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李商隐通过吏部考试,释褐授官,做秘书省校书郎,但他在秘书省仅仅几月就被调到地方,担任宏农县尉(今河南省灵宝县)。
到任不久,又遭受一次打击,因为他把狱中死囚改判活罪,触犯了观察使孙简,被罢官,正碰上姚合代孙简任观察使,又要他还任。
李商隐和姚合关系不错,但他内心深处对自己屈居县尉一事,始终不快,不甘久居,一心想入朝任职。
开成五年,他的岳父王茂元入朝为官,他便告假携眷到长安居住,以求汲引。
此年九月四日,为谋求新的出路.他又辞去宏农县尉。
到会昌四年。
在杨弁之乱过后,他又移家永乐(今西芮城县)。
他自述此时自己遁迹丘园,前耕后饷,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重祭外舅司徒公文》)。
这首即作于此时。
诗词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
虽然诗中写到陶渊明,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
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
这里的的菊,淡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他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
香。
它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
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无奈。
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
这里热情讴歌了菊花的雅色和清香,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
诗人咏菊,以自己的观感为主,描述很是抽象。
菊中有我,我中有菊。
纵然凋谢,留下的也是白玉高堂里的精华。
李商隐晚年落泊,但毕竟是帝室远亲,他自己也以此为荣。
诗人用金鹦鹉白玉堂婉转地表白了自己的身世。
可是,他的身份并没有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好处,纵然才俊,亦不见用。
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奇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大有孤芳自赏之意,绝无叹老嗟卑之嫌。
诗一开头,先描绘菊花那可爱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词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
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
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姿。
次句描写黄菊:商融即和暖之意。
这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
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井说。
这是通感或曰感觉挪移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视觉、听觉、角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与交融,眼、耳、鼻、舌、身各个官截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因此颜色如乎会有温度,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
看到那金黄色的菊花便有了一种温暖的感受。
由此可南诗人体物实在太精微了。
冶冶圳其明艳柔美之态。
那黄菊金色的花蕊,经过露洗霜染,清新鲜美,月冶冶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诗人着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个与便极尽黄菊之态,不愧为大
手笔。
第三句诗则把菊花颜色的描写引申了一步,称之为陶令篱边色,把眼前菊花的地位抬高了。
陶令指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他曾做过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县的县令,所以后人常常这样称呼他。
陶渊明于百花之中最爱菊花,正是他首先把菊花的地位抬高了,他在《饮酒》一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而李商隐在此处称他所见之菊有陶令篱边色,意即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美,足见他对菊花的爱赏程度。
后句描写菊花之香,也以典故出之,称之为罗含宅里香。
罗含,字君章,晋代来阳(今湖南省东南)人,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