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发电的配网规划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分布式发电的配网规划初探
作者:蔡智伟
来源:《华中电力》2014年第04期
摘要:通过对分布式发电的特点、其在电网中的独特优势等的细致分析,确立利用分布式发电的立场。

通过对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电能质量等的影响的分析,获知其利用的难点和注意点,然后进行了一个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的探讨,建立了负荷预测方法、规划目标以及约束条件等,为新能源格局下电网的布局做了一个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规划;配网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必然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但考虑环境因素以及节能减排的压力,现有发电企业的供电量不会有太大上扬,由此造成的电力缺口必须由所谓的新能源来补充。

而新能源就是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潮汐发电等具有分布式特点的小能源。

这些小能源的接入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同时,也会在整体上对配电网的规划、运行、检修等方面造成冲击。

规划是源头,起着引领作用。

因此,本文着重讨论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规划的动向、原则及方法,以期为新格局下电网布局做有益探索。

1 分布式发电的作用及其种类
1.1什么是分布式发电
当前,尚无统一的关于“分布式发电”的定义,但各方说法也是大同小异,综合起来,可以得出分布式发电的特点如下:
⑴位于电力负荷附近;
⑵其发电的目的,不是为了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而是独立组网供少量用户或就近送入当地配电网;
⑶其电能产生过程基本无污染,属清洁能源;
⑷装置模块化、建设周期短。

1.2分布式发电的作用
⑴就近解决负荷对电力的需求,减少了电能在线路中传输的损耗。

⑵可以弥补大电网的一些弊端:如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时,分布式发电会立即与系统解列,保持小独网的运行,从而阻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⑶当系统有暂时(不是长远)的峰荷出现而供需矛盾突出时,分布式发电的接入可以避免或延缓诸如改造线路、新扩建变电站等措施。

⑷使整个电网的运行更趋于灵活,增强抗风险能力。

1.3分布式发电的种类
对分布式发电进行分类,一般可按以下三种方法。

⑴电能产生技术
如水力发电、太阳热发电、燃气轮机组发电、柴油机组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燃料电池等。

⑵容量大小
分大型(>1M),中型(100kW~1M)、小型(
⑶与电力系统接口技术
分直接与系统连接和通过逆变器与系统连接两大类。

通过⑴、⑵、⑶,我们知道,分布式发电可谓“点多面广”、型式各异,这些都是在进行相应的配网规划时所应注意的地方。

2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2.1对电压的影响
配电网一般开环运行(虽然多设计成闭环结构),而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之后,相关配电线路就变为实实在在的多电源结构,其潮流的方向和大小将出现或大或小的变化,从而使系统中某些部位的电压也随之发生变化。

2.2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的引入,会改变电网故障时的故障电流大小、方向及持续时间等要素,使得继电保护装置不能进行一个准确的判断,进而出现误动或拒动。

2.3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由于使用了大量电力电子器件,分布式发电必然产生大量谐波,因此必须将分布式发电产生的电能进行滤波,才能将其接入电网。

2.4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⑴负荷预测变得不确定
可以设想,如果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能承受,将会有大量的用户选择安装分布式发电装置(譬如屋顶光伏发电),以节省向公用电网索取电能。

问题是,这种用户究竟有多少,每户按怎样的容量安装自发电,这是没有办法进行预测的,或者说,这个情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度。

而不了解用户侧分布式发电的发展趋势,规划人员所作的负荷总量预测也就不能用来指导电网建设(因为实际运作时,这个总量负荷是由集中式供电和分布式共同解决的)。

⑵规划的维数大幅增加
规划都是动态的,其复杂程度与维数有关。

引入分布式发电,就相当于增加发电机节点,增加了计算维数。

这样,在用相关的搜索算法进行最优网络拓扑确定时,将变得非常困难。

⑶对电网安全的考虑成倍增加
如前所述,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电压、电能质量等是有影响的,要排除这种影响,必须从规划的源头进行考虑,做好顶层设计。

3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网规划初探
由本文前面两个章节可知,分布式发电既有其显著优点,又有其不利因素。

对于优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对于不利因素,我们应努力排除。

这是摆在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面前的一项艰难任务。

3.1规划的内容
和常规规划一样,需要进行新增配电线路、新增配变、新增开关站等的规划。

但比常规规划多的内容是:①需要按某种设定目标,对分布式发电的“选址定容”作出描述,以规范今后一段时间分布式发电模块的布置。

②对继电保护变动做一个整体方案。

3.2规划的步骤
和常规规划一样,首先要进行负荷预测;然后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再选择合适的算法,求得目标函数的某种解。

在这几个步骤中,负荷预测是基础,它决定了要布多少线,要增加多少配变,要引入多少分布式发电等;目标函数是关键,它确立了规划所想达到的目标。

3.3负荷预测
由于这里的负荷预测和常规规划的负荷预测有所不同:除了要进行总量负荷的估算外,还要进行分布式发电的考虑。

因此,我们引进负荷岛概念。

所谓负荷岛,就是将配电网划成若干块,之间由相关的联络线连接。

负荷岛划分依据:地理上相近、用户相对集中、并且负荷性质也相似的负荷化为一块。

负荷岛内的负荷预测:将用户按负荷性质进行归类,如居民小区、政府机关、商业区等。

然后再参照相关资料进行计算。

3.4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确定
基于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说到底还是一个多目标规划,它的子目标一般可设定为3个:
⑴规划期内的所有的分布式发电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成本和安装成本)最小;
⑵规划期内,所有分布式发电正常工作后,系统网络损耗最小;
⑶规划期内,网络的电压稳定度最大。

三个子目标通过模糊隶属度进行整合,最后形成一个总的目标函数。

在以上规划目标下,约束条件一般为:
⑴系统功率平衡方程(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后)。

⑵N-1安全准则。

⑶节点电压上下限、分布式发电容量上下限、支路功率最大限。

⑷旋转备用约束。

3.5继电保护改造规划
为了满足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的故障保护的要求,可以参考上级电网保护配置方法:用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即比较线路两端电流的矢量)作为双电源的线路的主保护;将原先的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4 结束语
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来源,必将在可预见期内和大电网进行深度融合。

但它的某些特点又决定了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难度,特别在电网规划上,因为分布式发电等同于发电机,给规划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影响。

因此,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好对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的探讨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磊. 基于供电岛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调规划研究[J].供用电,2010.(4):30-31.
[2] 高笑等. 基于分布式发电的配网规划初探 [J],江苏电机工程,2005.(11):216-217
[3] 郭建峰. 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8):43-44
[4] 徐超.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扩展规划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43-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