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拓展。

学好本节课,将对今后系统学习小数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使学生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

2.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小数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推理能力。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在操作体验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老师搬新家了,想不
想到老师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图片及信息。

1.说信息,谈发现。

谈话: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信息。

课件标出信息中的小数。

追问:看到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
(1)这些数中间都有一个点。

(2)这些数都是小数。

……
教师指出:像0.1、0.4、0.55、1.2……这些数都是小数,“·”
是小数点。

2.指导学生读小数。

谈话: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小数,体会一下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学生读小数,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正确读小数。

补充:2.05(二点零五)15.37(十五点三七)
引导学生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3.指导学生写小数。

谈话:同学们都会读小数了,你会写小数吗?试试吧!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写
小数。

学生写完后课件出示正确答案,教师酌情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从家居生活中找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小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写小数,并总结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根据素材,提出问题。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写这些小数了,看到这些小数,你想提出什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1.0.1米有多长?
2.0.4米有多长?
3.0.55米有多长?
……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感知0.1米有多长。

谈话:0.1米到底有多长呢?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借助米尺找一找,然后把你的想法讲给小组同学听。

操作:在米尺上找0.1米,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可能有:①在米尺上从0到10是0.1米。

②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
米。

……
教师追问:你是怎样找到0.1米的?
1米,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10也就是0.1米。

1米。

板书:0.1米=
10
2.理解其它一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刚才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0.1米,你还能这样讲一讲其它的小数吗?
引导学生讲0.4、0.5、0.7……等小数。

可能有:
4米,也就是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是
10
0.4米。

5米,也就是
②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5份是
10
0.5米。

7米,也就
③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是
10是0.7米。

55米,也
④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55份是
100就是0.55米。

……
3.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1)理解0.55的意义。

谈话:你也能在米尺上找到0.55米吗?拿出米尺,赶紧试试吧!
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①先找到0.5,再往后找5个格,就是0.55米。

55米,也就
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55份是
100是0.55米。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55 55米,也就是0.55米。

份是
100
55米。

板书:0.55米=
100
(2)理解其它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该怎么表示呢?
1引导学生说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
100
1米。

米,也就是0.01米。

板书:0.01米=
100
谈话:你还能这样讲一讲哪些这样的小数?
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说一说其它的小数,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找一找、说一说、想一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学生借助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找到0.1米。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其它小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操作体验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引领学生思维向深处发展。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今天学习的小数,谈自己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发现:
①小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②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零点几几表示百分之几。

……
对于学生的发现,教师进行适当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前面充分感知小数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发现、归纳、总结,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建构起比较清晰的小数概念。

四、巩固拓展,深化概念。

1.举生活中的例子。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小数的奥秘,从今天
开始,小数又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仔细想一想,你都在哪儿见过小数?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小数的例子。

教师播放课件——生活中的小数。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小数的应用。

2.巩固练习,深化概念。

(1)填一填。

(2)你知道这些小数表示的价钱吗?
(3)尺子上的小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小数并用课件展示,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对小数意义的认识。

五、总结回顾,梳理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1.梳理本节课学的知识:小数的读写、知道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2.交流获得知识的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等。

3.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顾总结,让学生再次梳理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不断完善认知结构,从而为以后继续学习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0.1米有多长?0.4?0.5?0.7?
0.55米有多长?
“.”小数点
1米0.55
0.1米=
10
55米
米=
100
4米0.01米
0.4米=
10
1米
=
100
5米……
0.5米=
10
7米
0.7米=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