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显学之墨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秘显学之墨子
在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期,有两个学派被我们称之为“显学”,那就是儒家和墨家,今天让我们继续来一起走进显学,了解一下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首先,墨子在人性论上与儒家学派的几位贤者所持的观点不同,提出了人性素丝说。
他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无所谓好坏的,就像没有颜色的丝一样,丝会成为什么颜色,主要取决于进入什么颜色的染缸,同样的,人会成长成为什么样,则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故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主要强调后天环境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
其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强调要广泛的爱众人,认为要平等地爱所有人。
所以墨子“兼爱”的思想和之前我们在学习儒家思想时所学到的“仁爱”是不完全相同的,墨子认为要不分亲疏贵贱,平等地爱所有人,但是儒家强调应根据亲疏贵贱给予不同程度的爱。
除此之外,墨子强调和平,提倡“非攻”。
所以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在此,他提出了培养“兼士”的三条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有深厚的品德,能言善辩以及广博的知识技能。
所以墨子在教育内容上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技能以及思辨能力等方面需要着重培
养。
那么如何对于人才进行培养,墨子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育方法。
1.墨子强调主动施教。
之前在学习孔子时我们提到,孔子对于学生的教育提出“叩则鸣,不叩则不鸣”,学生需要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孔子才会做出教导。
但是墨子与之持有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虽不扣亦必鸣”,提倡主动施教,而不是等待学生来提问。
2.墨子强调创造。
孔子的观点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是墨子认为应该是“述而且作”,强调光是一味地继承先圣王贤的思想是不正确的,要能够对于好的进行继承,在此程度上进行一定的创造,才能促进发展。
3.墨子提倡量力而行。
墨子曰:“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强调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先衡量自己的能力水平再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做。
所以在教育的时候要判断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墨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量力性原则的教育家。
以上是我们今天关于墨子思想的大概了解,这一部分在考察的时候经常以单多判的形式出现,所以大家可以多了解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内容。
下面结合例题,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
1.【单选题】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 )。
A.学而优则仕
B.明人伦
C.培养兼士
D.道法自然
1.【答案】C。
解析: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所以选择C。
2.【多选题】下列属于墨子提出的教育方法的有( )。
A.述而不作
B.闻见知行
C.量力性原则
D.创造
2.【答案】CD。
解析:墨子提倡主动施教、创造、实践以及量力性教学等方法,故CD正确。
A选项是孔子的观点,B选项是荀子的观点,故不正确。
本题选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