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教学设计
秦晓鹏
一、教材分析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的第二框题第一目的内容。

论证分析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全面把握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础;同时,本课内容具有十分广泛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非常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课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三一轮复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哲学的基本观点,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缺乏对哲学知识的深化认识,缺乏应对高考的能力和技巧,因而本节课的任务在于着重对知识的深化和对学生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运动、静止的含义。

2、掌握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

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觉树立科学的运动观,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运动与物质、静止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师生合作,探究知识与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

六、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新课
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成语“刻舟求剑”中体楚人的错误在什么地方?
(二)知识精讲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科学研究的事实证明,不同的运动形式,其主体虽各不相同,但都以物质作为其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小结: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离开物质谈运动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导致形而上学。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课堂探究】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的话分别说明什么?你认同哪一种说法?
提示:赫拉克利特承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而克拉底鲁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

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哲学上讲的静止是相对静止,包含两层意思:
①事物在它的发展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七、课堂练习
八、课堂总结
(一)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二)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

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

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九、板书设计
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二、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2.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

3.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

十、作业布置
十一、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需要掌握两个关系和两个概念,即: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三个概念,即:运动、静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