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潍坊期末试卷讲评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知道从何角度切入。部分同学答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等,这不能作为小说写法上的 特点。还有部分同学答欧亨利式结尾,更是 不对。 2、只概括特点,不结合文本分析,或者分析 不具体不到位。 3、套用术语:套用“欧亨利”结尾,结局出人 意料; 4、答案条条与条之间内容重复,导致貌似多 条,其实只有一个角度。如①大量运用想象。 ②运用虚写。

当初我作为低级官吏进入京城,结识的 朋友都是英雄豪杰。起草重要文书,用蜡 封固并连夜传送,骑着马奔驰传告中原人 们朝廷要收复幽州和并州。 时机容易失去,壮志难酬,两鬓已生白 发。只好写文章品评风月,指点山川,建 立另外一种"功名"。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诉衷情① 陆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②夜半传檄,驰骑 谕幽并③。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平章④风月,弹压⑤江山, 别是功名。 [注]①作于诗人抗金失败后闲居山阴时。②蜡封:用蜡固封以 利保密的文书。③幽并:幽州和并州,这里指金国占领地区。 ④平章:品评。⑤弹压:描绘。 (1)简要分析“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的作用。(4分) 答:内容上:写出了诗人当年不分昼夜奋力抗金的情形, 透露出无比振奋的心情。(2分)结构上:与下阙中的闲居生 活形成对比,以助抒情。(2分)
卷面潦草!
讲评目标
⒈巩固落实基础知识,学会迁移运用。
⒉读懂诗歌,掌握赏析诗句作用题的答题方法
3.储备小说写作技巧知识点并掌握答题方法
4.作文准确审题立意,并会辩证分析
基础知识二次过关
挑:①tiāo挑选,挑剔,挑拣,挑字眼,挑 担,挑肥拣瘦,挑三拣四 ②tiǎo高挑,挑拨,挑逗,挑战,挑衅, 挑灯,挑唆 莫名其妙、不可名状、不名一文 呼之欲出: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 生动;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山东单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
2016届高三期末考 试潍坊卷试卷讲评
高考比的不仅是水平,更多的是比心态。 信心 + 细心 + 耐心是取胜的利器
存在问题
一卷错题:10、4、1、9 1.对训练过的知识点掌握不准确、不彻底。 例如:10题 “与”翻译成“和”连词?介词? 2.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强。 例如:诗歌鉴赏(1)(2)题,大阅读22题 3.作文审题跑偏,不会对材料做辩证分析
作文存在问题
1、完全置材料于不顾,或自己读偏了材料,拐了弯立 意。如“做人要脚踏实地”“创新”“做人要低 调”“做人要有梦想追求” “寻一处景静心境”等。 2、误认为“最”就是最美。不少同学将“最”的内容 具体化,如“奉献最美、洁身自好最美、淡泊最美、 脚踏实地最美”等,大大缩减了“最”的意义和价 值。如写“最美的人”大量罗列感动中国人物,赞 美他们;还如写“最美的风景”,“美景随心而 行”,“最美的风景在心中”。 3、误认为追求“最”就是追求达到极致,如写“让美 开放在极致的枝头”通篇只写“极致”,不见一个 “最”字还有通篇只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23.阅读下而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不知从何时起,“最”文化开始流行起 采。比如“最大份炒饭”“最多人在床上吃 早餐”,还有“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 等。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思考和看 法,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2、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思考和看 法,表明落脚点应该是反思当前的“最文 化”,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说开去。 (1)批评“最大份炒饭”“最多人在床上 吃早餐”做法 ; (2) 弘扬赞美“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 官”大爱精神;行文是无论写哪一方都要 兼顾另一方。 (3)反思当前的“最文化”,哪些应该摈 弃,哪些应该弘扬

比如,除了“最大份炒饭”,仅餐饮界,近年来就相继出 现了“最大辣椒炒肉”“最大剁椒鱼头”“最大南瓜 饼”“最大年糕”。此外,诸如“最大规模的孕妇瑜伽 课”“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最多人同时打麻将”“最多 人跳广场舞”等别开生面的纪录也相继诞生。稍加审视一下 这些依靠人力或者简单重复创造的“最”便可发现,它们往 往直白地显现着商业意图和宣传目的,背后大多由企业策划、 包装,甚至不乏地方政府的影子。这些“最”的创造,论可 操作性,可以简单速成,一旦找到噱头,参与者各尽其能, 各取所需,只要人多、砸钱,短时期就能搞定。最后再看效 果,总能吸引大量眼球。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 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最 好”“最大”“最牛”恐怕是极少的,总是宣称自己“最×” 的,如果不是在无知地卖萌,就是在故意吹牛。而从审美上 看,一些人之所以喜欢给一些东西贴上“最”标签,其实是 单薄的想象力和乏善可陈的创造力在作怪。因此,作为旁观 者,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最”文化,也就无须大惊小怪,
审题立意
本材料的核心是“最”文化,对此谈自己的看 法,可以赞成可以批评,最好是辩证对待,一定要 围绕关键词“最”展开。 1、材料主要展示了当前社会上的两种文化现象和心 理追求: (1)“最大份炒饭”(炒作,严重的浪 费现象)“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生活懒散的一 种做法),只注重追求重外在形式,而轻视精神实 质内涵;形式上的、功利性的、人为制造的“最”, 从实质来讲,这些“最”只是被贴上的“最”标签, 其实是贪图形式之美、声势之壮,而不管实际效益 和影响如何。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参与者或是旁 观者,应该对其有清醒的认识,而不是盲目跟风。
2008广东卷
时有与访同姓名 者 与
介词,跟、和
与贼战,斩首数百 介词,和、跟
2009安徽卷
介词,和、跟 遂与李及道士

与 今君与廉颇 同列 连词,跟、和
鉴赏诗句作用
【答题思路指导】 一、明考向: :分析诗句作用 二、理思路: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内容上: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 全诗意境与作者情感等方面来赏析。 结构上:看句子位置: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 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 词的中间句,词上阕最后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 上下对比;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 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 析。 三、用模板: ①内容+②结构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诉衷情① 陆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②夜半传 檄,驰骑谕幽并③。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 平章④风月,弹压⑤江山,别是功名。 (2)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 分析。(4分)
答:这是作者的激愤(自嘲)之语,“平章风月, 弹压江山”本是闲人闲事,在作者眼中却成了另一 种“功名”,(2分)表达了作者对当局错失收复时 机的不满和自己闲居田园、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分)
怎样判断“与”是介词还是连词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连)
(介)
3、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介)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6、执其手而与之谋 (连) (连) (介)
7、君安与项伯有故?
8、与风水相吞吐。
(介)
这是省略句,“与”连接的不是“会”,而是省 略了的“之”,即廉颇,所以判断时省略句要补充 成分再辨析。
强化训练
高考链接(2014山东卷) 不与市中儿嬉敖 (介词,和、跟) 与 客亦知水与月乎 (连词,和、跟、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8湖南卷
使与之游,待之 (介词,和、跟) 极厚 与
有志与力,而又 不随以怠
22 .这篇小说在写法上具有多种鲜明的特点, 请选择两种加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小说在写法上的特点,可以 从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角度作答。 情节安排方面,以白轮船为线索;人物形 象的塑造方面,运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 另外,从叙述方式上看,运用插叙;从内 容看,运用想象,虚实结合;从视角看, 通过孩子的视角展开文章。这些都是可以 的。
(2) “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折射的是忠于 职守、高度负责、至善大爱、甘于奉献的精神,是 社会应该弘扬和歌颂的,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 这种“最”又可以分为“做人、做事”两方面: “做人方面”可谈修炼内心,提升自我品质;“做 事方面”可谈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严谨。(如:作 为企业,追求产品质量最好,追求服务质量最优, 追求最佳生产工艺;作为个人,严谨做事,精益求 精……这些都应该大力提倡。) 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参与者或是旁观者,做 人做事都应该发扬“最”的精神,昂扬积极向上的 生命力,力求找到生命最美的姿态。
小说写作技巧知识储备
参见 《山东高考》 P115页
22.这篇小说在写法上具有多种鲜明的特点,请选择 两种加以分析。(6分) 答:①情节安排极具匠心。以白轮船为线索,通过 心理活动展开情节。叙事集中,情节紧凑。②主要 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大段的心理活动充分 展示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巧妙地交代了孩子的生活 处境。③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比如孩子无 数次地向湖上看,用衣襟擦望远镜,变鱼时保留头、 耳朵和鼻子,同石头伙伴告别等等,这些细节有力 地揭示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其形象血肉丰满。④ 借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小说描写了群山连绵, 风大雪猛,严寒少人的严酷环境,有助于表现孩子 孤单寂寞的内心世界。(6分,每点3分,特点1分, 分析2分,任选两点作答即可。回答其他特点,言之
4.写作中,另起炉灶,由材料引入,后文与 “最”再无瓜葛。写要胸怀责任、专注、竞 争、信念、抛却功利、拒绝浮躁、心境平和、 担当、脚踏实地、追寻本心、创新(不知道 从何得出此观点)、爱、守护传统文化、俗 与雅(但是没有紧扣“最”点出“雅”的内 涵,只是说何为“俗”“雅”,然后各自举 例)、物质与精神、守护精神家园(泛泛而 论)、适合自己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直 接写成了不同处境中人选择“担当、奉献”, 自始至终没有“最”)、文化回归本真(直 接写“本真”)、实干兴邦(仅谈“实干” 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种方法是前加词素法。看“与”前面是否出现 或可否加入状语等其他成分;连词前不能加别的 词语。 第7句介词。“执其手而与之谋”前有“执其手而” 第8句介词。“君安与项伯有故?”“安”为介词。
第3句介词。在“与之”前可加“必” 。
第三看 “与”是否出现在句子开头。“与”出现在 句子开头,没有其他与之并列的成分,“与”用作 介词。例如:“与风水相吞吐”“升直学士,与耶 律铸同修实录” 总之, “与”作介词时,后面必是代词、名词、 名词性短语,“之”“项伯”“风水”无一例外。 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介词或名词已经省略的情 况除外。 1、相如闻,不肯与会。 2、欲呼张良与俱去。
当然,“最”文化并非都是浮夸的。比如,作为 企业,追求产品质量最好,追求服务质量最优, 追求最佳的生产工艺,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前述的“最”文化实质是贪图形式之美、声势之 壮,而不管实际效益和影响如何,而后面的“最” 文化,追求的则是效用上的“最完美”、路径上 的“最适合”。如果任由前面那种浮夸的“最” 文化流行,只会助涨社会的浮躁风气。而一个国 家要强盛,一个社会要发展,则确实得有点后面 那种踏实的“最”文化。
我们如何面对“最”文化 不知从何时起,“最”文化开始流行起来。既有传递正能 量的“最美”,也有颇具调侃意味的“最萌身高差”“最牛 辞职信”,近日被热炒的则是“最大份炒饭”和“最小诗 人”。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被过 量的信息包围着。不管什么信息,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非 得有个响亮的名头不可,因此很多人、物、事因为某方面具 有较为显著的特征便被网民随意安上了“最×”的标签。 “最美××”“最牛××”“最萌××”等最初就是这样在 各路网民的围观下产生的。很多人、物、事被贴上“最”字 标签,本是网民的无心为之,但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却让人 见识了“最”文化的强大“吸睛”功能。因此,一些人为了 功利性目的,开始利用炒作、造假、包装等各种手段,人为 地制造出各种“最”来,“最”文化也更加流行起来。
(介)
方法归纳:“与”是连词还是介词
第一种方法:交换位置法。介词两边的词语位置不能 互换,换了意思就变了;连词两边的词语位置可 以换,换后意思不变。 第1句连词。“彼与彼”紧相连接;代词并列,可以 互换位置,在句中共同作主语。 第3句介词。“吾与之”不能互换,从上文看,是说 “吾”要采取的做法;且前后可以拆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