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50分。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
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历史上诞生了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蔚蓝色的爱琴海,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希腊的是
A.《神曲》
B.帕特农神庙
C.圆形竞技场
D.万神殿
3.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凯撒
B.克洛维
C.屋大维
D.奥斯曼
4.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产生了多位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是其中之一。
下列属于他的名言的是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B.“认识你自己”
C.“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5.某班历史复习课展示了三张图片。
图一封君和封臣。
图二庄园地图。
图三大学分布图。
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欧洲封建时代
C.近代文明的曙光
D.早期殖民掠夺
6.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
这说明欧洲庄园
A.呈现出自然经济的特点
B.有利于城市自治的形成
C.体现了王权专制的色彩
D.带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7.日本成了“一个在法律、军事制度、土地所有形态和课税制度上都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君
主制的国家。
”这主要得益于
A.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B.遣唐使的贡献
C.日本大化改新的推动
D.幕府统治确立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条规定:“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文中所说“公历年”的基础是
A.罗马人的儒略历
B.古埃及的太阳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9.1275年约克福德庄园法庭留下这样的记录:法院判决农奴约翰诬告农奴托马斯,对约翰罚款6里拉8第纳尔;小管家吉姆未按要求出席法庭,被罚款12第纳尔。
这份记录反映了庄园法庭惩罚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
A.处以罚金
B.处以刑罚
C.缴纳实物地租
D.缴纳劳役地租
10.在15世纪的英国农村,由商人先到市场上购买羊毛,交给各家纺工纺成毛线,他再收取毛线,分给各家织工织成毛呢,收取成品出售,付给纺工、织工以工资。
这时生产分散进行,纺工织工多为农家妇女……材料透露的信息是英国
A.棉纺织业的兴起
B.工场经济的发展
C.机器工厂的景象
D.庄园生活的惬意
11.某同学翻阅《欧洲文艺复兴》一书,通过阅读如图所示章节内容,他可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
第一节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一、意大利工商业的发展
二、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
三、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12.图说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知识结构图最适合于说明什么问题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3.“下图为某同学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
据此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探寻新航路君
早期殖民掠夺
A.封建时代的亚洲
B.走向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4.以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幅油画,其体现的共同特点是
A.人物形象神态自若
B.抨击教会贪婪腐化
C.中西文化相互交融
D.体现神人同形同性
15.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臣认为,--一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山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这反映了西班牙派哥伦布
航行美洲
A.结果
B.影响
C.方式
D.动机
16.有学者认为,14世纪到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把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C.西欧大学的兴起
D.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17.有学者说:“毫无疑问,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他们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进,定居或建立殖民地。
”该学者强调
A.商业力量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
B.政府行为主导了海外殖民活动
C.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合法性
D.商业活动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18.美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坎坷。
图示是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E₂是它发展的阻力。
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动力F1是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B.图中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图中a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图中c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19.18世纪开始,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他们著书立说,宜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
A.推动法国学术发展的平民化
B.推动法国文学艺术走向繁荣
C.主张推翻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20.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是封建制度的典型,法国社会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这就为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这说明大革命前法国的中心矛盾是
A.君权神授与天赋人权
B.专制迷信与民主科学
C.神职特权与宗教自由
D.专制王权与自由平等
二、非选择题(30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因其四边方锥的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译为“金字塔”。
法老在生前就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自己修建巨型的陵墓金字塔。
这些金字塔,是他们权力的象征。
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群历经了四千多年的风霜洗礼,依旧向世人昭示着古埃及文明的伟大成就。
材料二
提起长城,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伟大古老的中华文明。
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地球上留下了叹为观止的人工建筑遗存。
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如今,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与长城的相似之处。
(4分)
(2)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文物在佐证历史方面有何共同之处?(1分)试举一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病痛中震颤。
终于,这个关系缓和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英国文化模式纲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融合的手段”指的是什么?写出“崭新的制度”的名称,并指出它是通过哪一个法律文件被确立下来的?(3分)
材料二
图一图二
(2)材料二中图一是一幅18世纪的漫画,漫画中的“美利坚”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殖民者抵翻在地。
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与该政治制度有关的历史文献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美尔人是古代最早具有法治意识的民族,最先意识到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
汉漠拉比继承这一传统,编制了《汉漠拉比法典》。
……法典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肆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稳定社会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材料二
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取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应运而生。
……《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曲解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摘编自徐玲、刘秀瑛主编《世界通史教学指引·古代卷》材料三
《拿破仑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
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事有民事权利。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编制对当时的社会治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人制定《十二铜表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分)《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对人类法制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1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苏美尔人,古代罗马人和拿破仑在社会治理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1分)
24.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现象不断冲击旧观念,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分)
材料一
14世纪以后,由于欧洲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先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的大学日益减少,而由国家或教会创建的大学迅速增加。
其地域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欧其他地区扩展。
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
——摘编自刘静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变迁研究》材料二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用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
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摘编自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二,绘制三角贸易简图。
(1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影响14~16世纪欧洲巨变的因素有哪些。
(1分)
25.(6分)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金球贸易和物种变流发展起来。
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