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联考化
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12 O:16 Fe:56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可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
A. 氯化钠
B. 固体硝酸铵
C. 固体氢氧化钠
D. 生石灰
2、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到两份质量相同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3.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正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5、分析下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燃烧热分别是()
“嫦娥一号”发
射火箭燃料液氢(H2)
①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②2H2(l)+O2(l)=2H2O(g) △H=-482.6kJ·mol-1
北京奥运会“祥
云”火炬燃料丙烷(C3H8)
③C3H8(l)+5O2(g)=3CO2(g)+4H2O(g)△H=-2013.8kJ·mol-1
④ 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1
A、571.6 kJ·mol-1,2221.5kJ·mol-1
B、241.3 kJ·mol-1,2013.8 kJ·mol-1
C、285.8 kJ·mol-1,2013.8 kJ·mol-1
D、285.8 kJ·mol-1,2221.5 kJ·mol-1
6、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7.如下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含杂质C)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④③①②⑥
C.⑤④②①③⑥ D.⑤③②④①⑥
8.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同时增大的是 ( )
A.化学反应速率v B.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
C.化学平衡常数K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9.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 + Q2 > Q3
B、Q1 + Q2 > 2Q3
C、Q1 + Q2 < Q3
D、Q1+ Q2 < 2Q3
10.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原理,
做了以下实验: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片,放入锥形瓶中,
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试液,按如
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现
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B中导气管中产生气泡 B.B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
C.金属片剪口变红 D.锌被腐蚀
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12.. 常温常压下将氢气和氧气混合在一起,即使过上几年,它们也不会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

然而只要给一个电火花,氢气就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A所示。

对比下图B中的情景,漫画中的羊供给石头的“能量”相当于图A中的( )
A.E2
B.E2-E1
C.E3-E2
D.E3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3.以Fe为阳极,Pt为阴极,对足量的 Na2SO4 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4 mol Fe(OH)3沉淀,此间共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 ( )
A.6mol B.8mol C.10mol D.12mol
14. 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 r 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 + 13O2→ 8CO2 + 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O2 + 4e- = 2O2-
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 4H 10 + 26e - + 13O 2
= 4CO 2 + 5H 2O 15.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 2O 3(s)+3CO(g)2Fe(s)+3CO 2(g);
ΔH=-24.8 kJ/mol
Fe 2O 3(s)+ 31
CO(g)
32Fe 3O 4(s)+31
CO 2(g);ΔH=-15.73 kJ/mol
Fe 3O 4(s)+ CO(g)
3FeO (s )+CO 2(g);ΔH=+640.4 kJ/mol
则14 g CO 气体还原足量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时对应的ΔH 约为 ( )
A.-218 kJ/mol
B.-109 kJ/mol
C.+218 kJ/mol
D.+109
kJ/mol
16. 用铂电极电解100mL HNO 3 与 AgNO 3 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1mol/L B. 2mol/L C. 2.5mol/L D. 3mol/L
17. 可逆反应mA (g )+nB (g )=pC (g )+gD (g )的v-t 图象如下图甲,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 图象如下图乙。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乙图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正确的为( )
A.②④⑤⑦
B.①④⑥⑧
C.②③⑤
D.①③⑥⑦ 18.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气)+N (气)
R (气)
+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吸热,L 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 是固体
C .正反应放热,L 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 是固体或液体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 、B 、C 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测定时刻/s t1 t2 t3 t4 c(A)/(mol/L) 6 3 2 2 c(B)/(mol/L) 5 3.5 3 3 c(C)/(mol/L)
1
2.5
3
3
A .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B .A 的转化率比B 的转化率低
C .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 +B
2C D .在t2~t3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t3-t2)]mol/(L·s) 20.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Si s O g SiO s +=;∆H=-989.2 kJ mol ⋅1-,则x 的值为 ( )
A.460
B.920
C.1 165.2
D.423.3
第Ⅱ卷(共52分)
21.(6分) 某研究小组拟用定量的方法测量Al和Fe分别与酸反应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的装置。

(1)检查图1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相同时间段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铝丝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6分)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 mol,其分解率a1等于;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a2,a2a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现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

原因是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H 3=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H 4△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23.(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电极与原电池的电解质之间关系,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用铝片、铜片、镁片作电极,分别与下列溶液构成原电池,并接电流表。

(1)若电解质溶液为0.5mol/L硫酸,电极为铜片和铝片,则电流计指针偏向(填“铝”或“铜”)。

(2)若用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电极为铜片和铝片,则电流计指针偏向(填“铝”或“铜”),铜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3)若电解质溶液为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电极为镁片和铝片,则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受到的启示是
24. (12分)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

科学家正在研究利
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CO 催化剂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 mol·L-11.00×
10-3
4.50×
10-4
2.50×
10-4
1.50×
10-4
1.00×
10-4
1.00×
10-4
c(CO)/ mol·L-13.60×
10-3
3.05×
10-3
2.85×
10-3
2.75×
10-3
2.70×
10-3
2.70×
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

(3)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
0(填写“>”、“<”、“=”)。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
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
编号T/℃
NO初始浓度
mol·L-1
CO初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g-1
Ⅰ280 1.2×10-3 5.8×10-382 Ⅱ 5.8×10-3124 Ⅲ350 1.2×10-3
25.(14分) 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 。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2)如果粗盐中SO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42-,该试剂可以选。

a.Ba(OH)2 b.Ba(NO3)2 c.BaCl2
(3)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选a、b、c,多选扣分)。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4)在用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反应,产物最终仅有NaClO 和H2,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12 B A C D D B C C D A A C
13~25 C B B B A C D A
21.答案(9分)(1)用手捂住锥形瓶,观察乙中长导管内液面是否上升(2)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3)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各2分)
22. 答案(16分)(1)3
2
Cl2(g)+ P(s)= PCl3(g) △H =-306kJ/mol
(2)PCl5(g)= PCl3(g)+ Cl2(g) △H =93kJ/mol 25% 大于
(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399kJ/mol 等于
(5)PCl3+4H2O=H3PO4+5HCl
23. 答案(10分)(1)铝; (2)铜;正, 2NO3-+2e-+4H+=2NO2↑+2H2O
(3)2H2O+2e-=2OH-+H2↑ 启示1,电极类型与电解质溶液性质有关;启示2,金属活泼性相对某溶液而言,不同的物质相对同一种金属,可能活泼性发生变化;启示3,根据电极类型比较金属活泼性不一定正确;启示4,可以通过电流流向确定金属的相对活泼性。

24. 答案(12分)
(1)(2分)
(2)1.88×10-4mol/(L·s) (2分)
(3)<(2分)
(4)C、D (2分)
(5)Ⅱ280 1.2×10-3(2分)
Ⅲ 5.80×10-3 124 (2分)
25. 参考答案(14分) (1)2Cl--2e-= Cl2↑(2分);增大(2分)
(2)C(2分)(3)bc(2分)
(4)2NaCl+2H2O 2NaOH+Cl2↑+H2↑(3分)
Cl2+2NaOH= NaCl+NaClO+H2O(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