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梳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义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五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业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
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全,从此成为一种象征。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贡车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能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②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③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经后经过多次改革,选民的范围不断扩大,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和迅速发展。
【代议制的概念】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1787年宪法
制定的背景:独立战争后建立的松散邦联存在明显缺陷。
体现的原则:
①中央集权原则: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②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1787年宪法评价:
积极:①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
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
②可以有效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保持政局的稳定,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世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作出了寄出贡献。
消极:①保障人权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才补充进去宪法的。
②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③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2、联邦制的特点:政府各部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联邦制的巩固:
①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年,美国南方发动叛乱,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林肯总统领导美国人民依法平定叛乱并取得胜利。
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美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获得相对的完善。
②确立联邦法律的至上原则:南北战争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14条修正案,各州法律服从联邦法律的原则。
三、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大革命背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法国政体的演变
3、共和正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
建立途径:议会斗争和立法
最终确立: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颁布时间:1875年
2、主要内容:①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可连选连任。
有权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
②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众议员任期4年,参议员间接选出,任期9年。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评价:①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②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
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背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
①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事等大权,各邦只保留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
②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a皇帝是国家元首,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等权力。
b宰相是内阁首脑,主持政府工作,内阁大臣只是宰相的助手,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有绝对权力。
c议会为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规定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
特点: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皇帝和首相拥有特殊的权力,立法机构权力有限。
评价: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但规定帝国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
法国的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两国议会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都是本国军队最高统帅。
异:①德国议会权力较小,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法国议会的立法权更为独立。
②法国国家元首要对议会负责;德国国家元首不对议会负责。
③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受到内阁制约;德国皇帝拥有绝对的行政权,首相由皇帝任命并主持帝国政府,只
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
(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但总统权力较为突出,是总统制共和
制国家。
(3)法国: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
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
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
(1)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3、作用:
(1)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2)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