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杆还田技术不同覆土对比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秸杆还田技术不同覆土对比试验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秸杆还田技术研究,探索不同覆土厚度秸杆还田技术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在种植户的温室开展了不同覆土厚度秸杆还田技术在番茄生产上的对比试验,以期筛选秸杆还田技术最佳的覆土厚度。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点基本情况
试验安排在温室园区种植户的温室,该温室属二代日光温室,温室长80m,跨度7m,高度3.4m,墙体为土墙,棚内有立柱。

1.2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赛琳娜。

1.3试验设计
试验安排在赛琳娜硬质红果越冬茬番茄生产上,采用行下式秸杆反应堆技术,设四个处理,采用三种不同覆土厚度的方式,处理1为20cm,处理2为25cm,处理3为30cm,处理4为对照,正常栽培。

第一垄和第52垄为保护行,每个处理三垄,三次重复,随机排列。

1.4试验方法
试验于11月2日翻地,施入羊粪7方,过磷酸钙40kg,
11月4日挖沟,在温室内南北向开沟,长度与栽培畦等长,沟宽50cm,深30cm,沟与沟的中心距离为150cm,11月5日铺秸杆,按照试验设计分别覆土20cm、25cm、30cm将秸杆在沟的两端各出槽10-15 cm,便于灌水、散热、透气。

秸杆铺好踩实后,按照菌种与秸杆1:400的比例撒入专用微生物菌种,每亩用量10kg菌种,具体方法是当秸杆填到半沟深时踏实找平,撒上1/3菌种,然后继续填入秸杆,踏实找平,与地面相平时撒入剩余2/3菌种,同时每亩撒入8-10kg尿素,以加速秸杆的腐解并培养出微生物,根据试验设计要求20cm、25cm、30cm,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各处理上整平,11月8日浇一次透水,隔3-4天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土层厚度按照试验设计要求20cm、25cm、30cm再次平整,11月12日覆膜并打孔,用12#钢筋打两行孔,行距25-30cm,孔距20cm,孔深以穿透秸杆层为准,11月14日定植淌水。

利用温室娃娃及环境测定仪观测记载温室不同处理的地温、空气温度,露点温度,空气湿度,从11月下旬到次年3月底,于开花期及时测定不同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果穗数、生长势、果实性状及产量等指标。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棚内地温的影响。

由表1可知11月到次年3月,早上9;00点至下午5
时,20cm土层的平均温度三个处理比对照高1-3℃,其中覆土厚30cm的最高,比对照平均高3℃,30cm高于25cm地温1℃。

表1不同处理地温记载表
2.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的番茄长势均好于对照,株高、茎粗无论是开花期还是结果期均比对照高,转色时间三个处理比对照提前2-4天,叶片数、果穗数三个处理也比对照高。

表二不同处理番茄植株长势记载表
2.3不同覆土厚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由表三可知,处理三比对照高50斤。

处理二与对照相同。

处理一比对照低50斤。

这是第一次采摘测产,从目前分析处理三最好。

表三不同处理番茄第一次产量记载表
3.结论与讨论
在冬春一大茬番茄栽培上,不同处理相对对照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地温,30cm高于25cm1℃,25cm高于20cm1℃,20cm地温略高于对照0.5℃,且能明显促进植株营养生长、缓苗快、生长快,第一次采摘覆土30cm比对照多采摘50斤。

在binghai防治方面,解决了土传binghai的发生,棚内湿度明显降低,减少了地上部binghai的发生,如番茄晚疫bing 早疫bing、灰霉bing、叶霉bing的发生。

今年2月5日降雪连阴天后温棚灰霉bing大量发生,据调查没有做秸杆还田的番茄棚80米长的用yao费用在800-900元,而试验棚用yao 费用在300元。

在番茄转色期,三个处理与对照相对比,果实着色均匀,颜色鲜亮,且口感较好。

通过观察与数据对比,覆土30cm处理效果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