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中的数据挖掘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TLAB中的数据挖掘功能
2010-07-11 11:05:31| 分类:代码算法|举报|字号订阅
MATLAB作为一个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用来做数据挖掘,特别是利用其简单的矩阵语言加工具箱函数来实现数据挖掘算法的示例,是比较合适的。
Statistics Toolbox和Neural Networks Toolbox可以用来实现回归和分类;Optimization Toolbox和Genetic Algorithm and Direct Search Toolbox可以帮助聚类算法进行最优化运算;Fuzzy Logic Toolbox可以进行规则推理——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上述工具箱是一些通用的工具,而下面这几个函数的"挖掘味儿"则似乎更浓一些。
kmeans() k-均值聚类
treefit()决策树回归或分类
svmclassify()支持向量机分类
knnclassify() k-近邻分类
crossvalind()交叉验证试验
这些函数主要在Statistics Toolbox和Bioinformatics Toolbox中,通过MATLAB的帮助文档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曾经听说MATLAB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的效率远远不如SAS等专门的统计软件,因此在实际的挖掘项目中可否采用MATLAB 仍有待商榷。
另见百度文库《matlab做聚类分析》
matlab不熟悉,不知道关于决策树方面的在哪个工具箱中,是需要下载在添加进去吗
在demos toolboxes里的statistics里面decesion tree
那个函数已经过时了啊,而且实现使用的算法也过时了啊
Matlab中的聚类分析
2009-12-27 18:31:11| 分类:代码算法|举报|字号订阅
/blog/static/25118419200992210165258/ Matlab中的聚类分析
Matlab提供系列函数用于聚类分析,归纳起来具体方法有如下:
方法一:直接聚类,利用clusterdata函数对样本数据进行一次聚类,其缺点为可供用户选择的面较窄,不能更改距离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使用者无需了解聚类的原理和过程,但是聚类效果受限制。
方法二:层次聚类,该方法较为灵活,需要进行细节了解聚类原理,具体需要进行如下过程处理:(1)找到数据集合中变量两两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用pdist函数计算变量之间的距离;(2)用linkage函数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3)用cophenetic函数评价聚类信息;(4)用cluster函数创建聚类。
方法三:划分聚类,包括K均值聚类和K中心聚类,同样需要系列步骤完成该过程,要求使用者对聚类原理和过程有较清晰的认识。
接下来,介绍Matlab中的相关函数和相关聚类方法。
1.Matlab中相关函数介绍
1.1 pdist函数
调用格式:Y=pdist(X,’metric’)
说明:用‘metric’指定的方法计算X 数据矩阵中对象之间的距离。
’
X:一个m×n的矩阵,它是由m个对象组成的数据集,每个对象的大小为n。
metric’取值如下:
‘euclidean’:欧氏距离(默认);‘seuclidean’:标准化欧氏距离;
‘mahalanobis’:马氏距离;‘cityblock’:布洛克距离;
‘minkowski’:明可夫斯基距离;‘cosine’:
‘correlation’:‘hamming’:
‘jaccard’:‘chebychev’:Chebychev距离。
1.2 squareform函数
调用格式:Z=squareform(Y,..)
说明:强制将距离矩阵从上三角形式转化为方阵形式,或从方阵形式转化为上三角形式。
1.3 linkage函数
调用格式:Z=linkage(Y,’method’)
说明:用‘method’参数指定的算法计算系统聚类树。
Y:pdist函数返回的距离向量;
method:可取值如下:
‘single’:最短距离法(默认);‘complete’:最长距离法;
‘average’:未加权平均距离法;‘weighted’:加权平均法;
‘centroid’:质心距离法;‘median’:加权质心距离法;
‘ward’:内平方距离法(最小方差算法)
返回:Z为一个包含聚类树信息的(m-1)×3的矩阵。
1.4 dendrogram函数
调用格式:[H,T,…]=dendrogram(Z,p,…)
说明:生成只有顶部p个节点的冰柱图(谱系图)。
1.5 cophenet函数
调用格式:c=cophenetic(Z,Y)
说明:利用pdist函数生成的Y和linkage函数生成的Z计算cophenet相关系数。
1.6 cluster 函数
调用格式:T=cluster(Z,…)
说明:根据linkage函数的输出Z 创建分类。
1.7 clusterdata函数
调用格式:T=clusterdata(X,…)
说明:根据数据创建分类。
T=clusterdata(X,cutoff)与下面的一组命令等价:
Y=pdist(X,’euclid’);
Z=linkage(Y,’single’);
T=cluster(Z,cutoff);
2. Matlab聚类程序的设计
2.1 方法一:一次聚类法
X=[11978 12.5 93.5 31908;…;57500 67.6 238.0 15900];
T=clusterdata(X,0.9)
2.2 方法二和方法三设计流程:分步聚类
Step1 寻找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用pdist函数计算相似矩阵,有多种方法可以计算距离,进行计算之前最好先将数据用zscore函数进行标准化。
X2=zscore(X); %标准化数据
Y2=pdist(X2); %计算距离
Step2 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
Z2=linkage(Y2);
Step3 评价聚类信息
C2=cophenet(Z2,Y2); //0.94698
Step4 创建聚类,并作出谱系图
T=cluster(Z2,6);
H=dendrogram(Z2);
以上内容整理,是在网上朋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调整,在此说明。
具体实例,如有需要,大家可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