

儿子说:“爹,稻要几天才能割完?”旺老倌说:“三天。

”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说:“加上我们三人,一天就能割完一双休日,我们特地来帮忙的。


上个月,旺老倌答应割了稻就进城跟儿子过。

儿子说请人割吧。

旺老倌说什么也不肯,说这是最后一次割稻了。

旺老倌的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守着乡下老房,太孤单。

儿子被唤醒时,屋里还黑咕隆咚的。

旺老倌把三顶草帽递给儿子,儿子看了看颜色灰暗的草帽,没接。

旺老倌说:“拿着,小心晒昏了头。

”儿子的手刚伸出又缩回去。

旺老倌说:“嫌脏?” 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的编织袋,说:“我们有。

”旺老倌生气地一扬手,三顶草帽飞到角落里。

太阳悬在无一丝云的空中,没有风。

目不转睛的话,可以隐约看见地面上蒸腾着的缕缕热焰。

儿子才割了五六米远就气喘吁吁了,他直起腰,发现父亲已把他拉下十多米远。

他扭头看秘书和办公室主任,他俩早已满脸汗水直起腰,摘下宽边白色太阳帽使劲扇风。

儿子就说:“歇歇吧。

”又大声喊:“爹,快过来喝口水!”旺老倌仍撅着屁股挥舞着镰刀,头也没抬。

旺老倌一直割完半块田才来到大榕树下。

儿子急忙从编织袋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旋开盖子递过去。

旺老倌没接,他用汗味很重的毛巾擦了脸和脖子,然后从陶罐里倒出一碗大叶茶,一口气喝光后说:“你那水好喝些?”儿子说:“好喝,不是普通的水,三块多一瓶。

”旺老倌咕哝:“粮食比水贱。


儿子听父亲说话很冲,没敢再开口,默坐了一会儿,又挪回到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说:“这稻今天只怕割不完。


秘书赶忙说:“局长您放心,等会儿我们努力干。


儿子说:“只怪我爹脾气倔,几亩田,请几个民工一天就割完了,他偏不答应。


办公室主任赶紧说:“局长,没关系,你爸爸都能干,我们……”
儿子压低嗓门说:“你能和他比?他干了一辈子,干惯……”儿子还要说下去,忽听父亲重重地干咳了一声,忙刹住话头。

旺老倌立起身,戴上草帽。

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跟着站起来。

儿子说:“别忙,涂了防晒霜没有?”秘书和办公室主任回答说:“涂了。

”儿子又说:“再多涂点,小心晒伤。

嘴里要多含些人丹,小心中……啊,爹,您要人丹吗?”
旺老倌把一只飞到脚边的蚱蜢狠狠踢了一脚,头也不回,大声说:“城里人才是人。


秘书悄悄说:“局长,您爹好像不高兴。


儿子说:“没事,他就是这脾气,有口无心。


夜已经很深了。

儿子躺在又闷又热的蚊帐里,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醒了。

听见咳嗽声,才知道父亲还在门外纳凉。

儿子走出门,说:“爹,还不去睡?”旺老倌闷闷地说:“睡不着。

”儿子说:“爹,晒谷、缴公粮的事您别担心,我跟隔壁的根叔说好了……明天上午割完稻,下午我们就可以进城。


旺老倌扬起手中的蒲扇,指着儿子,说:“要他替我干?我自己干不好?”儿子听出父亲话里有话,急了,说:“爹,您这是……”
旺老倌粗声粗气地说:“我,我命贱。


黑暗中,儿子看不清爹脸上的表情,听口气,火气很大。

儿子的心里陡地有些发凉。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用汗味很重的毛巾擦了脸和脖子”,“汗味很重”这个细节反映出旺老倌坚持割稻的时间长,割稻量大,突出了他的吃苦耐劳。

B. 儿子要请人割稻,是因为自己割稻太辛苦,也不想让秘书和办公室主任受累;旺老倌不肯请人,不愿意麻烦左邻右舍。

C. 小说综合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使儿子、父亲、秘书、办公室主任几个人物个性鲜明。

D. 小说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首先交代儿子从城里回来帮父亲收割,为下文情节展开做了铺垫。

2. 小说在情节构思技巧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通读全文,请简要赏析。

3. 小说的主人公是农民父亲旺老倌,还是局长儿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普界有一群“杂乱无章”的人,他们有的是院士,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营养师……但别小看他们,他们可是科普界的“正规军”,他们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创作,传播科学权成的科普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科学内容。

无论是以最健康的方式诠释“吃货有道”的大学教授范志红,还是年事已高的“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抑或是用才情为科学代言的物理学家李森,他们都激情创作、醉心科普。

这些人都是“典赞”科学传播人物奖项的获得者,他们相信,只要将科普的“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间,总有一天,这些新鲜的科学知识会“开花结果”,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科普界还有一堆逸趣横生、耳熟能详的作品:从脍炙人口、圈粉无数的北斗导航风云史一一《徐颖:来自星星的灯塔》,到近几年热播的科学实验类电视节目《加油!向未来》;从科普讲座《引力波•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的声音》,到优秀影视作品《重现化学》,在“典赞”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优秀科普作品二次面世,引发了多次传播热潮,为大众了解重大科技进展提供了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内容,再次让大众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节选自《科普的花儿为什么越来越红?》,人民网2018年12月27日)材料二:
与生活类、实用类期刊相比,由于科普期刊的文章较为艰深的专业内容和表达形式的限制,造成读者面的狭窄;与学术期刊相比,科普期刊没有丰厚的经费保障,需要在市场中打拼,建立一定的信誉度后才能生存和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读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传统媒体的读者流失严重,逐漸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

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科普期刊的转型之路显得尤为迫切。

不同特点的期刊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内容和资源,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以扩大影响,提高用户黏性。

如航天类期刊,在航天发射时可提供实时转播,聘请专家穿插专业解读;结合有关游学的规定,为广大学生读者和中小学校提供参观航天博物馆、纪念馆的服务,既扩大了宣传面,也取得了实效;举办航天技术专题讲座,让院士、专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再如美食类期刊可与特色餐厅合作,提供试吃券、抵用券等。

各家可以有不同手段•但只要特色鲜明,结合有序.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另外,期刊的编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与读者进行互动沟通,分享心得,倾诉感想,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节选自《明确定位内容为王科普期刊转型发展需有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4月2日)材料三:
3月16日,“我是科学家”第六期科学家科普能力培训班于果壳办公室成功举办。

在本次培训班中,果壳编辑部内容总监谢默超向到场的科研工作人员及科普工作者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知识科普视频制作、分发经验:
“果壳自2014年起就开始进行视频内容的探索和制作。

我们做了一档更好看、更好懂的互联网知识短
视频——《果壳大百科》。

节目有三大优势:内容选题新颖有趣,有果壳内容团队的全面支持;互联网MG 形式的知识纪录片,视频形式更丰富,用可视化论述的形式讲述,并采用真人叙述以及实拍素材;固定叙事逻辑,栏目感强,容易培养,用户黏性。

科学传播既需要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媒介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其实科普也可以很“抖”。

从去年3月份开始,我们通过抖音账号“酷炫实验室”,用新奇有趣的短视频进行知识科普,把复杂知识通俗化,把更多的科学内容传播给更广泛的用户。


(节选A《如何打造科普爆款短视频•有必要把这个秘密抖出来了》,搜狐网2019年4月4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普界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创作,传播科普知识。

B. 没有“典赞”科学传播人物的“推波助澜”,科普界的一堆逸趣横生的优秀作品难以引起传播热潮。

C. 传统科普期刊的读者面窄,又没有学术期刊那么丰厚的经费保障,生存和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D. 果壳利用抖音短视频进行科普,这就是利用媒介平台宣传推广科学知识的一种较好的形式。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典赞”科学传播人物奖活动推选出一批激情创作、醉心科普的人,打造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

B. 传统媒体必须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才能改变读者严重流失的现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C. 一些科普期刊因为充分利用不同手段,建立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

D. 《果壳大百科》是-档内容新颖有趣,形式丰富多彩,好看又好懂的互联网知识短视频节目。

6.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用户黏性”的含义,并概括说明材料中提供了哪些提高科普“用户黏性”的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心愿
北方
“麻警官,您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捡垃圾。

这都第四次了,我们劝不住,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怎么说她就是不听。

知道您忙,可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找您了。


“我早晨过去又说了说,怎么还闹呢?吃喝都给她准备得很充足,口罩也买了。

”麻利锋刚上卡点,母亲居住的社区张主任就打来电话。

昨天张主任就为麻利锋母亲要出去给他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最后还是麻利锋亲自回去,才把母亲拦住了。

母亲越来越不听劝了。

麻利锋最初担心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带她到市医院彻底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数据正常。

大夫说人上了岁数,性格发生变化也不奇怪。

父亲在世时,母亲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要伺候腿脚不便的父亲,每天不得闲,几乎不用麻利锋操心。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似乎就变了,主要表现是话少了,还总爱在小区的垃圾箱里翻捡废品。

纸箱、矿泉水瓶、废报纸、泡沫板……只要是废品回收站要的,母亲一样也不会漏掉。

起初,听小区门房的梁姨说过几次,好似母亲抢了人家的生意,话说得客气但不好听。

麻利锋似信非信,家里见不到任何废品的影子呢。

他忙得顾不上,就让老婆去盯了两次,果然看到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地往外捡废品。

母亲被抓了现行后,更加无所顾忌了。

梁姨被进出的车辆登记收费拖住了手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目标落入母亲的手中,碍于麻利锋的面子,再生气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夺回自己的地盘。

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

麻利锋问她,缺钱吗?
不缺。

为啥捡垃圾?那不是垃圾,是能回收利用的废品,找点事干。

麻利锋劝说多次无效,也不能整天看着她老人家。

“老妈,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门呀!”麻利锋下卡点后急急忙忙赶回家,母亲趴在客厅的窗台上看着外面,他进门也没搭理。

麻利锋从母亲的视线角度看去,正好有三个垃圾箱,“正在疫情爆发期,您的身体又那么弱。


“我没糊涂,电视里天天在播。

你也要小心点,小杰真的不能回来了?在武汉没人管咋办呢。

”母亲依然没有回头,神情十分失落。

“肯定不能回来的。

快三十岁的大小伙子还要怎么管?昨天不是给您打电话报平安了吗?您不用担心。

我天天上卡点,可比您孙子辛苦多了。


“妈知道你们辛苦,要不我才不在家闲坐着,没感染上病毒还坐出毛病来了呢。

中间那个垃圾箱里扔进去两个牛奶箱,还有——”
“哎呀妈,看在我苦口婆心饿着肚子说了半天的份上,就算是人家把金条扔进垃圾箱,您也不能下去捡,太危险了。

”麻利锋把母亲架到了沙发上,有些急赤白脸,母亲却笑了。

“赶快回去吃你的饭,我又不是小孩子,你比社区那几个女人的话还多。

不放心的话,你干脆把老娘绑起来,让我等死算了!”母亲的脸沉了下来。

麻利锋登时泄了气,怏怏地走了。

再强硬下去把母亲惹毛了,还真不好收场。

安葬了父亲后,他就建议母亲搬过去跟他一起住,母亲说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动员了好几次也不听。

“老太太已经出小区了,我和门口的社区工作人员怎么劝都不听,你赶快回来吧。

”麻利锋昨天没说通母亲,早上出门前就叮嘱老婆一定要过去盯着,果然时间不长老婆就打来电话抱怨,“非要去超市不可,买啥我替她去买还不行么。


麻利锋头疼了:“唉,就让她出去一次吧,五六天没——”
“你以为你是警察就可以让家里人随意进出?老太太真要出了事你负得起责吗?”麻利锋话没说完,老婆开火了。

麻利锋刚赶到小区大门口,就见母亲戴着口罩从不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两个超市的工作人员,推着装满牛奶、方便面的小推车。

母亲冲他欢乐地挥着手,麻利锋憋着一肚子气,大声冲母亲嚷嚷:“不让您出门就是不听,尽给人找麻烦!”
“他们几个整天守在小区门口很辛苦,我就是想给他们买点吃的喝的。

”母亲轻声细语地说。

社区人员愕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

“老妈,您做得对!”回到家,麻利锋帮母亲脱大衣,在右边的衣兜里发现了一张工商银行的回执单,是母亲给武汉捐助了四万元的凭证,时间正是今天,超市旁边就有工商银行的营业点。

麻利锋悄悄塞回去,转身给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这里交代母亲的职业和收入,进一步引起读者对母亲出门捡废品原因的猜测,也为后文母亲捐物捐款埋下伏笔。

B.“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地往外捡废品”,形象描绘出母亲捡废品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表现老婆对母亲捡废品的鄙弃和不满。

C.得知母亲出社区是给社区人员买吃的喝的,“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这是感动,也是愧疚。

因为之前他们还在一味地责怪母亲“多事”。

D.结尾“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是为儿子终于理解并赞赏自己而喜悦,也为自己捐款行为而自豪,这种描写有“无声胜有声”的感人效果。

8.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人物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本文的对话朴素平易,既能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也可以直接反映小说人物的质朴品质。

B.文章题目为“母亲的心愿”,但文中并未直接表现“母亲”的心愿具体是什么。

疫情前与疫情期间,她的心愿是不同的。

C.小说结尾作者采用突转的方式展现了母亲的形象,让母亲此次行为与之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母亲的转变。

D.小说以日常的小事和人物间的小冲突为切人点,展现了“母亲”及麻利锋、社区人员这些平凡而又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形象。

9.小说直接以社区张主任给麻警官打电话的语言描写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故事叙述方式,将情节简单的故事变得内容丰富。

请你结合文章分析作者运用了一种怎样的故事叙述方式,并谈谈其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事孝文帝。

释之从行,登虎圈。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

”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

”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①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

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文帝曰:“善。

”乃止不拜啬夫。

顷之,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释之治问。

曰:“县人来,闻跸②,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

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注:①斅,xiào,效法,模仿。

②跸:读“bì”,帝王的车驾。

也指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
B.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
C.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
D.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文帝”是谥号,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

一般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后来还出现了私谥。

B. 廷尉,官职名,九卿之一,是当时的最高执法者。

张廷尉是以官职名来称之,除此还可以以地名称呼对方,如柳柳州,贾长沙。

C. 宗庙,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是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之所。

除天子设七庙,诸侯五庙,大夫、士、庶人皆可设庙,以祭先祖。

D. 顿首,古代的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本是谢罪之辞。

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张释之正直公正,依法行事。

皇帝御辇所驾的马受到了惊吓,张释之审问惊马之人,知晓事情的始末,上奏文帝依法处以罚金。

B. 张释之不以口舌之利取人。

与上从行上林苑,上林尉不可信任,不能回答文帝问话,文帝欲任命对答如流的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不同意文帝的做法。

C. 张释之考虑问题长远周全。

认为下面的人被上面的人感化,快得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应一样,劝谏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审慎小心。

D. 张释之敢于犯言直谏,坚持原则。

对于盗取高祖庙物件的人,他按照相关法律判处此人游街示众,改变了文帝判他灭族的做法。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2)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马镇西宅[注]
许浑
将军久已没,行客自兴哀。

功业山长在,繁华水不回。

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

借问此中事,几家歌舞来。

[注]诗人经过唐朝名将马磷旧居写了这首诗。

马磷长年镇守西北,家境富有,在京师所建的宅第,极为奢侈,唐德宗曾为此专程下旨,严令大臣的府第不得超过皇官,并将马磷家的中堂拆毁,家园充公。

马磷的子孙都是纨绔子弟,在马磷死后不久便将家产败光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久已没”写诗人经过马磷旧居,发出了物是人非的叹息。

B.“行客自兴哀”中“哀”字点明诗人经过马磷旧居时的情感。

C.“山长在”与“水不回”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对繁华不再的感喟。

D.结尾诗人想象荒芜的马磷旧居还会歌舞再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

16.颈联意蕴丰富,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做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神地描写了琵琶女在诗人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则以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早春春草尚不丰茂的清新景象。

(3)《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小物有小物的凭借,大物有大物的凭借。

如果“______”,就只能以芥草为舟;而蜩与学鸠不理解,所以质疑大鹏的行为“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下列各句中,引号里的内容均存在表达不当之处,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故宫博物院文物失窃案被警方侦破后,故宫方面向北京警方赠送了一面锦旗,内容为“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

②就学术风波一事,翟天临在微博道歉说:“参演一系列影视作品后,我开始飘飘然。

这种不良心态被我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