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铁路局钢轨探伤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铁路局钢轨探伤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
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公共知识
一.选择题(20题)
1.前往探伤作业点或收工返回,应在作业负责人带领
下列队沿路肩或选择限界以外的安全通道行走,,人员不得
过于分散,前后最大距离应保持在( C )以内,并按规定
进行防护、避车。
(A)20m (B)30m (C)50m (D)100m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2. 野外作业遇雷雨天气时,作业人员应放下手中金属
器具,迅速到(D)躲避
(A)大树( B)电杆
( C)涵洞( D)安全处所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1.6条
3.现场防护员员必须由( C )担任。
(A)施工负责人(B)作业人员
(C)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D)工班长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1.2条
4.天窗按用途分为施工、维修天窗;按影响范围分为“V”型、( A)、同步天窗
(A)垂直天窗(B)单线天窗
(C)双线天窗(D)临时天窗
----《上海铁路局工务设备天窗修实施细则》
5.工务、电务、供电等人员在站内养护、检修行车设
备影响使用时,应按规定纳入“(A)”
(A)天窗修(B)点外
(C)点内(D)随时
-----《行规》第2.2.条
6.按规定单机作业人员应不少于( C )人。
(A)3 (B)4 (C)5 (D)6 ----《钢轨探伤工技能鉴定题库》
7.每探伤1公里调换执机人员,双机作业两机间距不
大于( B )。
(A)40米(B)50米(C)60米(D)70米
----《钢轨探伤工技能鉴定题库》
8. 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区段,作业人员下
道避车时,应距钢轨头部外侧( B )。
A、1.5m
B、2m
C、2.5m
D、3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9.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km/h<Vmax≤160km/h区段,
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应距钢轨头部外侧( C )。
A、1.5m
B、2m
C、2.5m
D、3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10. 在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200km/h区段,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应距钢轨头部外侧( D )以上。
A、1.5m
B、2m
C、2.5m
D、3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11. 在线路允许速度60km/h<Vmax≤120km/h区段,本线来车时,作业人员应距列车不少于( B )下道完毕。
A、500m
B、800m
C、1400m
D、2000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12. 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60km/h区段,本线来车时,作业人员应距列车不少于( A )下道完毕。
A、500m
B、800m
C、1400m
D、2000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13. 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必须有(B ),储藏时应与建筑物、烟火及水源隔离。
A、负责人
B、专人看管
C、专业人员
D、作业人员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1.5条
14. 在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200km/h区段,本线来车时,作业人员应距列车不少于( D )下道完毕。
A、500m
B、800m
C、1400m
D、2000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15. 在站内其它线路作业,躲避本线列车时,下道距离不少于( A )。
A、500m
B、800m
C、1400m
D、2000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16. 小车跟随列车后面推行时,距离列车尾部不得少于( A )。
A、500m
B、800m
C、1400m
D、2000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17.段( B )对安全带、安全绳做一次鉴定。
(A)每季度(B)每半年
(C)每年(D)每二年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3.4条
18.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少于( A )m,并注意车辆动态和邻线开来的列车。
(A)5 (B)3 (C)2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5条
19.线路允许速度120km/h<Vmax≤160km/h时,本线来车的下道距离应不小于( D )。
(A)500m (B)800m
(C)1000m (D)1400m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20. 大站场探伤特别要注意溜放车辆的防护、道岔区作
业要防止( A )夹挤手脚和仪器。
(A)道岔(B)尖轨
(C)钢轨(D)扣件
----《钢轨探伤工技能鉴定题库》
二.判断题(40题)
1、常用的工(机)具必须用反光漆(膜)进行编号。
( √ )
----《劳动安全题库》
2、所有作业人员在上道前必须按规定穿着黄色防护服或防护背心,在夜间作业时必须穿带有反光功能的防护服或防护背心。
(√ )
----《劳动安全题库》
3、严禁未穿着绝缘鞋使用电器设备作业。
(√ )
----《八防安全知识》
4、线路封锁的计划时段内,在线上作业、撤离、推行机具可以不用专职防护人员防护。
(×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5、安全带、安全绳每次使用前,使用人必须详细检查。
(√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3.4条
6、保证安全生产是工务部门的基本职责。
(√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1.0.2条
7、避车时人员及机具必须同时撤至安全地点,作业人员应面向列车列队避车。
(√ )----《八防安全知识》
8、避车时严禁在封闭栅栏范围内坐卧。
(√ )----《八防安全知识》
9、对容易滑倒的通道及场所除做好防滑措施外,还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
10、凡发生与工务有关的事故,工务部门应缜密调查,科学分析,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1.0.4条
11、工务人员一旦发现线路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时,应根据故障处理办法,先设好防护,再进行及时处理。
(√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3.1条
12、桥梁上及隧道内发现轻伤钢轨按重伤钢轨处理。
(√ )
-----《上海铁路局钢轨防断标准化管理办法》(上铁工
[2013]580号)
13、高速铁路裂纹和可能引起轨头揭盖的重伤,应按照钢轨折断进行紧急处理、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 )
-----《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试行)》第4.0.3条
14、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6.6条
15、高速铁路发现钢轨或焊缝重伤时对钢轨核伤和焊缝重伤可加固处理,并在适宜温度时及时进行永久处理(√ )
-----《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试行)》第4.0.3条
16、高速铁路施工作业和维修作业,本线和邻线均不设置作业标、移动减速信号和减速地点标等。
(√ )
-----《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试行)》第3.5.4条
17、在带电的接触网下作业,搬运长大杆件应距带电体2m以上。
(√ )
-----《电气化区段安全作业手册》
18、在消防工作中,“三懂”即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 )
----《八防安全知识》
19、作业负责人、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必须携带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等通信设备(√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4条
20、作业负责人下达设置或撤除防护、开始或停止作业、下道避车等命令。
(√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4条
21. 单轨小车、吊轨小车、推运工机料具的小平车应在封锁线路的情况下使用。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4.23条
22. 160km/h及以下的区段使用轨道检查仪、钢轨探伤仪等随时能撤出线路的便携设备进行检查、检测作业可在天窗点外进行。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1.3条
23. I级维修负责人车间主任可委托车间干部担当。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1.3条
(×)
24. 120/h以上的区段禁止利用列车间隔使用小车。
----《技规》第398条
25. 人员下道避车的同时,必须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并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26. 两线间距离小于6.5m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27. 在地面2m以上的高处及陡坡上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或安全绳,不准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3.4条
28. 避车时探伤小车仪器必须在路肩或限界以外的安全地点放置稳妥,禁止放在道床边坡上,但可以放在两线间、邻线上。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29. 严禁作业人员跳车、钻车、扒车和由车底下、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5条
30. 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物或绳索伤人。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31.区间作业,本线来车下道避车距离为:vmax≤60km/h 时,不小于600m。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32.区间作业,本线来车下道避车距离为:60km/h<vmax≤120km/h时,不小于800m。
(√)
33.区间作业,本线来车下道避车距离为:120km/h<vmax≤160km/h时,不小于1200m。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34.区间作业,本线来车下道避车距离为:160km/h<vmax≤200km/h时,不小于1600m。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35.区间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规定:本线不封锁时邻线速度Vmax≤60 km/h时,本线可不下道。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36.区间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规定:本线不封锁时60 km/h<邻线速度Vmax≤120 km/h时,来车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37.区间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规定:本线不封锁时邻线速度Vmax>120 km/h时,下道距离不小于1400 m。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38.区间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规定:本线封锁时邻线速度vmax≤12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39.区间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规定:本线
封锁时120km/h<邻线速度vmax≤160km/h时, 本线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40.区间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规定:本线封锁时邻线速vmax>160km/h时,本线必须下道,距离不小于1600m。
(×)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条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
一、填空题:(80题)
1、使用钢轨探伤仪进行探伤作业目的:是发现探伤范围内的各种钢轨伤损,提出伤损处理意见。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2、由于轮轨的相互作用,轨顶面反复承受接触应力,使轨面出现塑性变形、疲劳磨耗及疲劳裂纹。
----《铁路探伤工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资源库》
3《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Vmax>160km/h的区段,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1mm属重伤。
----《铁路探伤工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资源库》
4、探伤作业前应检查探伤仪器状态及防护备品:检查仪器面板上各旋钮开关的工作状态和探头线、接插件等状态是否良好,电源是否充足,各项备品工具是否齐全。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防护作业部分》
5、进入作业门: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联系,确认登记完毕,防护体系有效建立,人员、仪器、工具、材料等由计划地点进入作业门。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防护作业部分》
6、作业中仪器准备:清空前一天作业数据:正确输入当日探伤作业有关信息。
如:工号﹑线名(车站)﹑行别(股道)﹑里程﹑轨型﹑岔号等信息,校准仪器日期时间。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7、仪器性能调整校验:校对各通道探伤灵敏度,调节探头位置、供水耦合良好。
确认探伤系统性能良好。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8、严禁超速:按规定速度进行探伤作业,认真落实接头站,小腰慢,大腰均匀的探伤要领。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9、灵敏度修正:根据轨面状况及时修正各通道探伤灵敏度,时刻保持仪器探伤灵敏度合适。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0、标准化作业:进行里程校对和执机人员更换,及时准确输入各类标记,填写好《探伤工作日记》。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1、薄弱地段检查:对各类焊缝接头﹑胶接接头﹑异形接头﹑大轨缝与高低左右错牙接头,以及严重鱼鳞伤﹑严重
侧磨﹑压溃﹑掉块﹑道口锈蚀﹑尖轨﹑基本轨﹑岔后引轨﹑贝尔岔心﹑导曲轨、桥上、隧道等重点薄弱地段应放慢速度,加强检查,并做好相应标记。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2、鱼鳞伤地段检查:探伤进入曲线鱼鳞伤地段时,应及时调整探头在轨面上中心位置,保证探头和轨面耦合良好。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3、从曲线进入直线要清除仪器尼龙轮和保护膜上的油污,重新调整探头位置。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4、对仪器显示不良、出波不全的处所要站停看波,回拉仪器校对。
必要时调整探头位置,加大给水量,可适当提高灵敏度,以加强对这些不良处所的重点疑似伤损检出。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5、探伤通过高锰钢整铸辙叉应手工检查,钢轨组合辙叉必须仪器和手工结合检查。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6、对仪器擦拭保养,冬季要放掉余水,仪器、工具、材料妥善存放或带回,及时将电池充电。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7、发现伤损,用白油漆在伤损部位打上相应标记,在仪器中打上伤损标记,向所属工区签发《伤损通知书》。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18、在轮轨接触点上,除作用于轨面的垂直竖向力外,还存在着车轮轮缘作用于轨头侧面上的横向水平力。
----《铁路探伤工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资源库》
19、超声检测中,使用仪器“抑制”过大,易造成(有用信号)的丢失。
----《铁路探伤工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资源库》
20、曲线上存在鱼鳞伤剥落掉块或出现成段鱼鳞伤报警时,不准降低探伤灵敏度,鱼鳞伤、掉块回波干扰严重时应看波探伤,可疑波形要回拉校对确认,严重鱼鳞伤应测深并按规定判伤。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21、探测各类焊缝接头时必须站停回拉看波,正常焊缝在70°各通道出波的时候输入对应焊接接头标记,并注意对钻眼加固螺孔的探测。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22、探测中应加强对轨底热影响区裂纹和工厂焊钳口部位的探测,发现轨头70°﹑轨底37°疑似伤损回波时,应进行定位及复核校对确认,以防漏检和误判,并填写好疑似伤损排除表。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23、当日作业完毕后,应及时将下载探伤数据上传到回
放组,工区同时备存。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24、在电路中微分电路允许信号频率高的分量通过。
----《铁路探伤工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资源库》
25、使用焊缝仪进行探伤作业目的;是发现焊接接头的各种伤损,提出伤损处理意见。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26、一般复线曲线上股迎车方向探伤时,应将后发70°探头向内,有利于鱼鳞破损引起的核伤探测。
----《铁路探伤工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资源库》
27、仪器性能调整校验:按工艺要求进行灵敏度测试校验,确认探伤系统性能良好。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28、加固焊缝接头处理:拆除夹板除锈后,进行复核比对探伤,做好记录,并根据伤损发展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29、相邻两次探测范围必须重叠,保证交替覆盖,轨脚边探测时,铝焊接头应保证三次波探测,以减少探测盲区。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30、工完料清,撤出作业门:作业结束后,用绵纱将轨面机油擦干净,人员、仪器、工具、材料由计划地点撤出作业门,清点数量是否有遗漏。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31、遇降雾、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禁止上道作业。
冬季注意防滑,夏季注意防暑,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32、两机间隔不大于50米,按规定距离及时下道避车或停车作业,避车时按规定列队接车,并面向列车尾部注意瞭望列车。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部分》
33、焊缝探伤除锈及涂油长度应大于250mm,轨头及轨脚4档扫查距离不小于250mm,轨脚其它部位扫查距离不小于150mm。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34、现场焊缝跟踪探伤必须确保在轨温低于40℃以下进行,10天内进行复探。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35、焊缝探伤上道校对灵敏度:要求衰减器读数与该探伤系统在60kg/m钢轨对比试块上用同样方法校验时的衰减器读数误差在±4db以内。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36、超声探伤Ⅰ级人员必须在超声Ⅱ级人员指导下,按工艺要求进行焊缝探伤作业,但无判伤资格。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焊缝探伤部分》
37、作业时发生防护联络中断,现场防护员要组织作业人员立即下道,恢复联络确认无车后方可上道作业。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防护作业部分》
38、大站场﹑编组场﹑驼峰下﹑道岔群﹑等繁忙处所作业时,随机防护员要加强与驻站防护员的联系,并时刻注意溜放车辆和机车车辆进入岔群股道方向,及时下道,在安全处所避车。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防护作业部分》
39、使用通用探伤仪进行道岔探伤作业目的,是发现探伤范围内的道岔特殊部位伤损,提出伤损处理意见。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0、作业中正线道岔AT尖轨轨底探测范围是弹性可弯部分在轨底刨切全长范围及其起终点前后各100mm。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1、正线道岔AT尖轨轨底坡面探测前应打磨除锈,除锈长度应大于探测范围两端各200mm,轨脚、轨底连接圆弧处的锈蚀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2、正线道岔AT尖轨轨底坡探伤,使用K2、5探头在
轨底面刨切部位轨底进行正反向探测,并做锯齿形扫查与偏角扫查。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3、作业中正线道岔AT尖轨与基本轨密贴部位由工地防护员向驻站联络员联系,待道岔搬反位后除锈探伤。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4、正线可动心道岔长心轨长心轨探测范围为心轨尖端至轨底刨切部位(电务第一、二牵引杆之间)和弹性可弯部位(轨底刨切部位及其起终点前后各100mm范围)。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5、正线可动心道岔长心轨探测区域轨头和轨底坡面应打磨除锈,除锈长度大于探测范围两端各200mm,轨脚、轨底连接圆弧处的锈蚀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6、正线可动心道岔长心轨使用 K1探头由轨面对轨头至轨底(轨腰投影范围内)采用进行正反向扫查。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7、正线可动心道岔长心轨使用K2、5探头对轨头、轨脚采用锯齿形扫查方式进行正反向探伤,用偏角扫查方式加强对轨头上端角和轨脚边沿及三角区部位的探测。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8、正线可动心道岔长心轨使用K2、5探头在轨脚侧面进行探伤,以保证轨底全断面扫查。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49、正线可动心道岔长心轨与翼轨密贴部位由工地防护员向驻站联络员联系,待道岔搬反位后除锈探伤。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50、长心轨、翼轨探伤完毕后,需将防夹木撑取出,并检查长心轨、翼轨处有无其他物品,防止影响道岔扳动。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道岔特殊部位探伤部分》
51、探伤回放作业目的:是对钢轨探伤作业数据进行全程回放,检查探伤任务完成、作业标准化执行等情况,检查作业数据中是否有漏检的可疑波形,下达可疑波形复核通知书,提出复核、处理建议。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52、回放软件设置;打开回放软件检查各通道的颜色设置、并进行正确拼孔设置,在正式回放前输入一个“阅”标记,输入回放员姓名。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53、基本情况回放作业应核对检查完成任务与计划任务是否相符,含探测里程、道岔数量等、周期完成情况及数据的完整性。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54、全过程回放要求对现场放过的疑似波形结合现场记录进行确认,并打上标记。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55、全过程回放对现场违标作业及波形不正常情况进行分析记录。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56、回放后续处理规定:对违标作业及其它影响探伤质量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并根据程度提出相应处理建议。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57、回放对会诊确定需现场复核的可疑波形提出处理意见,报车间审核确认后,通知探伤工区复核。
对发现的作业违标情况进行汇总提出处理意见报车间审核处理。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58、当日回放任务完成后,对各类回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存档,保存原始数据及回放后的数据。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59、当日回放任务全部完成,回放工区工长要对一天的回放工作进行小结。
指出当日回放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包括回放作业标准化、回放速度、回放质量、伤损发现情况及作业纪律执行情况等。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60、合理安排好回放任务,保证好回放员的休息时间。
杜绝睡眠不足与酒后回放探伤数据。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61、对可疑波形进行周期对比,防止出现因仪器问题造成的伤损显示不良。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62、回放员应注意回放时的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回放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63、回放重点为探伤任务完成及周期控制、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和发现现场作业遗漏的伤损。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64、对回放各类数据的分析统计,分类报表归纳,表述简洁清晰,上报及时。
-----《工务系统探伤作业指导书回放作业部分》
65、目前我国现场采用的钢轨焊接类型有铝热焊、气压焊和闪光焊。
-----《钢轨探伤工》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五章
66、当入射纵波大于第一临界角小于第二临界角时,且C2>C1 时,第二介质中只有横波存在。
-----《钢轨探伤工》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一章
67、超声波探伤,根据仪器示波屏上显示的缺陷回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脉冲反射法。
-----《钢轨探伤工》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一章
68、在钢轨焊缝各种缺陷中,最不易检测的缺陷有灰斑和光斑。
-----《钢轨探伤工》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五章
69、采用超声横波探伤时,为避免纵波的干扰,探头的入射角应在大于第一临界角小于第二临界角之间选择。
-----《钢轨探伤工》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一章
70、轻型车辆是指由随乘人员能随时撤出线路外的轻型
轨道车及其他非机动轻型车辆。
小车是指轨道检查仪、钢轨探伤仪、单轨小车、吊轨小车等。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398条
71、《技规》规定:线路允许速度160km/h及其以上区段,禁止利用列车间隔使用小车。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398条
72、《技规》(普铁):对各类通道须设门加锁,由使用单位落实管理责任。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59条
73、《技规》规定:听觉信号:号角、口笛、响墩发出的音响和机车、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鸣笛声。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409条
74、《技规》规定:线路标志包括:公里标、半公里标,曲线标,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始终点标,桥梁标,隧道(明洞)标,坡度标,以及铁路局、工务段、线路车间、线路工区和供电段的界标。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453条
75、高铁探伤使用钢轨探伤车对正线钢轨每年检查不少于7遍,使用钢轨探伤仪对正线钢轨每年检查不少于1遍----《上海铁路局钢轨防断标准化管理办法》(上铁工[2013]580号)
76、高铁探伤使用钢轨探伤仪对正线道岔(正线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