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毕业论文)论劳伦斯《虹》里三代女性的爱情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毕业论文)论劳伦斯《虹》里三代女性的爱情观
第一篇:(英语毕业论文)论劳伦斯《虹》里三代女性的爱情观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从加菲猫看美国新个人主义价值观2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The Exploration of Black Female Characters in Toni Morrison’s Novels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5 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侦探小说《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写作手法 6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8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9 呼啸山庄之人性的泯灭约翰斯坦贝克女性观流变初探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Dalloway 12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14 析《苔丝》中的象征意义15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17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19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的跨文化研究20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 22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23 谈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25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从精神分析法解读《追风筝的人》的主题27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28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 29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30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31 从模因论视角看年度流行语“给力”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33 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34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
对中式菜名英译的试探性研究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37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38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39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41 政治委婉语的取效性行为分析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看文化负载词翻译 43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A Brief Study of Chinglish in C-E Translation 45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 46 《红与黑》中司汤达的爱情观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科技英语与科普英语的汉译 48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49 探究汉英翻译的中式英语现象 50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51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社交称谓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53 英语专业新生英语阅读习惯调查 54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56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57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及解读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59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61 如何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62 从自然主义视角分析《嘉莉妹妹》 63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64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The Implication of Edna Pontellier’s Self-awareness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66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67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内自主学习的思考 68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71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72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 73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74 论小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5 商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77 英汉“去除”类运动事件表达异同的对比研究78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lass 79 《高老头》主人公人物性格分析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81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82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An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s Dual Characte r
浅论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以《老友记》为例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
Love under Ascetic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87 论男权主义在圣经语言中的体现
《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比较分析 89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
“垮掉的一代”形成的背景探析
Aesthetic Arts in Allan Poe’s Poetr y—An Analysis of Israfel and Annabel Lee 92 支付宝-淘宝的成功之道
英语文学课外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探讨 94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被压抑的堕落的人性——《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性格分析96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
98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00 英语体育新闻的翻译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
重压之下的人之风采——以海明威《老人与海》为例 103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04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106 论流行网络词汇的汉英翻译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旅行主题分析108 黑人英语与非裔美国黑人文化的研究 109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110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111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
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 114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117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19 《大地》中的儒家思想
比较《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复仇的异同121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23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24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典故的翻译
解析电影《黑暗骑士》中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126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129 论《劝导》中女性角色的地位130 On Feminism in Persuasion 131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132
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 135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On the Female Character During the War Through A Farewell to Arms 138 论《追风筝的人》中父子关系的心理剖析 139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141 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女性形象142 论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美国精神 143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从翻译审美分析食品品牌名称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 146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147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48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Academic Writing 149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研究简奥斯汀的婚姻观---根据分析她的著作《傲慢与偏见》151 外教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52 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及其解读153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154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155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156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157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的文体分析
158 Perseverance in Belief—On the Death of Martin Eden 159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 160 对狄金森诗歌中四个主题的分析
161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 162 高中英语写作作业的反馈及实施效果
163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
of Hollywood Movies 164 刍议美国情景喜剧中的美国俚语165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166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167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168 中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169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7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171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姬的性格 172 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173 从《画皮》及《暮色》比较分析中西人鬼文化 174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175 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176 英文中“and”的用法及译法探析 177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178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179 《红字》中人性的罪恶与光辉 180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181 An Analysi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182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183 论《牧师的黑面纱》中的宗教讽刺184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 185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186 对意象翻译的初步研究187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
188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189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190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191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人物分析
192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 193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194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195 《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 196 论英语无灵句与汉语有灵句的互译
197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198 小议非
语言交际中的身体语言
199 Financial Translation Industrialization 200 英汉称赞语回应的对比研究
第二篇:论简爱与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开题报告
中文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简·爱与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开题时间:2012年1月
一、选题意义
(一)研究的现状综述
简·爱已成为唯美爱情的一个典型,是世界文学研究领域方面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
近年来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并且出现一些专门研究简·爱的专门学者,主要有这些周美池《论<简·爱>不同时代的意义——以女主人公形象为例》、周双《关于简.爱双重性格的分析》、谭蒙革《简·爱女性形象分析》、黄兴军《<简·爱>中的永恒魅力——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等等。
这些都是国内研究的主要状况。
对简·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个高校中,主要表现为在各大学学报以及出版社发表论文的形式,比如论黄冈师范学院刊载的龚玲的《<简·爱>的女性哥特式特征》、泉州师专学报刊载的李红萍的《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牡丹江大学黄兴军《<简·爱>中的永恒魅力——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等等。
这一系列是对夏洛蒂作品中简·爱这一人物形象的进一步挖掘,对后代人认识夏洛蒂和简·爱以及她的其他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女性追求独立、自由主题的人,她的作品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她的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一个出身寒微,长相平庸的、矮小的简爱,但她却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个性魅力的女性,她的魅力在于个性的力量,她善于思考,捍卫人格独立,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憎。
简·爱用自尊、自爱与自强的内在美好人性唤醒了另一颗懂得珍惜女性的心灵,简·爱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文学史上新女性的诞生。
简·爱这一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不甘屈辱、追求平等、为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而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她虽然矮小,贫寒,长得又不美,但却直爽,单纯,倔强,自尊自立,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这种性格特征不知吸引了多少人,打动了了多少读者的心。
许多女权主义者都以简爱为模范榜样。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而今社会中的“快餐爱情”,越来越让人们瞠目结舌。
爱情在本质上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贫富之差,更没有地域之别。
可在现实生活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门当户对”、“砖门对砖门、土门对土门”的不良习俗,爱情在金钱与权势面前出现的悲剧司空见惯。
时至今日,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拜金拜权主义的思潮渗透到婚姻和家庭之中,使爱情蒙上了灰暗的面纱,但这一切的背后现代女性渴望的却是简.爱般唯美的爱情。
爱情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无论是简·爱还是现代女性所追求的爱情都是以平等、以心灵的契合为前提的。
一百多年前的简·爱要求的爱情就是民主、平等的。
同样现代女性爱情的基础也是平等与民主,而且对这方面的要求比简·爱那个年代还要更高。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女人和男人是平等的,女人不再是家庭的附庸,她们不仅像男人一样有自己的事业,同时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她们不仅要求物质上的平等,更要求精神上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使彼此成为心灵的依靠与归宿。
二、前人研究的状况(需较具体分类分析):
(一)情感角度,比如许艺萍《简·爱和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孙伟民《自卑情结造就了简爱鲜明的人格魅力——解析<简·爱>》等等,这些作品大体上是从爱情、亲情上分析的。
(二)人物形象角度,谭蒙革《简.爱女性形象分析》、胡晴《论<简爱>的女性意识》等等,主要是从简.爱和现代女性的角度来写的。
(三)生命意识形态角度,胡晴《论<简·爱>的女性意识》、李红萍《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等等,都是从简.爱坚强的生命意识方面的问题。
(四)创作意识角度,黄兴军《<简·爱>中的永恒魅力——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是从简·爱的思想意识方面写的。
三、我的研究角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角度:从爱情的角度,对简·爱与现代女性进行比较、归纳总结。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的是简·爱与现代女性的爱情,这里主要针对的是夏洛蒂《简·爱》中的唯美爱情的存在意义。
论文要表现出的比较主要从这两大方面来进行描述:一方面是时代的对比,简.爱与现代女性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另一方面是归纳她们各自对爱情的执着与自私。
通过这两大方面整体架构这篇论文,使得全文条理清楚,目的明确,使自己加深对简.爱爱情精髓的理解,同时从深层次上感受唯美爱情的真谛,使自己浮躁的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
(三)创新之处:打破对简.爱爱情原来的认识,以具体的作品为文本,在简.爱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爱情观等问题上以新的理论为依据,与当今社会中的“快餐爱情”进行比较,对简.爱的爱情进行新的认识。
四、研究步骤、方法
(一)研究步骤:本篇论文是文学性的论文,针对它的特点,我采用的研究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搜集资料是写好一篇论文的必要准备,材料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论文内容的价值量的大小。
我搜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图书馆查询、网络搜索等等。
资料搜集好以后就要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要紧紧扣住本篇论文的中心对资料进行整理,去除于论题无关的,保留与论题有关的,使资料更系统化。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加工,即撰写论文。
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题,再者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另外遣词造句也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性格分析、比较分析等。
五、我的研究条件:
(一)基于我对简.爱的了解。
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读了夏洛蒂的
《简·爱》,并在大学学习了外国文学后,对她的《简·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最大程度上还是基于我对简.爱对罗切斯特真诚而执着的爱而感动的,读《简·爱》使我对爱情的理解上升到另一个层次,所以我选择了写这个论题。
(二)相关资料比较丰富。
国内外文学研究中对《简·爱》的研究有很多,这就对我查找资料提供了方便,同时,在本校的图书馆中有很多有关研究《简·爱》的书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我收集资料的负担。
(三)时间充裕。
现在已经是大四了,相对以往课程量要小的多,所以可以认真的去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这一类事情,力争为写好这篇论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主要参考文献(10种以上):[1]谭蒙革.简.爱女性独立形象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1,(5).[2]周美池.论《简·爱》不同时代的意义——以女主人公形象为例[J].时代文学,2009,(18).[3]吴珊.读《简·爱》有感[J].时代文学,2009,(12).[4]刘丽.一个时代的女性呐喊与追求——谈《简·爱》中的典型人物简.爱[J].2009,(10).[5]龚玲.论《简·爱》的女性哥特式特征[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2).[6]胡晴.论《简·爱》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2008,(5).[7]李红萍.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J].泉州师专学报,1998,(1).[8]李晓霞.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简·爱》[J].2010,(5).[9]毛竹生.简·爱的出走与自我实现[J].2001,(6).[10]王康英.论《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对真爱的追求[J].科技信息,2008.七、指导老师意见:
第三篇:毕业论文:论简爱的新女性形象
毕业论文:论简爱的新女性形象
摘要《简爱》是 19 世纪英国批判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它成功在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了它为了谋求女性独立和爱情平等而进行的斗争。
简爱是以其感动人心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的人物的奋斗史而取胜的。
她自尊自主,叛逆反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爱情,是一位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性平等,不向命运低
头,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坚强女性。
体现了现代新女性观。
关键词自尊自强,叛逆性,人格独立,新型现代女性观
1847 年,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横空出世,它打破了 19 世纪前半叶的英国婚姻模式的束缚,女主人公简爱那种敢爱敢恨,大胆反抗的精神为世人所惊叹和钦佩。
她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群体中最光彩照人的叛逆新女性,这在以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难怪它一出现就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获得了永久的魅力。
夏洛蒂写作《简爱》之时,英国的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分裂工人运动,表面上采取某些改革的措施,例如通过了女工实行十小时工作日的法案,但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并没有获得平等的权利,即使是经历了三次高潮的宪章运动,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也没有提出男女平等的问题。
当时妇女没有支配财产的权利,在婚姻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他们认为到工厂做工有失身份,因而,教书,当家庭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因为这种情节都取决于作者个人的体验,凝聚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带有一定的自传性。
可以说《简爱》就是“女家庭教师的大宪章”1它是以一种“叛逆的独立性”2的情绪写成的。
体现了作者追求女性独立的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在悲惨世界中孤苦飘零,备受凌辱,虽然貌不惊人,但却始终不甘沉沦、自强不息,勇敢地和命运作斗争,以独特的性格力量征服了千万读者的心。
全书激荡着主人公对压迫者的愤怒抗议和要求主宰自己命运的呼声,勃朗特用她那女作者特有的细腻的笔法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平凡女性,她追求自立、自尊、自爱,在与不公平的命运作斗争中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和。
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她的爱情应该是纯洁高尚的,她对罗切斯特的财富不屑一顾,之所以钟情于他就是因为他能平等待人。
她言辞激烈地对罗说:“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
没有爱吗?你想错了,我们的灵魂跟你的一样,心灵也是同样健全的!如果上帝赐于我美貌和大量财产,我会让你感到不愿离开我,就像我不愿离你一样。
我现在和你说这些,不是从习俗,惯例,甚至凡人的肉体,而是你我心灵之间的交流,就像我们进入了天堂,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当罗切斯特问她还需要什么时,她立刻回答说:“你的尊重,而我也报之于我的尊重,这样这笔债就两清了,”她表达爱情的方式不是甜蜜的赞美,温柔的话语,更不是乞求,他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这种自信的气质使她获得了罗切斯特由衷的敬佩和真挚的爱恋。
简爱的形象之所以能够震撼和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正是她以自爱和自尊为人生的支柱,才使得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她的表白充分表明了她的自尊。
自立自强的个性以及对罗切斯特真挚的感情。
这使罗切斯特证实了自己的眼光,自然也赢得了爱情。
是的,爱情须以平等和互相独立作为基础,女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依附于他人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热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二、从简爱曲折坎坷的爱情道路中,体现出了简爱的现代女性特征。
在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的爱情中,简爱的挣扎贯穿始终。
她觉得罗彻斯特的爱压迫着她,与她一贯坚持的自强与人格独立截然对立。
恋爱之初,罗切斯特时而冷漠,时而热情,故意亲近英格拉姆小姐。
简爱误以为他要娶英格拉姆小姐,又想把他留在身边,对此激愤不已,她严厉斥责罗切斯特,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象两个都经过”这实际上就是一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段充满女权主义色彩的女性独立宣言,从中我们可以理解,简爱追求的平等,是指精神上的,是一种灵魂与灵魂的平等。
这与她一贯用一种精神和道德的尺度,取代财产和美貌为尺度的世俗价值观念,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