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学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陵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学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 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读下图,完成问题。
2. 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 资金
B. 劳动力
C. 信息
D. 观念
3. 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 地理位置差异
B. 气候、地貌差异
C. 人种分布差异
D.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 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 2020 年之前形成 3000 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 市场
B. 交通
C. 原料
D. 劳动力
5. 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 开发地下水
B. 循环用水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图示地区为我国东西部经济联系的大通道之一。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与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水源充足
C. 耕地广阔
D. 市场广阔
7. 图示钢铁工业基地中,工业区位属于市场主导型的是
A. a
B. b
C. d
D. e
8. 图示地区由西向东转移的主要社会经济要素是
A. 资金、技术
B. 资源、劳动力
C. 技术、信息
D. 商品、技术
9.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如果灌溉不当,土壤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出现的荒漠化现象称为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石质荒漠化
D. 次生盐渍化
10.有关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象属于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海浪侵蚀
D. 地壳抬升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生态林工程。
经过40年不懈努力,目前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构筑起绿水青山的生态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得工程区
A. 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B. 环境承载力降低
C. 人口合理容量变小
D. 环境承载力提高
12.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给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 减轻风沙危害
B. 减轻汽车尾气污染
C. 减少生物多样性
D.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迷恋着过去那种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这句话,如今让中国“体质”、“颜值”都有了大变化,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中国,正在重现眼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 人定胜天论
B. 地理环境决定论
C. 因地制宜的思想
D. 人地协调论
14. 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
...上述思想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15.下列不属于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的是A. 气候 B. 地形C.交通 D. 水源16.网购已成为一种商业形态,春节期间北京的小张从昆明网购一批鲜花,最佳运输方式是()
A. 内河运输
B. 公路运输
C. 管道运输
D. 航空运输
17.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湿地能够
A. 提供水资源
B. 调蓄洪水
C. 调节气候
D. 净化污染物
18.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 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 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
2019年第23个世界湿地日即将来临,《湿地公约》组织明确“湿地与气候变化”为世界湿地日主题,以突出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以此提高公众认知,推动湿地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 我国三江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纬度高,蒸发弱
C. 冬季寒冷漫长,有冻土存在
D. 降水季节变化小
20. 湖泊是湿地之一,以下关于湖泊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B. 不参与地球上的水循环
C. 具有调节局地气候的作用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 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 流域农业因地制宜的开发
B. 流域的综合开发
C. 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22.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A.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 防治水污染
C. 保护水源涵养林
D. 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等问题。
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据此完成各题。
23.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 黄河流域流程长
B. 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C. 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 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24. 下列不属于黄河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共同面临的问题的是( )
A. 土地退化
B. 植被破坏
C. 水质污染
D. 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某区域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工业以资金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特别大
C.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D. 整个区域处于极不均衡状态
26.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7.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地区却存在耕地增多的现象。
下表为“我国某时段新增耕地的降水条件”。
据此判断,新增耕地最多区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热带种植园农业
C. 混合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28.服装加工厂属于
A.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 动力导向性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 技术导向型工业地理信息技术逐渐被大量运用到社会经济中的各个部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环保部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各地区秸秆着火点,若图中甲为环保部,乙为秸秆着火点监测区,则
该地理信息技术为
A. 遥感(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北斗导航系统(BDS
30. 我国某共享单车企业利用国产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米级定位,即使在树荫下单车也不会出现“漂移”。
若图中甲为国内某共享单车企业,乙为共享单车,则该地理信息技术为
A. 遥感(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北斗导航系统(BDS)
二、综合题
31.左图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右图是荒漠化发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
水,干旱程度增强。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由右图可见,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下降,其实质是退化。
32.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A 和C 反映的长江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产生的原因是和。
(2)图中材料B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解决的措施主要是。
(3)材料D反映长江泥沙含量大的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滥伐森林和破坏草场,该问题引起的后果是使河床淤积抬高,_________威胁加剧,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33.读湖南省、广东省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乙河流域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分析湖南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及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 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答案】D
【解析】
一个区域的内部差异并不显著,表现为相似性,在区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不一定没有人居住就不是区域;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选D。
【点睛】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其他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
(3)层次性:区域是有等级的,其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下图所示:
(4)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边界的相对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是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划分方案,如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
读下图,完成问题。
2. 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 资金
B. 劳动力
C. 信息
D. 观念
3. 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 地理位置差异
B. 气候、地貌差异
C. 人种分布差异
D.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答案】2. B 3. C
【解析】
考查区域经济联系。
【2题详解】
图中①箭头表示经济较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输送的区位因素,只有劳动力符合,B正确;资金、信息、观念都是发达地区先进一些,ACD错误。
故选B。
【3题详解】
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面考虑,图示两区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资源等条件的差异,ABD不合题意;人种分布差异不可能是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C符合题意。
故选C。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 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 2020 年之前形成 3000 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 市场
B. 交通
C. 原料
D. 劳动力
5. 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 开发地下水
B. 循环用水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
故C正确。
其余选项可排除。
【5题详解】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
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
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B正确,排除A、C、D。
图示地区为我国东西部经济联系的大通道之一。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与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水源充足
C. 耕地广阔
D. 市场广阔
7. 图示钢铁工业基地中,工业区位属于市场主导型的是
A. a
B. b
C. d
D. e
8. 图示地区由西向东转移的主要社会经济要素是
A. 资金、技术
B. 资源、劳动力
C. 技术、信息
D. 商品、技术
【答案】6. A 7. A 8. B
【解析】
【6题详解】
图示地区为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北松嫩平原纬度高,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所以与松嫩平原相比,长江流域的优势条件是热量充足,故A正确。
两地区水源都充足;二者相比,松嫩平原耕地更广阔;市场广阔不属于自然条件,故B、C、D错误。
【7题详解】
图中a~e五大钢铁工业基地中,a是宝山钢铁工业,当地没有煤、铁资源,主要是市场需求量大,是市场指向型工业,故A正确。
b是马鞍山钢铁工业,c是武汉钢铁工业,d是重庆钢铁工业,都是靠近煤、铁产地,故B、C、D错误。
【8题详解】
与西部地区相比,图中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西部人口迁入;但东部地区矿产资源较西部贫乏,需从西部调入,故B正确。
资金、技术等是从东部向西部转移,故A、C、D错误。
【点睛】本题虽涉及知识点多,但为基础知识,属容易题。
9.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如果灌溉不当,土壤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出现的荒漠化现象称为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石质荒漠化
D. 次生盐渍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如果灌溉不当,土壤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出现的荒漠化现象称为次生盐渍化,故D正确。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石质荒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
故A、B、C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概念性题目,简单。
10.有关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象属于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海浪侵蚀
D. 地壳抬升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
【详解】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黄土高原长期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生态林工程。
经过40年不懈努力,目前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构筑起绿水青山的生态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得工程区
A. 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B. 环境承载力降低
C. 人口合理容量变小
D. 环境承载力提高
12.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给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 减轻风沙危害
B. 减轻汽车尾气污染
C. 减少生物多样性
D.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区域生物生产力得到改善和提高,有利于提高当地环境承载力,从而使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故D正确,A、B、C错误。
【12题详解】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防水土流失。
因此三北防护林给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故A正确。
防护林建设不能减轻京津冀地区汽车尾气污染,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故B、C、D错误。
【点睛】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建设三北工程不仅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迷恋着过去那种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这句话,如今让中国“体质”、“颜值”都有了大变化,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中国,正在重现眼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 人定胜天论
B. 地理环境决定论
C. 因地制宜的思想
D. 人地协调论
14. 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
...上述思想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答案】13. D 14. C 【解析】【13题详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思就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D对。
【14题详解】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是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斩伐养长,不失其时;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做法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只有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做法是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故选C。
15.下列不属于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的是
A. 气候
B. 地形
C.交通
D. 水源【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详解】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市场,交通,
劳动力等。
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6.网购已成为一种商业形态,春节期间北京的小张从昆明网购一批鲜花,最佳运输方式是()
A. 内河运输
B. 公路运输
C. 管道运输
D. 航空运输
【答案】D
【解析】
【详解】鲜花保质期短,且北京与昆明相距遥远,因此最佳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故D正确。
【点睛】一般来说,贵重、急需的货物远距离运送,采用航空运输;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采用铁路或水运;容易变质的鲜货、活物,短距离运送,一般采用公路运输;石油一般采用水运或管道运输;天然气一般采用管道运输。
17.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湿地能够
A. 提供水资源
B. 调蓄洪水
C. 调节气候
D. 净化污染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肾的一大功能便是排毒,湿地通过植物根系以及微生物的作用,能对污染物进行净化,起到“排毒”的作用,D正确;ABC选项均属于湿地的功能,但和题干想要体现的信息不符合,排除。
故选D。
【点睛】湿地的一般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18.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 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 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答案】C
【解析】
目前长江流域约有湖泊面积14000平方公里,接近全国湖泊面积的1/5,是我国湖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
由于泥沙大量淤积,洲滩迅速发育,围湖造田不加节制,该流域湖泊迅速发生演变。
根据遥感解译统计,仅长江中下游湘、鄂、赣、皖、苏五省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面积就多达1.2万平方公里,致使湖泊对江河的调蓄作用日益减少。
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
2019年第23个世界湿地日即将来临,《湿地公约》组织明确“湿地与气候变化”为世界湿地日主题,以突出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以此提高公众认知,推动湿地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 我国三江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纬度高,蒸发弱
C. 冬季寒冷漫长,有冻土存在
D. 降水季节变化小
20. 湖泊是湿地之一,以下关于湖泊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B. 不参与地球上的水循环
C. 具有调节局地气候的作用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A.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利于沼泽的形成,A正确;
B.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利于沼泽的形成,B正确;
C.三江平原冬季寒冷漫长,存在季节性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利于沼泽的形成,C正确;
D.三江平原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D错误。
故选D。
【20题详解】
湖泊具有削峰补枯、调节局地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A、C、D正确;湖泊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B错误。
故选B。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 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 流域农业因地制宜的开发
B. 流域的综合开发
C. 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22.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A.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 防治水污染
C. 保护水源涵养林
D. 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答案】21. B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TVA对田纳西河开发的核心思想是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等地理环境,通过梯级开发的方式,对流域内进
行综合开发。
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旅游、土地利用、工业生产、环境治理等相关方面,故B正确。
其
它选项均说法较为片面,只提到了某些方面,故ACD错误。
故选B。
【22题详解】防止水污染可以直接提高水质;保护水源涵养林可以增强流域内的水源涵养能力,加强净化并减少污染物的进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来源。
故BCD均能提高水质。
抽水电站只能发电,并不具备
改善水质的作用,A符合题意。
故选A。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等问题。
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
治理。
据此完成各题。
23.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 黄河流域流程长
B. 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C. 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 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24. 下列不属于黄河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共同面临的问题的是( )
A. 土地退化
B. 植被破坏
C. 水质污染
D. 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23. B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低;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且多暴雨,B正确,C错误;水土流失与流程长度关系不大,A错误;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
重,属人为原因,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