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作者:梁时利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67期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班主任工作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专业化素质。

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谈谈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途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导师,负有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的作用。

可见,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班主任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这就要求新时代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专业化素质。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

”班主任的专业化主要指以下几方面内容:班主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

综合各方面考虑,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下面笔者浅谈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一、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主要通过自修和进修,具体途径为读书学习、请教同事、参加培训、交流研讨及听讲座等方式的专业学习。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总结吸纳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育在改革,教育理念在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认清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获得班级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

自主学习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基本和主要的方式。

二、不断实践,完善教育理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班主任工作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发展完善,形成自己可行的理论体系。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班主任也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育风格。

三、学会反思,在反思中超越自己
教育理论是基础,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但并非所有理论和实践运用到自己班里都是恰当的,只有经过反思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行为才是有意义的。

将认知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运用到班主任专业成长过程中,“认识”也就是反思的意思。

在班主任工作中,只有重复实践和反思的过程,才能形成更完善的符合实际的教育理念。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班主任工作也如此,我们应站在一定高度,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总结自己的教育工作,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养成用文字去记录自己的反思和想法,在反思中促进自己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成长。

四、勇于创新,突破传统观念
世界在发展,教育环境在改变,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要求班主任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理论去应对瞬息万变的教育环境。

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根据本班的现状,制订创新目标与计划,努力使班级工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构建个性化班集体,形成富有特色具有风格的班集体。

在具体问题中,会出现老教师都未曾遇到的新问题,这时我们更加需要用開拓的思维勇于创新,在具体的处理方式和技巧等方面有所革新,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寻找更优的解决方式。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途径应从个人方面努力。

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机遇,使自己成为具备专业化素质的优秀班主任。

另外,从学校及教育单位方面考虑,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有:
1.营造积极的学习交流环境
首先,学校应组织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相关培训班、交流研讨和专家讲座等,让班主任进行业务学习。

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德育工作常常是被忽视的,相应的培训和交流也少得可怜。

在德育方面,我们常常关起校门来自己搞德育,而忽略与其它兄弟学校或名校的交流,思维有所局限,方式有所拘束,自然在德育方面没有大的成就。

可见,只有足够重视和加强交流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有所突破。

其次,举办一系列的班会公开课和研讨课。

这是班主任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对课程的驾驭、协调组织等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公开课无论是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能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寻求进步。

另外,实行结对师徒,促进班主任团队的快速成长。

老教师具有厚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青年教师最缺乏的就是实践经验,往往在一个问题上反复“栽跟斗”,但在老教师面前却出现一经点拨即开窍的情况。

实行结对师徒,老教师可以对年青教师进行更有针性和有效的点拨,促进年轻班主任团队的快速成长,老教师从中也可获取新灵感和新想法,从而形成强大的阶梯式班主任团队。

最后,充分利用网络途径,构建交流学习环境。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微博、QQ群、微信群、区域教育学习网站等网络交流平台。

班主任可通过该平台发表教育日志、定期组织探讨教育问题等,从而构建交流学习环境,加强班主任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激发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2.学校制订明确的德育目标,合理的德育规划
学校每学期或每学年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状况、教育政策等制订明确的教育目标,合理规划阶段性的德育内容。

校方应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及时布置相应德育内容,掌握德育实施大方向,但为班主任具体实施留有发挥空间。

特别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校园环境里,统一规划、循序渐进的德育相当必要,也减轻了年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学校德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才能充分发掘班主任才能,从而无形中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3.建立完善的班主任评价和激励制度
首先,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班主任工作氛围。

班主任评价制度相对较复杂,这里简述评价制度的几要点:①评价方法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

德育工作中很多时候没有完全的错与对,不能简单用一个分数去判断一种行为。

②评价应系统全面。

发表评价者应包括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不能片面抽取一部分人员。

对评价的内容应全面具体。

③评价结果应注重未来发展。

应以表扬为主,提建设性意见,发掘班主任的潜能,促进班主任长远发展,尽量减少只有一个简单结论性的评价。

其次,完善的激励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动力。

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在物质激励方面,班主任工作相对繁琐,必须保证班主任的待遇。

在精神激励方面,校方可以灵活开展,如,开展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文明班、进步班集体、优秀班会课等方式的评比工作,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专业的艺术,我们应该通过个人、学校及教育单位等途径,努力成为一名具有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新华.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目标[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1).
[2]杨立功.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思考与策略[J].班主任之友,2007(1).
[3]张子杰.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漓江出版社,2003.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钟春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