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散文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丁立梅散文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1
我读书,不太习惯按常理从头至尾,而是喜欢随手乱翻,尤其是看散文集这样的书。
现在,我看丁立梅的《忽然花开》,就是那么随意乱读,恰好读到了这一句:这世上,有些喜欢,是猝然降临的。
也许只是一个回眸,也许只是一声轻叹,那种懂得,便入了心入了肺。
仿佛前世今生的给定。
忍不住有些讶然。
清浅的文字,却又包裹了浓郁而淡定的人生况味,更是契合了这本书的书名:《忽然花开》。
是的,是这样的一处偶然,风景,或者过程,或者,由此而产生的某种无以名状的体验,瞬间而至的激动与欣喜,乃至可以想像的绵延悠长的回味,它们骤然抵达丁立梅的笔下,并化作稠密的温润,沿着我们的视角线脉,进入我们已然有些干涸的情感心田。
事实上丁立梅正是某种意义上的美与善的记录者与传播者。
栀子花、葱花、粽子、手套、雪、槐花炒鸡蛋、过年诸如此类我们习以为常的物状或者琐事,在丁立梅那里都重新发现和诠释,她呈现给我们的,是这些无华之物事的内在灵光,是它们被岁月掩盖的热情与爱。
也不是没有忧伤。
譬如对早年乡村清洁生活的怀想,对年华逝去的感念,对爱情不可挽留的幽怨,对生命无法完美的怜惜。
然而,即使是伤痛,丁立梅也不愿意用失落的词语。
这样的时光,非常的幸福,非常的暖。
她说。
透过这样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清静之人,良善之人,时刻准备着赞美之人。
而忧伤,也成了她与生活相互取暖的方式。
暗香浮动,心有戚戚。
今天,当我们与丁立梅相遇,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悸动,一种源于人性的纯真歌唱与持久的怜爱。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2
在我的潜意识中,丁立梅是一个细致娟秀的女人,当我翻开她的散文集《且听风吟》之后,禁不住哑然失笑,我的猜测竟然出奇地准。
文如其人,不信,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字里行间,倾听她娓娓述说珍藏在心里的故事。
《且听风吟》是一本散文集,亦是作者的生活记录。
在质朴的文字里,我们可以同作者一起在乡村的茅草屋里听奶奶讲故事,在冬天的清晨试穿母亲的嫁衣,在春天里品味刺槐的香味这一切被记录得那样清晰,那样细腻。
一些蒙尘的旧碟片被我不经意间翻找出来,一些旧岁月走远了,痕迹却是留下了。
是啊,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生活过的一切不会黯然消失,不管你走到哪里,旧日生活的刻痕都会如影随形地跟着你,走啊走,让你在淡淡的怀旧中感受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底蕴。
爱情是人生的盐,借助于它,人们才体味得出人世间的情趣。
德莱塞有一句话说得好:爱情是女人所能给的一切,但这是上帝允许我们带进坟墓里去的唯一的尘世间的东西。
丁立梅作为一位优秀的女人,她把尘世间的爱情看得很重,对爱情的表现方式更为得体,为此,她倾注了足够多的笔墨。
她独具匠心地把文字里的爱情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融为一体,既有温婉典雅的媚惑,又有清淡朴实的磁力,毫不夸张地袒露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用她做的一顿饭保养他的胃,好保养她与他的爱;憧憬着永远相守平淡爱情的漫长而又充实的日子,把岁月的风吹雨打全部凝结在恬静里;一个人的世界,再小,也是旷野。
很难想象还会有比这说得更到位的。
我清晰地感受到一颗对爱情渴望到极致忠诚到永远的心在有节奏地跳动。
我的玫瑰梦谢了,但温暖的日子却很厚实地包裹了我。
是啊,花期是短暂的,但太阳却每天都在升起,有了这样的心境,青春时的一帘幽梦就会朝朝暮暮拥你入眠。
作者的眼光是多情的,她看水水扬波,看山山舞蹈,动感的心情牵引着动感的文字在生活的路上恣意地徜徉。
于是,栀子花开了,菊花开了,水仙花开了,豆荚长成了;于是女人开始逛街,恋人开始相约,亲人开始相聚,生活涨潮了,平平常常的日子日升月沉的日子就这样被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耐心描绘得跌宕起伏,充满着温馨,演绎着浪漫,
闪烁着光芒。
更令我们动情的是,作者铭记着山乡和城市养育着我们长大,我们今天的富足有着咸菜泡饭的印记。
这是何等深厚的对父老乡亲刻骨铭心地感恩!
读着读着,我不得不佩服丁立梅胸怀的坦荡和的立意的高远。
在她的心里,春天的阳光无时无刻不在,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阳光在他手腕上划过的那道很耀眼的光芒都会长久地在我们的心里驻留,成为鼓舞我们直面困难微笑着走向明天的动力源。
在她的意识里,窗外,有我们自己的天空呢,一弯新月,一方暖阳,总是把我们的心照得透亮。
为此,她坚信:我们还有足够的资本让自己活得灿烂。
用优美的文字和瑰丽的想象提升着一篇篇短文的境界,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豁达与智慧。
读着《且听风吟》,我的心暖暖的。
把平常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把普通的生活打扮得花团锦簇,我们的人生真的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且听风吟》读完了,我也把作者珍藏在心里的故事珍藏在自己的心里。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3
大凡江浙文人,心思细腻,伤感味特浓;大凡女性文人,都多才多艺,通晓人情世故。
丁立梅当然是女文人里更出色的了,读其散文,可以找到江浙文人的共性,也可以玩味于花草、水果之中。
丁立梅的散文我读得最认真的是《忽然花开》这本散文集子,花了很多时间去慢慢的品味、欣赏、把玩,从中体会到许多其他时候没有感触到的东西,读完全书,就想把我的想法整理成文。
《忽然花开》的文字非常的柔。
满纸都是那些柔弱的文字,没有多少能够硬起来。
而它的柔又与其他的柔有所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女人之柔,那种阴性美,也是女人天生的文字选择癖,选择文字本身最优美的外型;二是江南水乡之柔,是那种水质之柔,这与作者丁立梅生活在江浙水乡有关,从水乡的生活里找到了它的柔美之长,也把那些柔美换成了文字。
这些都可以说是天生的地域造就了丁立梅。
《忽然花开》散发着淡淡的伤愁。
每篇文章里都有一种作者的心伤和愁怨。
一是岁月的流逝,带给作者无限的感伤和追忆,水乡童年
的美好记忆都已经灰灰烟灭,留下的只是记忆里的那点空间,那小小的空间里塞满了伤感的文字。
二是女人之怀的心愁,生就一个女人的丁立梅,对周围的很多东西都有扯不去的愁急、担心,她却把这些都表现在她的文字里,染着文字的重色和人情。
《忽然花开》的文字里所侃的都是家庭琐碎,那些只有女人才能够感触到的话题,在丁立梅的文字里都有,并且能够感觉到作者被家庭生活所累,有一种疲乏的压力在她的精神里拖壹。
这也许与作者一直生活在江南有关,那潮湿的空气专门侵害她的身体,让她的心力郁闷、压抑,无法舒散而有所痛疾。
这也许是江南女人忍疼柔弱,性格温柔委婉的本质原因。
《忽然花开》的语言有一种很浓的侃味,像三言二拍里市井聊侃,散播着生活的清香。
又带有丁立梅式的娇滴,让人读起来特别的人情化,也像与她对话一般,很容易找到兴奋点。
也给时下的大众阅读减轻了阅读压力,读起来轻松、自然、活泼。
丁立梅是一个非常热爱水果的江南女子。
她生活在江南的乡下,从小吃到的水果非常少,希望吃到很多不同地方的水果,这只是她童年的梦想。
她热爱水果并不是只喜欢吃,更爱的是水果的艳丽。
因为水果的艳丽代表着女人的美丽和喜好,丁立梅却是喜好与欣赏,还有拥有。
这些也许是女人在物质方面的向往而已,丁都无藏的表现在自己的散文里,可见她的胸境。
丁立梅是一个崇尚鲜花的江南花痴。
江南之乡,家家户户都喜爱养花,这花在家庭生活里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修养,为的是修剪自己的心灵。
所有的花都是丁的心灵,是她写作里的灵魂,在她的写作生涯中为她打扫心灵的窗户,让她感觉到每种花都很美。
如果做一个女子去阅读《忽然花开》,那就要准备泪水和哭声作为器具,也许会更加有味。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4
她,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之一;她,是《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畅销杂志的签约作家;她,还是江苏省课外阅读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她,就是丁立梅。
这一月,我品味了她的散文集《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便忽然发觉,她的诗有着歌一样的韵律,每一篇文章,都如歌一般清新,如这本书的封面。
噢,原来,音乐煮文字就是她散文的风格呀。
在这本散文集里,我最喜欢的是《与自己和解》。
《与自己和解》讲的是一位名叫荷的女子,由于才华横溢,很快成为她所在那家公司的顶梁柱,但是,工作压力却越来越重,总是日夜操劳,不得歇息,甚至连完整听一首歌,好好谈一次恋爱的时间的都没有,最后终被生活逼出忧郁症,跳楼自杀。
另外还有一名叫倩的女子,经营着一家大公司,事必躬亲,心情因此很是烦躁。
后来,有一天她的女儿向她哭诉她不陪她,不是她妈妈,让她幡然醒悟。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了,从此放缓了前进的脚步。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也陷入了沉思。
现在的人们,被生活逼得东奔西跑,连走在路上也是行色匆匆,就是再美的风景,人们也就不过只匆匆一瞥,根本不会驻足欣赏。
就连我们中学生,现在也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考试所逼,再也没有儿时的纯真快乐,只是埋头于书海,甚至到了“进一步是书山,退一步是题海”的处境中。
久而久之,我们觉得生活乏味,所有美的东西都消失了,因为我们的眼睛早已被生活的压力所蒙蔽。
因此,我们试图脱离这个令人痛苦世界,试图去寻找一个我们想要虚拟的世界。
于是,我们就把这个虚拟的世界设在了手机里,变成了网络游戏。
而微信、QQ的出现也让我们觉得找到了可以放松一下的地方,“低头族”便出现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除了金钱和名利,难道这个世界在繁华的掩饰下,就真的冷清到没有一点美好可言吗?不,当然不是,我们之所以看不见美好的事物,是因为我们赶得太急了,不会与自己和解。
“生命之弦,原有它承载的极限和底线,绷得过紧,势必弦断。
”
让我们放缓脚步,细细品味一下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幸福吧。
那些还埋头于工作,好不容易有点休息却又埋头于手机的家长们,请抬头看一看,你的家人们多渴望你的陪伴吧。
“钱永远赚不完的,而与孩子的相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贵不可再生的。
”人们啊,该把生
活施于你的重担放下了,陪着你的家人出去走走吧,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你生活的地方是这么美丽,幸福来得是这么快!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金钱与名利(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是分数吧)。
是啊,又有谁说过金钱与名利可以换来幸福呢?所以,让我们与自己和解吧!
这便是《与自己和解》带给我的启示,不过,我在《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里可是受益匪浅的,远不止这点收,我愿让它做我的知心朋友,永远陪在我身边,为我指点迷津。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5
散文总是那么暖人心房,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像一束束阳光,慢慢渗入人的心灵。
《暖爱》这本散文集,像正在缓慢绽放的花儿。
阅读它,就像是在闻花香,温暖亲切的文字,就那么诗意地映入眼帘。
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却通俗易懂,直抵心声。
丁立梅的文字,处处都溢着芬芳。
人生不易,有悲伤有阴霾,可因为有爱在,便有春暖花开。
你的爱,我的暖。
爱是世间生灵所特有的情感,若是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它是可见,可听,可嗅,可触的。
暖暖的爱,是种无形的力量,慢慢融化人内心的冰雪。
这种感受,是独一无二的。
人世间,因爱生暖,又因暖生爱。
一颗爱的心上,住着的是善良是温暖。
你被暖着了,他被暖着了,整个世界便被暖着了。
世界因此美好得让人留恋,让人不舍。
《暖爱》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为“有一种爱,叫血缘”。
亲人间哪里会不相干呢,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扯也扯不断。
这种爱,叫血缘。
第一辑中的二十余篇散文,是写亲情。
篇篇暖人心。
字里行间里血浓于水的亲情,胜过千言万语,只看见爱在心头荡漾。
此时无声胜有声。
像是雨后,爱的阳光把大地包围着,折射成七种颜色的彩虹。
世界也随着它而色彩斑斓。
亲情,是最真切的感情,最无私的爱,最动人的力量。
散文之一《天堂有棵枇杷树》,名字听起来就很动人。
一位年轻母亲患上癌症,在快要走前为了让儿子不会难过,她用善意的谎言,
告诉儿子会在天堂种枇杷树,使儿子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母亲走后,孩子一点也不悲伤,他坚信妈妈是去了天堂,是去种枇杷树了。
妈妈真诚的母爱,在此刻显得无限耀眼。
一些年后,孩子终于长大,长大到明白死亡,原是尘世永隔。
他没有悲痛,有的只是感恩,因为妈妈的爱,从未曾离开过他。
他也因此学会怎样在人生的无奈与伤痛里,种出一棵希望的枇杷树来,而后静静等待幸福的降临。
这些浸润着书香的文字,似乎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中的母亲以自己的爱让儿子保持快乐,勇敢面对生活。
我指点迷津。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6
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看到了这本书。
可能是缘分吧!就拿回家看了。
遇见。
生命中每时每刻都在遇见。
路边的小草,掉光了叶子的行道树,远处的山,天空中的云。
每一天见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都是新的遇见。
遇见这本书讲的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最近看到一些书中,这本书是看到最轻松的。
书中的文字很平淡,简单易懂。
不需要费脑子。
还有就是时不时溢出来的满满的幸福感,让读着仿佛也切身的感受到了。
生活有时候很简单。
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的话,一个拥抱都是满满的爱。
在你觉得他不会出现的时候,他却出现了,这就是感动。
或者说这就是真心。
生活就像一块磨刀石,慢慢的把青春的激情一点点的抹去,渐渐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有人说爱情经得住磨难,经不起平淡。
可见平淡是杀伤力有多大。
什么是平淡呢?为什么经不起平淡?请允许我大言不惭。
爱情经不起平淡是因为彼此的神秘感已经消失,对伴侣就像对自己一样熟悉。
缺点优点都已经暴露无疑。
最后对方的优点视而不见,缺点却一目了然。
有些人还是守得住平淡的。
就像想遇见这本书的作者,彼此的一些关心。
生活好不好看细节。
细节确实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问题。
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处理方式是更方便自己还是更方便伴侣。
只能说,对书中的作者是满满的羡慕。
前几章是秀恩爱,中间几
张秀美好的童年生活和曾经的老房子,最后几张这是天南地北的到处去旅游。
时不时的插两首诗。
看的也是醉了。
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东西。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我觉得幸福是一种心境。
简单、纯粹、快乐,就是幸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抓住此时此刻,享受此时此刻。
以前只知道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前两天又学到了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人人生而不同,你所欲非彼所欲。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道理需要我去学习。
一点点的成长中……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7
五月,夏日的朝阳被晨风托起,宽敞的书房里金光灿烂,我读着江苏女作家丁立梅的散文集《忽然花开》,心里感到更加温暖而明亮。
《忽然花开》以意蕴优美流畅的文字,讲述着生活中平凡朴实却美轮美奂感人至深的故事。
穿过岁月的景深,作者邀我们一起回到家乡的小镇。
感觉中,小巷一直很静,深巷幽幽,什么样的秘密都能藏在里面。
然而,岁月打乱了一切,断然阻断了回到从前的路。
昔日的青春女子发福成一个中年女人,而自己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了。
“胸口突然一紧,有疼痛辣辣地掠过。
我知道,曾经寄存了我许多梦想无数想象的深巷,它一定也不在了。
从此以后,我只能在记忆里,与它隔了岁月相望。
”作者的感觉就像一幅素描写生,点睛的几笔就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
但是,岁月也总要留给我们一些挥之不去的记忆。
“想起小时过年,年味的诞生却是从祖父清洗蒸笼开始的。
”“睡梦里,是新年的欢腾。
醒来,满屋的馒头香。
”“也有这样的时光,一个人关紧房门,把那些旧衣一件一件拿出来,对着镜子穿。
这个时候,便听到有溪流,从我的指尖下暖暖流过。
而后汇聚成一条河,那条河的名字叫——岁月。
”……这一切被糅进岁月的褶皱里,藏进心灵的沟壑里,风剥雨蚀都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由此我们在与岁月的抗衡中变得沧桑坚强而温柔。
爱情是人生最永恒的情感。
俄罗斯诗人施企巴乔夫说得好:“爱情是一本永恒的书,有的人只是信手拈来,浏览过几个片断。
有的人却流连忘返,为它洒下热泪斑斑。
”(《爱情诗》)《忽然花开》以独特
的感悟展示着爱情的色彩,为爱情披上五彩嫁衣。
在作者的笔下,既有爱情失意时的感伤,也有爱情收获时的欣悦,感情清纯而饱满。
最为得体的是,作者的思想没有停留在对爱情过程或结局的叙述上,而是作着深层次的思考。
面对好友叶子与相恋六年的男友分手,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再多的恩爱,若不用婚姻来盛装它,也终如流沙,一一地流散。
”我们细细地想来,真的是这样,光恋爱不结婚,爱情就不能算作圆满。
老班长的婚姻,一直不被大家所看好。
十来年后,同学聚会时大家谈到婚姻,都少了当初的浪漫与激情,惟有老班长一脸知足。
同学中有离了的,有淡淡过着的。
大家忽然都羡慕起老班长来。
“真正的爱,原是耐得住岁月的磨损的。
”这样的总结真是到位,一时的激情换来的只是片刻的欢愉,惟有岁月才能检验出爱情的纯度。
女友可欣的爱情之路,一直不平坦。
她经历过几次波折之后,寻一平常男人嫁了。
无波无浪,一切平静得小河水似的,却有着说不尽的宁静和安详。
“凡俗的爱情,原来是这个样子:结婚、生子,过柴米油盐的日子。
然后,在日子里一天天老去。
却有了温暖在里头,有了牵挂在里头。
”是啊,爱情就是藏在现实生活中,在平常普通的日子里呵护着我们,使我们有着幸福的感觉。
作者的思绪顽强地追随着岁月,在感恩的心境中剪裁着生活。
一曲忧伤的歌,一朵盛开的花,一件嫁时的衣,都成为作者落笔的理由,使我们确信,丁立梅并非因为想说话而写作,而是因为确实有话要说而写作。
读着《忽然花开》,我既看到了牡丹花怒放的华贵,亦闻到了百合花淡雅的馨香。
于是,我们的每一天都像是待嫁的新娘,充满着瑰丽的想象和温柔的情感,为平常的日子播撒着一缕芬芳。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8
拿到《遇见》,正逢周末,双休日,抱着这本书看了三遍。
后面的若菱有点像自己。
读后,有一些收获:
快乐,受外界条件限制,而喜悦,是由内而外的绽放,也就是佛说的“欢喜心”吧。
我是谁?我不是我,你不是你,他不是他,而是自己情感、感受、思想、意念的见证。
当下臣服,就是接受现实。
现实中所发生的都是合理的,不要抵触,要接受,然后放下,才是善待自身。
跟自己的身体连接,倾听自己身体的信息,这个功课还需要继续努力和完善。
健走时,不要说话,要把注意力放到身体的感受上,达到步行禅的冥想。
健走时说话,容易耗气,不利于健康。
不要担心,担心是负面能量;要祝福,祝福是积极能量。
当指责和抱怨别人时,其实有三根手指是指向自己的。
所以,还得继续剖析小我,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谁都有情绪障碍。
先学不生气,后学气死人。
这话不是书上说的,也不是我说的,而是听一位大婶说的,不知对不对,没有实践过。
不过,不生气这门功课,我已经学得快小学毕业了。
开始,就是未来。
央视一位著名的主持人说,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当看到老人要出外云游,在门口留给若菱的那封信,读第二遍时,我的眼里涌出了泪花,感觉自己就是若菱。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有时候,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从而失去了真我。
“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懑或心存恐惧,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我当然要把它当成礼物了,而且还要好好享用这个礼物。
走出观念,还原本来。
这一节反复看了几遍,感觉比较深奥。
也是自己需要静心思考的部分。
婚姻是一场修行。
其实,不管婚姻也好,工作也好,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活着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志同道合,心灵相通,即便有这样的知己做了你的爱人,也不标志着婚姻从此完事大吉。
在这个基础上,还是需要俩个人在共同的生活道路上,不断磨合,共同成长和进步。
如此,才能琴瑟和鸣,恩爱长久。
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篇9
《遇见》的故事很真实,越是真实的故事越容易触动人的心弦,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一堆思绪涌上心头,但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衔接下去,继续写成一篇小说。
从刚出生时的一张白纸,到孩提时的天真幼稚,到青春时的青涩懵懂,到经历过雨季的洗礼之后的后青春期的从容余悸,到过了爱做梦的年纪之后的淡然怨念,再到青丝成白发时的坦然稳重,最后到归于尘埃之际的释然透彻,这大抵是一般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成长,经历过,成长了,值得了,不必太过纠缠于过往的是是非非,亦无须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耿耿于怀,安心活在当下,坦然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勇敢去接受身边新的人或事,才能获得幸福。
人,应该学会在这不完美的世界中发现完美发现美,需要好好的爱自己。
我是个很痴很痴的傻情人,不管自己的心是怎样的,一旦接受之后就会从里到外都接受,而后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去付出,即使伤痕累累还痴心不悔。
然而,当我真正放下决定离开的时候,从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变成泡沫不复存在,无论过去有过多少感动,受过多少伤,那些东西对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我努力过,争取过,珍惜过,付出过,这就够了,至于结果,已经不再重要了。
现在,我有自己欣赏和喜欢的人,我的身边有很多很好的朋友、亲人,我过我的生活很自在很温暖,我热爱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喜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
真正善良的人害怕伤害别人,所以往往容易自伤,但是,如果仅仅是付出就能够幸福快乐的话,又何来自伤一说呢?总归还是修心不够,才会感觉受伤吧。
但愿姐姐能够早点走出心底的阴霾,接受身边的新鲜的人和事,不要对过往念念不忘以至积郁成殇,希望你是阳光的,希望我身边的人都能阳光的生活。
再来说说《遇见》这文章,其实个人觉得,一篇好的小说应该是能触动人心给人带来某种正面影响的,它不应该是N多个毫不相关的简单故事的集合,姐姐的这篇文章完全就可以从各个方面细化一下,写成一篇独立的微小说,不需要我再赘述自己不相关的故事了,我能做的,就是在姐姐完成《遇见》之后给写个序言吧,如果姐姐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