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第4讲 考点二 海水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海水的性质
考点精练
(2020·山东省新泰二中月考)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若一艘考察船由60°S向60°N航行,据图推测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表层海水密度由赤道到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所以①是海水密度曲线。
海水温度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③为海水温度曲线。
盐度和降水量、蒸发量密切相关,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少,但是蒸发量大,成为盐度最高的纬度区域,因此海水盐度变化是从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所以④为海水盐度曲线。
选A。
第2题,“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由上题分析可知①为海水密度曲线,据图可知由60°S 到60°N,海水密度先变小,后变大,所以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先增大,后减小,选D。
(2020·山东济宁期末)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影响带鱼在我国边缘海域季节性游动,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南方带鱼沿东海西部边缘作越冬游与繁殖游。
带鱼在南、北游动的过程中形成鱼汛。
下图为“我国近海2月与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
A.最低值出现在黄海
B.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低
C.冬季南北差异较大
D.季节变化从南向北减小
4.能够在我国边缘海域形成带鱼鱼汛的有()
①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②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③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④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3.C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渤海,A错;根据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夏季长江口表层海水温度比周边略高(长江口处表层海水温度介于27~28 ℃),B错;冬季,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C正确;对比2月和8月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北方地区更大,南方地区较小,D错。
第4题,春季,随着渤海表层温度逐渐升高,北方带鱼向北作繁殖游(加之渤海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增大,渤海海域食物更为充足),秋季,渤海表层海水温度渐低,北方带鱼向黄海海域作越冬游,所以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秋季向南游,①正确,②错;同理,春季南方带鱼向北作繁殖游,冬季南方带鱼向南作越冬游,③错,④正确。
选B。
读“国家海洋局5月份海水温度预报图”(单位:℃),完成5~7题。
5.图示海域水温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A.由南向北递减B.由东向西递减
C.由西向东递减D.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6.造成我国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昼长B.海水运动
C.纬度D.海域形状
7.在我国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答案 5.A 6.C7.A
解析第5题,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图示海域位于北半球,温度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A正确。
第6题,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热量支出主要通过海水蒸发;海水温度取决于热量收支状况,故造成我国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为纬度,C正确。
第7题,从图中可看出,水温等温线分布最密集的是渤海海域,且渤海海域面积最小,被陆地环绕,故受大陆影响最大,A正确。
(2021·辽宁辽阳期末)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和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随纬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南半球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与水量平衡的关系是()
A.负相关B.先负相关,后正相关
C.正相关D.先正相关,后负相关
9.影响图中A纬度表层海水盐度低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B.蒸发量
C.河川径流D.洋流性质
答案8.A9.C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在南半球,海水表层盐度升高时,水量平衡降低,海水表层盐度下降时,水量平衡上升,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故选A。
第9题,图中A纬度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陆地面积较大,河川径流量较大,河川径流流入海洋,稀释了该纬度海区的海水盐度,而同纬度的南半球地区几乎没有陆地分布,河川径流很少,C正确。
(2020·山东莒县期中)下图表示不同海域的位置。
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11.关于图中四个海域海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域表层水温低于④海域
B.海域较封闭是②海域表层水温低的主要原因
C.从③海域出外海的货轮不能满载
D.④海域南部海水比北部海水盐度低
答案10.C11.C
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海域轮廓以及纬度信息可知,①为波斯湾,②为波罗的海,③为红海,④为黑海。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红海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盐度最低,排除A、B;波斯湾所处纬度更低,区域气候较干旱,太阳辐射更强,海水盐度较高;黑海所处纬度较高,且周边有多条河流注入,盐度相对较低,所以四个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
第11题,①海域纬度较④海域低,表层水温高于④海域,A错;纬度较高是②海域表层水温低的主要原因,B错;③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最高,轮船的吃水深度浅,从③海域出外海轮船吃水深度会加深,因此货轮不能满载,C正确;④海域北部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盐度比南部更低,D错。
故选C。
(2020·辽宁葫芦岛期末)海水受温度、盐度、水体深度等因素的影响,结冰期通常比陆地水域结冰期短。
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其盐度大大降低,成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我国渤海每年冬季结冰期较长,潜在可利用淡水资源达1 000亿立方米。
下图为“2019年2月渤海海冰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海冰最丰富的海域是()
A.①B.②C.③D.④
13.大规模开发海冰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A.海水污染加重B.海水盐度升高
C.海洋灾害加剧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12.A13.D
解析第12题,图中四地相比而言,①海域所处纬度高,海水温度较低,海水结冰期较长,海冰面积大,海冰资源最为丰富,故选A。
第13题,海冰的开采是获取“漂浮”在海面上类似于淡水的海冰资源,对海水的污染影响不大,A错;渤海周边有河流(淡水)注入,同时渤海并非封闭,与外界海洋存在着海水交换,因此海冰的开采并不会导致其海水盐度升高,B 错;海冰的开采不会导致海洋灾害的加剧(反之,该区域冬季盛行偏北风,海冰的开采可减少浮冰对沿岸地区的影响,可能会减少海洋灾害的影响),C错;海上作业会干扰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由此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D正确。
14.(2020·河南商丘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太平洋某月份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单位:℃),虚线为热赤道(指的是每一个经线圈上年平均温度最高的各点的连线,此线环绕全球)。
(1)判断图示所处的季节,并简述此时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
(2)说明①附近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指出图中热赤道与赤道的位置关系,并分析形成该位置关系的主要原因。
答案(1)季节:北半球夏季(或南半球冬季)。
分布规律:由热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热赤道上东、西部水温高,中部水温低;南半球比北半球同纬度水温偏低;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大于南半球;北半球高低纬的温差小于南半球等。
(2)分布特点:向低纬度(或向南)弯曲。
成因: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显著。
(3)位置关系:大洋中部热赤道向南凸并与赤道基本吻合,东西部陆地附近热赤道偏向北半球。
主要原因:夏季北半球陆地升温快,导致沿海水域增温;中部海域面积广阔,海水升温慢。
解析(1)读图可知,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北半球同纬度水温明显偏高,可以判断图示所处的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或南半球的冬季),此时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是:从南北方向温度递变规律来看,此时太平洋水温由热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东西方向温度差异来看,热赤道上东、西部水温高,中部水温低。
从南北半球温度差异的角度来看,南半球比北半球同纬度水温偏低。
从等温线弯曲状况来看,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大于南半球。
从高低纬度温差来看,北半球高低纬的温差小于南半球等。
(2)读图可知,①海域位于千岛群岛东北部,其水温等值线向低纬度弯曲,说明该海域水温较东侧海域水温要低。
其原因主要是该海域有千岛寒流流经,受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显著,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3)读图可以看出,图中热赤道与赤道的位置关系是:在大洋中部,热赤道向南凸并与赤道基本吻合,在东西部陆地附近,热赤道偏向北半球。
形成该位置关系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海陆位置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
据图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陆地升温快,导致沿
海水域增温快,水温高,所以,在东西部陆地附近,热赤道偏向北半球。
中部海域远离陆地,海域面积广阔,受陆地影响小,海水升温慢,水温相对低,所以,热赤道向南凸并与赤道基本吻合。
15.(2020·宁夏银川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得孙湾是北冰洋伸入加拿大东北部内陆的大海湾,海湾中生长着鲽、鳕、鲑等洄游鱼类,渔业资源丰富。
哈得孙湾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直至次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
下图示意哈得孙湾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哈得孙湾结冰期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更长的原因。
(2)从河流的角度,说明哈得孙湾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哈得孙湾深入陆地,水浅,且受陆地影响大,海水降温快;海湾比较封闭,与较温暖的外海海水交换少;注入哈得孙湾的河流多,海水盐度低,结冰期较长;冬季风强劲,水温偏低。
(2)注入哈得孙湾的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河流挟带泥沙入海,使哈得孙湾沿岸海域海水较浅,水下阳光充足,水温较高,利于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生长与繁殖;河流众多,有利于鱼类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