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 )
A.隋朝的建立 B.杨坚掌握北周大权
C.陈朝的灭亡 D.隋朝的统一
2.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B )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太宗、武则天 D.武则天、唐玄宗
3.当你看到“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 C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4.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D )
A.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D ) 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6.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7.观察分析下图,与图表中反映信息无直接关联的是( A )
A.隋文帝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8.唐朝时期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当时的长安城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的( C )
A.民族大交融 B.民族政权分立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国家发展
9.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C )
逻些(终点)⇦玉树⇦赤岭(日月仙)⇦鄯城(西宁)⇦甘肃⇦长安(起点)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10.“他的诗,有的气魄雄伟,有的沉郁悲怆,语言凝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尊称他为诗圣”。

这段话是对谁的描述( B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1.如图是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唐朝高僧玄奘曾游学的佛学最高学府是( C )
A.大昭寺 B.小昭寺 C.那烂陀寺 D.唐招提寺
12.“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

”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C ) A.盘庚迁殷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澶渊之盟
13.农民起义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

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D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姚崇 D.黄巢
14.唐朝和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王朝,在唐宋之间是纷乱的五代十国,以下哪个政权是属于这一时期的( C )
A.北周 B.后秦 C.后汉 D.东魏
15.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

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7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材料三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但唯独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大运河开凿的条件。

(4分)
隋朝完成统一,国家富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等等。

(2)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申遗。

结合材料三,从历史角度简要说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3分)
理由: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是人类利用大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7.(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1)请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写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三个重大事件。

(3分)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材料二下图是唐朝阎立本的名画,描绘了松赞干布派出使者求娶文成公主的盛况。

《步辇图》
(2)图片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图片反映的史实对该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你从盛唐的发展中得出哪些有关促进社会发展的启示?(至少写出两点)(2分)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友好往来等(言之有理即可)
18.(6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材料一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的名称。

(2分)
曲辕犁,筒车。

材料二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科举制;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材料三某位学者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3)材料三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将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了哪本书?(2分)
玄奘;《大唐西域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