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2—2014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2012—2014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 提高门诊药房的中成药处方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处方书写提供
参考。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 -2014 年门诊中成药36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结果:其中
合格处方3468 张,不合格处方132 张,处方合格率为96.33%,符合医院处方管理统计标准。
结论: 我院中成药处方应用情况基本规范合理。
【关键词】中成药;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224-02
中药对许多慢性病都用很好的疗效,中成药又具有即时可用、存贮携带方便等优点,深
受广大患者欢迎,中成药的使用率也逐年在攀升,不合理用药现象也随之增多。
中成药处方
分析为减少其不合理用药提供了良好基础,并成为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1]。
进行处
方点评可避免药物的滥用,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还可提高
临床疗效[2]。
为此,现对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处方的书写与合理用药
等指标进行点评,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12-2014年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抽取100张,共计3600张。
抽样处方覆盖了门诊各科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处方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有关处方点评的相关要求。
将中成药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又分为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2 结果
本次抽取处方总数为3600张,合格处方3468张,处方合格率为96.33%,符合医院处
方管理统计指标。
不合理处方为132张,占抽样处方总数的3.67%。
其中,不规范处方95张,占抽样处方总数的2.64%,占不合理处方的71.97%,是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处方修
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处方打印不合格导致字迹难以辨认。
不适宜处方33张,占抽样
处方总数的0.92%,占不合理处方的25%,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联
合用药不适宜以及重复用药等。
超常处方4张,占抽样处方总数的0.11%,占不合理处方的3.03%,主要包括超说明书用药、开具2 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
见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情况
Tab 1 Summary of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3 讨论
3.1不规范处方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未注明修改日期,此类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20.45%,还有处方字迹难以辨认( 打印不合格),这种情况也是不合理处方的主要问题,占不合理处方的18.18%,还有
超量处方,门诊处方7天用量,急诊处方不超过3天用量,但是有一些处方用量达到了20
天,超出用量规定。
还有的处方缺诊断或诊断不全,究其原因,部分医师不够细心,不能严
格遵照执行《处方管理办法》。
在超量处方中不排除有一些人情方,超出了急三慢七的常规
用量,加之药师未对处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或审核不足,导致了不规范处方的出现,都影响
了患者合理用药。
3.2用药不适宜处方
3.2.1 适应证不适宜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根本,而选药不符合辨证论治原则也成为门
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之一。
由于治疗同类疾病的中成药品种很多,如都是治疗感冒,
但是中医的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需要辩证用药,否则就无效或产生相反作用,如果
医生没有辩治而相互替换用药,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3]。
本次点评中,适应证不适宜
的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6.06%,占全部处方的0.22%。
例如,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便秘、气虚证,处方开具一清胶囊和参苓白术丸同用。
一清胶囊由大黄、黄芩、黄连组成,主治实证
热结便秘,不适用于气虚便秘,属于适应证不适宜。
3.2.2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这种情况主要为单次给药剂量过大、过小或日给药次数过多或
过少,以及服用方法不当。
用法与用量不适宜的处方占总点评处方的0.22% ,占全部不合理
处方的6.06%。
如临床诊断咽喉炎,处方用药金嗓子喉宝,每次1片含服,每日3次,说明
书中规定用法为每次1片含服,每日6 次,处方使用剂量偏小,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
如用
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速效救心丸,常规用法为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
发作用量为10-15粒,而处方上所开具的非急性发作用量为10粒,一日3次,速效救心丸中含有冰片,大剂量服用会导致胃部不适、烧心、恶心、腹痛、呕吐等副作用。
3.2.3联合用药不适宜还有部分医师忽略了药物使用的禁忌证和相互作用后发生的不良
反应,造成联合用药不适宜。
本次点评中,这类处方占抽样处方的0.17% ,占全部不合理处
方的4.55%。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情况主要为感冒药与补益药不合理联用、寒性中成药与热性
中成药不合理联用。
例如,处方诊断感冒,处方开具双黄连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同用,其中,感冒清热颗粒主治风寒感冒,而双黄连颗粒主治风热感冒,两者亦不宜同用。
3.2.4重复用药重复用药是指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组方基本相同的药物治疗同一种疾病,
重复给药不仅增加患者用药负担,同样由于药效、副作用的叠加,有可能会造成患者不适。
本次点评中,这类处方占抽样处方的0.17% ,占不合理处方的4.55%。
比如处方诊断为痛经
用药血府逐瘀片和当归调经颗粒,两种药物均含有熟地、当归、川芎、芍药,属于重复用药
现象。
3.2.5有配伍禁忌中药中有十八反、十九畏的用药禁忌,而我们在使用中成药时同样要
注意,而部分医师往往只按名称开药,完全未注意到中成药间的配伍问题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患者合并用药不当就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合并用药种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明
显正相关[4]。
比如诊断为支气管炎,用药为祛痰止咳颗粒,每次2 袋温水冲服,每日2
次。
通宣理肺丸,每次2 丸口服,每日2次,其中祛痰止咳颗粒中含有芫花、甘遂,通宣理
肺丸中含有甘草,两药合用在中医里属十八反成分,有配伍禁忌。
3.3超常处方
本次点评,超常使用处方比例是最低的,仅占不合理处方的3.03%,占全部抽样处方的0.11%。
主要是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六条明确规定,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5],超说明书用药,有时不但不能加强药品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所以医师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4 结论
我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要加强医师的责任心,督促临床医生提高处方质量,加大临床医师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培训, 尤其是西医师的培训,医师在开具从未使用过的药品前,需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查阅相关知识,按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不能望文生义。
其次,药师也要加强自身基本技能的训练,严把处方审核关,运用专业知识对处方认真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时,应积极与临床医
师沟通,将不合理用药问题由事后评价变为事前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减少药品不
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
分,应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
组织编写中成药合理用药的药讯资料,定期组织医师、药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确保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6]。
参考文献
[1]谢华金,邱芝青,蔡德,等.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
药指南,2012, 10(7) : 28-29.
[2]冯洪山,开展中药处方点评的必要性及经验总结[ J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 5) : 139.
[3]钟玉兰1 徐丽芳1 李鹏,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江西中医药,2012,43(352):66-68.
[4]王雪锋,门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 20( 4) : 365-366.
[5]钟萌,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109-110?
[6]曾蔚欣,金锐,鲁红,孙路路,中成药处方分析与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用药评
价与分析,2013,13(9):7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